站在平价的风口,行业的各个环节正不遗余力的为提高组件效率而努力。除了不断探索高效PERC、双面、叠瓦等高效电池组件技术,通过增加硅片的尺寸进而将组件功率提高一个档位作为一种“边缘式”的创新形式,也成为各光伏企业的研究方向之一。
表一:不同硅片尺寸对应的组件功率及面积
从表一可以看出,随着硅片尺寸的增加,对应的组件转功率以及功率档位也随之提升,以常规156.75与158.75对比,60片常规组件功率档位从310W提升到了320W。在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增加硅片尺寸无疑是一种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对158.75mm的“偏爱”?
近期,已有调研机构将158.75mm硅片列入了常规的报价栏目下,根据光伏变迁见证者统计,目前除了常规的156.75mm标准尺寸外,不少企业已开始或计划将产线逐步切换为158.75mm尺寸。
部分电池/组件企业尺寸转换情况(信息来源:光伏变迁见证者)
从硅片企业的订单中也可以看到158.75mm的趋势。某电池厂内部人员告诉光伏們,从成本分析,目前158.75mm尺寸硅片价格比常规尺寸硅片高0.35元左右,但实际成本预估在0.2元内的价差,在目前的价差下,若不能将溢价转嫁到下游,电池厂则会牺牲利润,也因此目前市场上158.75mm电池片较常规尺寸价格高3-5分钱/瓦不等。
在产线改动方面,某业内人士表示,若切换为158.75mm尺寸,电池产线的改动主要体现在工装夹具上,改造费用均摊到每瓦成本上并不算太高,需要设备厂商跟进,对于组件产线也只需要小幅改动。
“适度的硅片大尺寸化好处多多,但并非没有尽头,伴随硅片尺寸的增大,阻碍也将越来越多”,进化论基金治雨认为,硅片尺寸增大到158.75mm所需的技改费用在企业可接受范围中,但当硅片尺寸大于161.7mm时,对于老电池设备厂来说将失去技改的经济意义,而对于166.7mm这类超大尺寸硅片则需要定制化设备。而158.75mm尺寸硅片具有组件重量不变、电池端接受度高、能够有效提升功率、降低生产成本等诸多优势,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标准尺寸规格。
从目前众多观点及企业产线规划来看,158.75mm尺寸硅片是能够在不增加过多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电池组件功率,带来价值显著大于成本的尺寸,也受到了众多电池组件厂商的青睐。另有观点认为,166.7mm组件在安装许可范围内,也可得到与158.75mm尺寸组件相同的高性价比。
实际上,在常规硅片尺寸的基础上,行业也正在尝试不同的硅片尺寸。目前除了156.75mm及快速发展的158.75mm尺寸硅片以外,行业中还存在着157.25、157.4、157.75、161.7及166.7等多种尺寸规格,各企业试图通过“试水”的方式来寻求最佳尺寸规格,
多样化VS标准化——硅片尺寸的“摇摆”
适当的技术创新能够促进行业发展,对于老设备厂来说,技改费用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技术改造升级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对新建设备厂来说,为了防止在产线建设后面临被淘汰的风险,需要选择未来主流的技术方案。面对如此多规格的硅片尺寸,行业仍在等待一个最优的选择。
某企业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目前其公司具备满足市场各类尺寸需求的能力,产能可根据需求灵活切换。但从行业长期发展来看,硅片尺寸多样化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单个尺寸电池组件产能受限,硅片尺寸多样化虽满足了终端用户不同需求,但同时也加大了业主的顾虑,从目前政策来看,无论是平价项目亦或者补贴项目,都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网,企业单打独斗,各自推出的不同硅片尺寸能否在业主规定时间内按时交付?若单个企业产能不足,业主是否还有选择其他企业采购的余地?二是成本的增加,复杂而不统一的规格型号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电站业主的设计成本。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治雨的认可,“归一化的标准有利于行业成本的降低”治雨表示。
但也有观点认为,尺寸标准化不利于技术创新。有行业人士表示,相比一味地将尺寸统一化,更需要在同一尺寸上建立相应的规范与标准,而不应该过多的约束尺寸类型,不同尺寸的发展有利于技术进步,也可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此前,传统硅片尺寸156.75mm是由硅片企业推动形成,而此次不同尺寸的尝试则是由组件企业需求自下而上进行传导,不同需求自然对应形成不同的硅片尺寸。光伏們了解到,目前硅片尺寸标准化工作还未启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准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还未有大尺寸硅片的相关标准立项计划,若期间企业提出相关的标准制定,将会进一步开展立项工作。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站在平价的风口,行业的各个环节正不遗余力的为提高组件效率而努力。除了不断探索高效PERC、双面、叠瓦等高效电池组件技术,通过增加硅片的尺寸进而将组件功率提高一个档位作为一种“边缘式”的创新形式,也成为各光伏企业的研究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