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规模快速增长,光伏发电与农业、牧业、渔业以及交通设施、建筑物相结合的应用创新层出不穷。其中,渔业光伏以其发电效率高,减少对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的占用为优势,正逐渐成为中东部光伏发电应用领域新的投资热点,得到广大光伏发电投资者的认可与青睐。与此同时,如何才能让水面电站高效运维,如何才能在25年的运行期内持续发电,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据专家测算,水上漂浮电站投资成本约高出桩基渔光互补电站的10%,渔光互补比普通光伏电站投资高4.4%,但由于由于水体对光伏组件有冷却效应,可以抑制组件表面温度上升,其发电量同比屋顶或地面光伏发电系统可提高10%~15%左右。
清扫难度大,电站损益失衡
水面光伏电站由于其高效的发电量及经济效益让业界对其青睐,但大多数水面电站通行性差、安全要求高、鸟类多、成本高、环保要求高等特点,致使水面光伏电站出现清扫难度大、运维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发电量的提升。
难点一:电站通行性差,运维效率低
水面光伏电站大多建在鱼塘、水库、湿地之上,以船为交通工具。特别是有些渔光互补电站建在多个分割开的鱼塘之上,需要每个鱼塘都配备小船,因此电站的通行性较差,灵活性差,严重影响运维效率。
难点二:人员安全无法保
水面光伏电站的安全性要求较高,表现在两方面:人员安全性、设备安全性。运维人员乘船前往方阵需要配备救生衣,运维工作环境艰苦,一旦到冬天水上有浮冰更加大运维工作难度。另外,接地扁铁在水中,容易生锈,发生绝缘故障时威胁人员安全。
难点三:鸟类多,人工清扫成本难负荷
水面光伏电站基本上灰尘较少,但鸟类较多,容易产生鸟粪遮挡组件,清理不及时,影响发电量的同时会造成热斑效应。但人工清扫成本较高,长时间下来,电站损益难以均衡。
推动智能运维,让电站少人或无人
水面光伏电站由于高效的发电量及经济效益业界对其青睐,但其在电站维护上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影响发电量的提升。如何对水面光伏电站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组件清洗,降低运维成本、保证水面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等,是当前水面光伏发电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人工一次清洗时间比较长,一般一年最多清洗12次,因此在两次清洗中间的空档期,鸟粪、灰尘仍然会累积,并且每次清洗都需要投入人工,在光伏电站25年的生命周期中,成本太高。组件清洗工作难度低,每一块组件都是重复性的工作,只有更加智能化,才能减少人工的投入,减低人工成本。
因水面光伏电站较为规整,错位较少,使用自动清洗设备安装在光伏组串上,配备停靠支架,在组串之间安装桥接提高单个设备利用率,并设置设备每天定时启动进行清洗,可以完全替代人工清扫工作。但若前期打桩和支架安装不规整,组串存在错位,则可采用特殊设计的错位桥接来实现组串间的连接,同时对清扫设备的越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轩智能运维机器人在江苏某渔光互补电站的应用
作为光伏行业优秀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安轩从2013年就开始从事光伏清扫机器人的研发,其自主研发的iSUN系列智能运维机器人,目前已应用于超过1GW光伏电站。安轩智能运维机器人相比人工清扫,具有以下优势:
无人员安全风险:使用智能运维机器人代替人工工作,避免了人员水上作业以及触电的安全风险;
平均成本低:水面光伏电站人工清扫一次的成本可达8k~1万元/MW,一年清洗12次,10年1MW人工清洗成本在120万元。自动清洗设备寿命10年,一次性投资成本为20万元/1MW,远低于人工清洗成本。
清扫效果好:水面光伏电站基本上灰尘较少,但鸟粪较多,人工清洗受力不均匀容易产生刮痕或隐裂,长此以往得不偿失。而智能运维机器人可通过监控系统,根据实际的灰尘雨水情况自动启动设备清扫,更好地提高了清扫效果。
高通行性:采用弹簧导向轮结构,多电机结构设计方案,至少满足20度的爬坡越障能力,增强了机器人的高通过性,无需人工乘船穿梭在通行性较差的电站中间。
安轩科技以机器人为平台,率先推出了光伏电站无人值守运维方案,通过线上智能运维平台和线下智能运维机器人的有效结合,将传统运维管理升级,推动了光伏电站的高效、智能、自动化运维,促进水面光伏健康可持续发展,实实在在提升电站的发电量。无人值守运维方案目前已应用于众多水面光伏电站,可提升年发电量约7%,极大地减低人工费用和人工运维风险,不论对于业主还是运维公司都实现了更高的资产增值。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跨产业融合新业态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规模快速增长,光伏发电与农业、牧业、渔业以及交通设施、建筑物相结合的应用创新层出不穷。其中,渔业光伏以其发电效率高,减少对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的占用为优势,正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