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巨头茂迪接连裁员关厂度日

中国经营报2018-11-05 13:43:10 太阳能巨头茂迪接连裁员关厂度日-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裁员、停工、关厂、变卖资产……台湾光伏龙头企业茂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迪”)正在经历多事之秋。

早在今年8月中旬,由于环境问题并响应行业市场需求,茂迪就关闭了其在苏州昆山的生产线,彼时,该公司表示未来将以徐州和马鞍山的工厂为主要生产基地。


但是,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茂迪的“大陆版图”暗潮涌动。其位于徐州的新建生产基地存在延期风险,而位于马鞍山的生产基地因拖欠工程款问题,亦难独善其身。

茂迪财务处投资暨财务规划部经理暨代理发言人朱宜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光伏“5·31新政”的冲击,茂迪的规划确实有所放缓。

风波不断

茂迪的徐州厂位于凤凰大道东侧,距离徐州高铁站仅10分钟的路程。“往常还能拉到几个台湾人,但是从今年开始,别说是台湾人,已经很少有人提到茂迪的名字了。”经常往返徐州机场和高铁站的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说道。

到达目的地后,记者几经查找却不见茂迪的字样。询问附近的工人后才得知,茂迪的徐州厂实际位于徐州艾德太阳能(3.260, 0.21, 6.89%)公司的厂区内,其目前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工厂。

多位艾德太阳能的员工向记者表示,自 2015年,茂迪便一直租用艾德的厂区进行生产,其自己的厂房于2017年才开始建,目前尚未建成。

上述员工口中的茂迪自己的厂区,实际为茂迪位于徐州的1.2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但原定于2018年底投产的计划能否如愿尚不可知。记者从负责该项目建设的一位经理处得知,项目于2018年初开始建设,原定年底建成投产,但是按照目前的进度,极有可能推迟到2019年。


茂迪在徐州新建的生产基地,投产计划可能会延至2019年 本报记者秦枭/摄影

“之前一直在催进度,但是国家出台了政策之后,公司催的就少了很多,听说他们资金上有些问题。”上述经理说道,“不过,他们倒是不用担心这边的资金问题,因为都是徐州市经济开发区政府垫付的,只是建成之后他们还买不买就不知道了。”

朱宜珊对记者表示,徐州厂区的建设进度确实有所放缓,计划上没有特别的改变。但对于具体的投产时间,她并没有透露。

徐州市经济开发区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为更好地招商引资,在一些项目上政府的确会垫付部分资金。不过也不担心有的企业“跑路”,厂区建好后,政府可以再卖给同类型的企业。

虽然茂迪暂且不用为徐州新建生产基地的资金问题而担忧,但其位于马鞍市的生产基地却似乎没这么幸运。


据了解,茂迪(马鞍山)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迪马鞍山”)于2016年9月1日建成投产,项目总投资9亿元,现拥有约800M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10月30日,记者在茂迪位于马鞍山市的厂区采访期间,多位与该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他们曾与茂迪马鞍山签订了1000多万元的合同,主要负责厂区空调、通风等安装工程。但工程进行到一半却突然不再继续,至今仍拖欠500多万元的工程款未支付。

朱宜珊表示,马鞍山厂区原计划扩建,但是受到新政的影响,需求下降,所以扩建计划基本暂停。而承包商施工到一半的部分就必须要去协调,但因牵涉的承包商较多,需要一一协调,所以需较多的时间。公司暂且不对单一的厂商去做回应。

实际上,不仅仅是徐州、马鞍山两处厂区,2018年6月开始,茂迪一直动作不断。为调整营运方向、降低成本,茂迪裁撤台南长晶厂,100多名员工被迫再就业。8月中旬,茂迪昆山工厂被曝停产,不出一个月,茂迪桃园工厂近半员工无预警调职,近300名外籍员工被遣散。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日,茂迪为调整经营需求及盘活资产,又将4万多平方米的台南工厂以317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台湾无线通信产品制造商Wistron NeWeb公司。

台湾光伏溃败

茂迪的境遇似乎正是台湾光伏的一个缩影。

进入21世纪,随着欧洲市场的开放,全球光伏产品需求猛增,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我国大陆、台湾地区开始涉足光伏产品制造领域。一大批如茂迪、昱晶这样的台湾光伏制造企业,开始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光伏市场的翘楚。

10多年前,茂迪股价曾经暴涨到985元新台币,益通更是涨到1205元新台币天价,郭进财的昱晶也涨到416元新台币。彼时有人形容,“太阳能产业犹如印钞机般,吸引了大批企业争相投入。”

但是,在新一轮的产能转换中,不仅仅是茂迪,台湾的光伏企业整体笼罩在一片迷雾中,尚不见曙光。

自今年6月以来,受大陆地区光伏政策的影响,全球光伏市场波动剧烈,对外销十分依赖的台湾地区光伏制造业业绩急剧下滑,相继走上裁员甚至退出光伏行业的道路。

继茂迪宣布裁员后,太阳能多晶硅晶圆厂绿能也宣布因太阳能电池产业持续不景气,来自于下游厂商的订单减少,将进行裁员,预计将有200多位南科厂区员工被裁。据悉,绿能南科厂利用率仅为五成左右。

而台湾光伏电池及组件制造商元晶太阳能也“不甘寂寞”,宣布为应对国际太阳能市场短期波动,提高竞争优势,将调整产品策略方向(生产利润较高的高效能PERC光伏电池及组件)并进行人员精减(裁员20%,约275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深耕硅片制造多年的中美硅业或退出光伏的舞台。

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中美硅业指责中国新的光伏补贴政策,以及中美贸易战对其太阳能业务的困境。如果未来两年技术或需求没有突破,中国台湾硅片制造商中美硅业将考虑退出硅片业务。据中美硅业首席执行官公开表示,生产商正面临财务困境,因此无法保持竞争力。其称,公司的硅片业务预计今年销售额将下降15%,并将在2019年进一步下滑。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以新日光、茂迪等为代表的台资企业曾在光伏制造领域占据重要席位。但是在近几年光伏行业的黄金发展阶段,台湾的企业并没有抓住机会扩张,所以一直没有出现巨头型企业。随着内陆龙头企业逐渐崛起,台湾企业规模小、成本管控能力不够的劣势逐渐显现。

朱宜珊表示,过去台湾大部分光伏企业主要依赖中国大陆市场,但“5·31”新政导致需求骤减,对整个太阳能产业的影响很大。再加上台湾过去的营运模式又是依赖台湾生产电池,组件的部分则是通过大陆的厂商行销到海外,此种产业链比较容易受到影响。

冰火两重天

台湾地区的光伏企业正在节节败退,但反观大陆地区,龙头企业似乎热情不减。

其中,10月28日晚,保利协鑫宣布,新疆协鑫多晶硅项目正式投产,一期产能继续扩大至6万吨。尽管产能大幅增加,但该项目的总投资额仅有小幅增加,将由56.82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59.98亿元。

另外,通威股份包头高纯晶硅项目一期项目近日正式投产,生产成本降至4万元/吨以下,实现了高纯晶硅的“中国制造”。据了解,今年四季度,通威股份多晶硅及电池片产能将密集投产,届时其高纯晶硅实际产能将达到8万吨/年,电池片产能将达11GW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地区2017年名义上的电池产能有20GW,但是实际上的产出仅有10GW,相当于通威股份一家公司的产能。

而据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介绍,隆基股份年底单晶硅片产能也将达28GW。隆基乐叶战略与海外市场高级总监夏爱民对记者表示,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实际是新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残酷的,是无可规避的,这也是供给侧的改革和肃清,随后,行业将形成新的动态平衡。

台湾光伏企业能否从这次行业洗牌中“幸存”尚不可知,但其一直依赖的欧洲市场这片安乐园正在“沦陷”。

8月31日,欧盟公告,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将于9月3日午夜到期后终止,即9月4日起欧盟决定不再延长“双反措施”。

在此之前,台湾包括东南亚地区的电池产能一直得益于贸易保护措施,一直享受着区域优势带来的收益。而现在随着欧洲“双反”的结束,大陆光伏企业大举进军欧洲市场,台湾光伏的市场正在被“蚕食”。

朱宜珊无奈地表示,欧洲取消“双反”本来是好事,但其更多的是大陆厂商的好处。之前台湾的税率相对是比较低的,比较低的电池税率搭配大陆厂商在第三地的产能,然后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地来规避关税。这样一来,台湾税率低的优势就不复存在。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05 2018/11

太阳能巨头茂迪接连裁员关厂度日

裁员、停工、关厂、变卖资产台湾光伏龙头企业茂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迪)正在经历多事之秋。早在今年8月中旬,由于环境问题并响应行业市场需求,茂迪就关闭了其在苏州昆山的生产线,彼时,该公司表示未来将以徐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