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如发丝般的细线可以做什么?金刚切割线告诉你,可以引出百亿资本局,让多家公司竞折腰。
这种应用于光伏晶体硅切割和蓝宝石切割的上游材料,随着去年光伏行业超预期发展迎来大爆发。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今年上半年光伏晶硅切割领域全面普及金刚线切割技术几乎成为定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方正证券预计,到2020年,金刚线全球总需求将达567亿米。若按照每米约0.2元的当下主流价格计算,未来三年金刚线市场空间将超过百亿。
看得见的市场空间吸引着资本。去年,三家金刚线企业先后登陆A股。此外,还有四家上市公司纷纷布局这根细线。
但众企业“厮杀”之时,行业变化也悄然来临:多位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指出,今年一季度金刚线的供应量已经从去年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阶段性产能过剩的出现加大了行业洗牌的可能性,激烈竞争下,金刚线企业之间的“激战”或将很快升级为“恶战”。
生死“一线”
金刚线之所以能得到光伏企业的重视,得益于其对下游光伏制造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蝴蝶效应”:首先,金刚线切割可降低单位硅片对硅料需求,使得硅片切得更薄更快,从而减少硅片单位投资成本;其次,金刚线切割技术的使用改变了单多晶企业在硅片市场的竞争格局,是单晶硅片近些年来市场占比提升的重要推力。
更为重要的是,这根细线曾一度左右下游光伏巨头们的兴衰。
中国市值最大的光伏企业隆基股份(601012.SH)能短短几年从名不见经传到单晶龙头,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引入金刚线切割。
在依赖进口金刚线的2010年以前,金刚线(进口含税)价格均在3元/米以上,即便是后期开始出现国产化迹象,但国内金刚线市场份额仍由外企掌控,且主流价格仍在1元/米以上。
隆基股份2013年前后刚引入金刚线切割技术时,由于进口线成本高昂,致使其初期金刚线切割硅片处于亏损状态。这家公司的董事长钟宝申曾回忆称,为了应对外企技术垄断,隆基股份打算自己扶持国内金刚线企业,并做好“一年亏4000万元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打算。
好在亏损的时间在预期内。隆基股份金刚线切硅片项目于2014年一季度开始盈亏持平,于是其开始大规模更替切片机。数据显示,自全面使用金刚线切割技术后,隆基股份切片环节的非硅成本已经下降30%以上。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金刚线切割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使得隆基股份近些年来业绩上升势头强劲,其二级市场估值迅速攀升便在情理之中。
上述分析人士的观点从隆基股份2013年以来硅片业务毛利率变化中可见一斑。2013年,该公司单晶硅片业务毛利率为11.97%,达到历史最低点。而到了2017年,该业务毛利率已经攀升至32.71%。同期,隆基股份整体营收由23亿元增长至164亿元,其净利润更是从不足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36亿元。
另一家光伏巨头、多晶市场主导者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同样也曾为金刚线切割技术疯狂。据媒体报道,这家全球最大的光伏硅片制造商近三年来三次立项进行传统砂浆切片机的金刚线切割改造,结果均已失败告终。与此同时,由于其竞争对手隆基股份在2015年就完成改在并在硅片领域逐渐吞食市场份额,这让其坐立不安。改造失败意味着保利协鑫能源价值数十亿元的设备不仅会浪费,而且将会错失光伏产业竞争的黄金时间。最终,在第四次技改中,保利协鑫能源及时成功改造。
视线的另外一端,则是一些企业因技术革新反应迟钝而付出的代价。
今年4月份,易成新能(300080.SZ)交出了其自2010年上市以来首份亏损的年报成绩单。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26亿元、-10.24亿元。易成新能承认其业绩受到了硅片切割行业变革的负面影响,由于金刚线切割替代了传统砂浆切割,“公司传统客户大幅减少对晶硅片切割刃料的采购,造成晶硅片切割刃料产品销量和单价均出现大幅下滑,传统业务经营性亏损严重。”
这家在全球传统砂浆切割领域市占率曾达40%的龙头企业如今因金刚线切割技术的更替而面临主营业务上的大溃败。
所幸的是,易成新能去年开始转型,关停大部分晶硅片切割刃料业务并大力扩展电镀金刚线、高效单晶硅电池以及负极材料等业务。今年一季度,随着金刚线产品产销达到预期水平、年产2GW高效单晶硅电池片项目产能释放等原因,易成新能报告期内盈利700万元,同比增长382%。
上下游的“合谋”
仅仅一年多时间里,金刚线就以风卷残云之势重新颠覆了光伏硅片切割领域。事实上,这也是一场国内金刚线企业与下游光伏巨头们所开展的“合谋”之战。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光伏发电电价水平在2015年基础上下降50%以上,在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目标。”因此,探究光伏成本下降,以迎接平价上网周期的到来成为光伏企业重点发展的方向,我国光伏产业正由原先的“补贴驱动”转变为“技术驱动”。
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业内人士表示,早在五六年前,一些硅片企业就已经发觉传统砂浆切割技术已经很难出现降本空间。后来的数据也证明,金刚线技术在晶硅切片环节所展现的巨大降本优势势必会对砂浆切割技术进行取代:在单晶硅方面,金刚线切割以及薄片化技术使用,可使切片环节非硅成本下降三成以上;在多晶硅方面,金刚线切割技术叠加黑硅或添加剂技术可使硅片成本下降0.5元以上。
虽然金刚线切割技术在硅片成本端能带来可观的优势,但早期却因为该技术为日企所垄断而一度使得国内光伏企业无法适用。于是,以隆基股份为代表的金刚线下游光伏企业着力培育国内金刚线企业,并且在2014年至2016年,促使国产金刚线迅速崛起。
对金刚线企业提供巨量需求是下游光伏企业扶持行为的主要体现。界面新闻记者梳理杨凌美畅以及A股金刚线“三剑客”三超新材(300554.SZ)、东尼电子(603595.SH)以及岱勒新材(300700.SZ)公开披露的大客户信息发现,隆基股份、协鑫集团旗下企业、中环股份(002129.SZ)、晶龙集团等光伏龙头企业闪现于上述金刚线企业的主要客户群之列。
当前金刚线产能最高、市占率最大的企业杨凌美畅就是由隆基股份一手扶起。杨凌美畅与隆基股份的总部同处陕西省,根据四方达(300179.SZ)2016年计划收购杨凌美畅披露的相关信息显示,杨凌美畅2016年前三季度近98%的营业收入均来自隆基股份及其关联公司。
相同的现象还出现在A股金刚线“三剑客”身上。
岱勒新材2014年以来的前五大客户变迁情况显示,2014年至2016年,隆基股份及其关联公司向岱勒新材采购金刚线产品金额不断上升。2016年,岱勒新材从隆基股份及其关联公司获得的销售收入为0.45亿元,占营收收入的比例高达24.42%。
随后,协鑫系企业苏州协鑫光伏科技及其关联公司取代隆基股份及其关联公司成为岱勒新材2017年的第一大客户。报告期内,岱勒新材从苏州协鑫光伏科技获得的销售收入为0.7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17.09%。
三超新材2014年以来的前五大客户变迁情况则显示,2016年,中环股份凭借约0.26亿元的采购额和16.66%的营收占比成为三超新材的第一大客户。该公司2017年年报显示,其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0.4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17%。
由于没有公开客户名称,三超新材披露的2017年前五大客户的具体信息不得而知。界面新闻记者致电三超新材董事会秘书周海鑫,其回应表示中环股份、江苏协鑫硅材料仍为目前该公司前五大客户。
东尼电子2016年金刚线业务的第一大客户为晶龙集团。后者实际控制美股上市公司晶澳太阳能(JASO.O),并贡献了东尼电子当年度金刚线业务40%以上的收入。
在下游光伏巨头的扶持下,国内金刚线品质不断提升的同时其价格更是一路走低,这大大降低了下游光伏企业使用金刚线切割的成本。数据显示,金刚线“三剑客”2014年金刚线每米的出售均价为0.51元至0.52元,到了2016年,这一价格已经降低至0.22元至0.27元。岱勒新材招股说明书更是显示,其2017年上半年的单价已经下滑至0.18元。
此外,界面新闻记者根据三家企业2017年年报中金刚线业务营收和销售量测算,岱勒新材、东尼电子、三超新材报告期内金刚线平均售价分别为0.18元/米、0.16元/米、0.19元/米。
激战来临
尽管相较于三四年前,国内金刚线价格已经一降再降,但对于金刚线企业而言这远没走到终点。各企业较高的业务毛利率显示,国内金刚线行业激战在所难免。
近期,A股金刚线“三剑客”悉数披露其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根据财报数据,2017年,三超新材、东尼电子、岱勒新材金刚线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8.29%、56.21%、46.71%。而根据今年一季度数据,报告期内,上述三家企业整体毛利率仍维持在50%上下。高毛利率数据意味着,各企业握有发动价格战的筹码。
实际上,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今年一季度,国内金刚线已经由去年的“一线难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并且金刚线价格已经不再坚挺。三超新材今年4月中旬发布的风险提示显示,“去年金刚石线锯的火爆行情,引发各竞争对手的竞相扩产,以及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进入,前期供不应求的市场供需格局已转变,产品价格及毛利率存在下降风险。”
对此,国内某一线金刚线企业高管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认同,“行业会面对调整的压力。”不过,该人士也指出当前国内金刚线的需求量仍处在上升阶段,龙头企业依然可以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
今年一季度的财务数据显示,三超新材、东尼电子、岱勒新材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53亿元、0.88亿元、0.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6%、403%、266%,净利润增速极为强劲。
争相扩产,是国内金刚线企业竞争激烈的重要体现,以产能数据为参考,国内金刚线竞争格局可用“一超多强”来形容。
杨凌美畅凭借其巨大的产能和市占率数据,在金刚线市场一骑绝尘,并且该公司目前仍然保持凶猛的产能扩张节奏。截至今年一季度,杨凌美畅金刚线年产能为180亿米。据悉,该企业还计划今年6月份建成投产“美畅科技”二期扩产项目,届时杨凌美畅的总产能将达到惊人的240亿米。
杨凌美畅之后,就是金刚线“三剑客了。随着三超新材、岱勒新材、东尼电子三家企业IPO顺利完成,各募投项目如期进行。界面新闻测算,三家企业2017年底已投运的产能数据则分别为14.7亿米、20.6亿米、26亿米。
值得注意的是,东尼电子是“三剑客”中产能扩张步伐最为激进的一家。该公司在近期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一季度其根据金刚线市场供求情况有相应扩产。中信建投根据相关数据预测,截至今年底,东尼电子的产能或达到80亿米。
岱勒新材于今年3月份公布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募集2.1亿元投资于年产60亿米金刚石线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建设期为1.5年,届时岱勒新材总产能将超过80亿米,可与东尼电子持平。三超新材则在2017年年报中披露,“2018年公司将继续稳步、持续扩充金刚线产能,力争租赁厂房扩产项目尽快全面达产,二期厂房基建按计划交付使用,并根据市场情况稳步、持续推进二期厂房扩产项目建设。”中信证券据此估计,三超新材2018年产能有望达到30亿米。
此外,虎视眈眈者不在少数。易成新能利用自有资金加快实施60亿米电镀金刚线和20亿米超细金刚线项目;恒星科技(002132.SZ)使用募投资金于2017年3月立项“年产60亿米超精细金刚线项目”;天原集团(002386.SZ)今年1月份对外宣布通过子公司天蓝化工出资0.40亿元,与多方合作设立新公司,投资建设金刚线项目;新三板企业高测股份(834278.OC)则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募资0.70亿元,用于年产6.6亿米金刚线生产项目。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各企业的公开资料初步测算,包括杨凌美畅、岱勒新材、三超新材等10多家国内主要金刚线生产企业2016年的总产能仅75亿米左右,而2018年,这个数据将一跃攀升至约400亿米产能,增长超过4倍。
有意思的是,随着金刚线国产化的崛起以及下游光伏行业平价上网周期渐近,下游龙头企业甚至出现了“争夺”优质金刚线供应商的情况。
岱勒新材近些年的主要客户信息显示,隆基股份及其关联公司于2014年至2016年不断加大对岱勒新材金刚线产品的采购,并成为其2016年第一大客户。这期间,协鑫集团旗下企业江苏协鑫硅材料也有采购,但采购金额与隆基股份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单晶龙头隆基股份和多晶霸主协鑫集团曾因单多晶技术路线之争而交锋。
不过,协鑫集团旗下另一家企业苏州协鑫光伏科技及其关联公司取代隆基股份及其关联公司成为岱勒新材2017年的第一大客户。报告期内,岱勒新材从苏州协鑫光伏科技获得的销售收入为0.7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17.09%。且年报进一步显示,隆基股份及其关联公司已经从岱勒新材前五大客户群中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岱勒新材今年3月份披露的一份年度销售框架协议显示,苏州协鑫光伏科技已经将其扶上其重要的金刚线供应商之位。根据销售框架协议,苏州协鑫光伏将于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期间,向岱勒新材采购合同价格约为5.50亿元的电镀金刚线。这一金额已经超过岱勒新材2017年全年度的营业收入。
协鑫集团旗下企业疑似也在加大对东尼电子金刚线产品的采购力度。在招股说明书中,东尼电子表示其已积累了包括隆基股份、晶龙集团等在内的优质客户。而在该公司2017年年报中,东尼电子披露其与保利协鑫能源、晶龙集团建立合作关系,隆基股份只字未提。
对于金刚线企业而言,多晶硅企业是其今年重点关注的客户拓展方向。光伏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金刚线在单晶硅的渗透率已达到100%,这意味着新客户的拓展空间几乎为零,其金刚线需求的增长只能依赖于单晶硅片在硅片市场中市占率的提升。而金刚线去年在多晶硅的渗透率仅为35%,这便成为金刚线需求的一大增长力。(来源:界面)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一根如发丝般的细线可以做什么?金刚切割线告诉你,可以引出百亿资本局,让多家公司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