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委、区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行先试,依托易地集中搬迁点“光伏小镇”,创新“光伏发电+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休闲观光+光伏储能+光伏扶贫”三产联动一体化模式—“三产”融合,“光伏小镇”的实践与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生产产业,推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日喀则市因其常年光照充足又名“日光城”。当地氧气少且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日照时间可达3300小时,清洁能源产业前景光明、大有可为。
从日喀则市区沿318国道往东走45公里,就进入桑珠孜区江当乡“光伏小镇”,沿途5、6公里,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已经建成的“光伏小镇”一期343套藏式楼房整齐划一,屋顶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鲜艳。
嘎藏村54岁的边巴做梦也没想到,能从山沟里那破旧不堪的土坯房,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去年12月,边巴一家4口不仅搬进“光伏小镇”,他还在镇上当上清洁工,一个月有4500元的收入,实现了脱贫摘帽。
“光伏小镇”项目,规划总投资近40亿元,可安置2000户搬迁群众,建成后将是整个日喀则市乃至全区最大的、配套设施最为完善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目前,“光伏小镇”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已全面开工,完成总工程量的62%。一期343户安置房基本竣工,已入住易地扶贫搬迁群众234户1008人。
“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发展好、能致富,仅在小镇建设期间就能为周边群众提供近2000个就业岗位,人均每年可实现增收近4000元。”桑珠孜区委常委、副区长杨建明介绍说,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将于6月底建成发电,小镇群众不久将获得光伏发电的收益。
“刚搬了新家,没想到土地变成钱,阳光也能变成钱。”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当乡“光伏小镇”居民卓玛老人高兴地说。
3月初,卓玛刚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家,村里又发放土地流转初次分红的1000多元钱,她还得知屋顶要装光伏板通过太阳能发电帮助群众增收……
“依托优势做大规模,利用资源做强产业。”桑珠孜区委、区政府抢抓日喀则市创建高比例清洁能源示范城市的有力契机,在“光伏小镇”南侧重点打造占地面积6.5万亩的“光伏+生态设施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园区。
园区计划投资280亿元,设计总规模2000兆瓦,计划分三期建成,一期拟开发400兆瓦;二期拟开发600兆瓦;三期拟开发1000兆瓦。至此,总规模2000兆瓦的光伏园区全部完成,预计年发电量达40亿度,发电产值近40亿元。
杨建明表示,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光伏产业园区,可解决就业岗位2万个,每户每年将增收10340元,覆盖桑珠孜区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
据悉,园区已有4家企业落地建设,种植枸杞1200亩,苗木200亩,建设农业大棚226座。
在西藏岚泰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温室大棚顶上的光伏板格外显眼,大棚内,圣女果、茄子、西瓜长势喜人。“仅圣女果每年亩产45000斤,保守估计纯利润在4.5万元。”西藏岚泰负责人介绍说,下个月就将开工建设二期680个农业大棚,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点就业岗位380个,项目全部完成将带动500余名当地群众就业。
“3900庄园”紧邻“光伏小镇”,是一家青稞深加工企业。目前,该公司总投资1.63亿元的精酿青稞啤酒生产线已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8月份就能投产,届时将实现年产值5000多万元,带动160名当地群众就业。
投资5000万元的中以农业普惠式大棚“光伏+农业”产业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因该项目拥有专利,达到“欧盟”及“洁食”两项标准,将成为“高原果蔬品牌”的标杆,一期计划供应以色列航空和高端客户。
“光伏小镇”二期、投资4.6亿的“光伏大厦”、空港服务区、商业中心……一系列配套项目的顺利建设,一家家企业的相继入住,一座新型现代化小镇雏形已成、效益初显。
昔日荒滩变城镇,脱贫致富奔小康。杨建明表示,桑珠孜区委、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对接步伐,努力建好“一镇一园”,探索出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致富的新模式,实现在搬迁中扶贫、在扶贫中发展、在发展中脱贫,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委、区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行先试,依托易地集中搬迁点光伏小镇,创新光伏发电+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休闲观光+光伏储能+光伏扶贫三产联动一体化模式三产融合,光伏小镇的实践与探索习近平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