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多晶硅为清洁能源、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原材料而备受市场关注,利润丰厚、进入门槛低也促使众多企业蜂拥而入,但对于利益的追逐也使得大部分小企业不顾环境污染,高能运转,超额排放,而且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造成产能过剩的局面。
为了有效提高行业整体水平,淘汰落后产能,摆脱行业低端无序竞争的市场状态,工信部于今年3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下简称《准入条件》),要求行业在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信贷融资、生产许可等方面都要严格按照《准入条件》中的标准执行。
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就曾表示,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有一定的准入标准,这将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壮大,《准入条件》也正是为了促进多晶硅行业能够做大做强。
当然,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必然会出现优胜劣汰。国内新能源研究领域首批从业人员姜谦表示,《准入条件》将从市场上挤出那些资质贫乏的小企业,最终在国内形成10家左右的多晶硅生产商。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共有370家光伏企业,多晶硅企业占到了80多家,而就在这80多家企业中,小企业就占到了80%,这些小企业产能普遍在几百吨规模左右,在规模上、能耗上多达不到要求。有业内人士指出,任何一个潜力行业都将经历由“乱变整”的过程,多晶硅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由弱变强,其代价就是弱者出局。
然而,3月以来,受日本地震,日本多晶硅厂商停产,出口锐减与去年年底国内多晶硅厂商放缓生产的影响,国内多晶硅价格高涨较去年年底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价格的上升同样加剧了行业的整合速度。有评论分析,多晶硅涨价对光伏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影响并不相同。上游企业从涨价中可直接获益,而下游一些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利润率本来就低,涨价又增加了生产成本,这本身就是一种“雪上加霜”,近期已有小型厂商表示“准备转产”的意向。
与小企业不同,如无锡尚德、保利协鑫等行业内龙头企业正积极扩建生产线,争抢前景可期的多晶硅行业市场。
无锡尚德于2010年6月,宣布拟投26.8亿元扩产1G瓦的产能。保利协鑫也在2011年年初决定一年之内将多晶硅产能从2.1万吨提升至2.5万吨,并计划至明年年中实现6.5万吨的产能。
然而,市场一连串的变化似乎正朝着国家预想的方向发展,具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正在逐步打通与完善上下游产业链,而小型企业也在逐步进入退市阶段,整个行业渐入成熟期。今后,加快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我国光伏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由于多晶硅为清洁能源、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原材料而备受市场关注,利润丰厚、进入门槛低也促使众多企业蜂拥而入,但对于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