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视界:光伏市场每日(8.24)焦点汇总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1-08-24 11:54:00 OFweek视界:光伏市场每日(8.24)焦点汇总-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概述:今(8.24)日早间光伏市场在经历长久等待之后,终于迎来反转行情。美股三大股指8月23日均大幅收高,道指涨近3%,纳指涨逾4%。欧洲与中国制造业数据利好提振市场情绪,投资者同时憧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暗示会进一步刺激经济。中国概念股普遍收高,光伏板块结束近日持续走软势头,当天表现强劲,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收盘均大涨逾14%,赛维LDK、英利绿色能源、韩华新能源涨逾11%。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高级分析师Siro指出,虽然一线光伏厂商陆续出台的二季度财报多数并不尽如人意,但由于早前已经有所预估,因此,这一因素并没有给整个光伏板块以持续性的影响。相反,在下半年预期良好,以及全球股指整体走高的双重利好刺激下,中概光伏股迎来反转行情也在情理之中。

而在公司层面,23日继续有财报发布。天合光能二季度净营收5.795亿美元,环比增长5.2%;出货量为396 MW,环比增长 23.7%;毛利润为9830万美元,环比减少35%。本季度毛利率为17%,第一季度为27.5%;运营利润为3280万美元,上一季度为8450万美元;净利润为1180万美元,上一季度为4770万美元。另外,2009年IPO未果的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否成功借壳上市,将于今日揭晓,也当仁不让的成为焦点。

     而在全球市场,日本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23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也自然在第一时间受到光伏业界的关注。另外,作为新兴光伏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当然没想在光伏制造业领域分得一杯羹,而吸取别国在可再生能源政策上的经验,是澳大利亚激发“了无生气”的制造产业活力的重要步骤。

  一、中国概念股普涨 光伏板块表现强劲

美股三大股指8月23日均大幅收高,道指涨近3%,纳指涨逾4%。欧洲与中国制造业数据利好提振市场情绪,投资者同时憧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暗示会进一步刺激经济。

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报11176.76点,上涨322.11点,涨幅为2.97%。标准普尔500指数收报1162.35点,上涨38.53点,涨幅为3.4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2446.06点,上涨100.68点,涨幅为4.29%。

美国商务部周二宣布,美国7月新屋销量为29.8万幢,低于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的31.3万幢。尽管如此,海外数据利好提振市场情绪。汇丰中国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环比由49.3攀升至49.8,好于市场预期。随后公布的欧元区综合PMI指数为51.1,与上月持平,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50.3。

中国概念股普遍收高。涨幅榜上,汉广厦房地产大涨16.28%,完美世界、博润均涨逾15%;此外,华视传媒、搜狐涨逾8%,土豆、网易、百度、人人均涨逾7%,优酷、当当网涨逾6%。跌幅榜上,利展环境大跌25.45%,酷6挫11%,天星生物、利农国际均跌逾10%。其他个股方面,左岸跌逾7%,盛大游戏跌3.17%。

光伏板块结束近日持续走软势头,当天表现强劲,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收盘均大涨逾14%,赛维LDK、英利绿色能源、韩华新能源涨逾11%。

 


中国概念股酷6受二季度业绩亏损扩大影响,8月23日收盘大跌11%,报1.86美元,成交量大幅增加。按收盘价算该股市值约6475万美元。酷6盘前公布了截至2011年6月30日未经审计的2011年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二季度酷6持续经营业务总营收4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较一季度下降39.4%。二季度酷6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216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1550万美元扩大39.4%,较一季度的亏损1090万美元扩大98.2%。

受二季度业绩增长提振,中国概念股完美世界8月23日高开高走,盘中一度大涨逾20%,收盘报21.43美元上涨15.28%,成交量355万,日均量59.71万,市值10.8亿美元。完美世界公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完美世界二季度实现营收7.8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5.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按GAAP计算,完美世界二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为3.1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完美世界Q2 ADS每股收益5.98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71元人民币。

  二、天合光能二季度净利1180万美元 环比骤降

8月23号消息,天合光能今日发布了其Q2财报。

--数据显示,净营收5.795亿美元,环比增长5.2%;

--出货量为396 MW,环比增长 23.7% ;

--毛利润为9830万美元,环比减少35%。本季度毛利率为17%,第一季度为27.5%;

--运营利润为3280万美元,上一季度为8450万美元;

--净利润为1180万美元,上一季度为4770万美元。对应每股收益0.17美元,上一季度为0.63美元。

  三、海润光伏能否成功借壳今揭晓

1、光伏行业陷低迷 海润光伏能否成功借壳今揭晓

2009年IPO未果的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润光伏”)能否成功借壳上市,将于今天揭晓。

海润光伏计划拟借壳的*ST申龙昨天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定于8月24日审核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及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海润光伏事项。

根据此前公布的重组预案,*ST申龙拟将全部资产及负债整体出售给控股股东江苏申龙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净壳重组,同时新增A股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海润光伏100%股权,发行价格为每股3元。

本次交易拟置入上市公司的资产预估值约为23.2亿元,拟置出资产及负债的预估值约为2.8亿元。*ST申龙拟向海润光伏股东发行约7.73亿股。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约10.31亿股,海润光伏控股股东紫金电子及其一致行动人约占41.8%,紫金电子实际控制人陆克平将成为*ST申龙的实际控制人。

 

下一页>  

由于连续三年亏损,*ST申龙于2009年4月暂停上市。交易完成后,*ST申龙的主业将从软塑彩印及复合包装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变更为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棒/片、多晶硅锭/片、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08年1月,海润光伏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谋划IPO。有分析称,由于业绩大幅下滑,2009年海润光伏IPO计划夭折。

不幸的是,今年光伏企业再次陷入了困境。今年二季度,光伏企业的业绩整体上有明显下滑。中电光伏二季度营收虽同比增长了22.4%(达1.44亿美元),但环比减少了13%,公司净亏损为1690万美元。晶澳太阳能也出现3540万美元亏损,去年同期净利润还为2880万美元。

光伏企业的业绩下滑,在资本市场表现得尤其明显。美国时间上周五,赛维LDK、大全新能源、尚德电力、韩华新能源股价都出现了暴跌,有的甚至跌了9%以上。即便英利绿色能源有相对较好的业绩表现,受市场影响,也有6.57%的下滑。

光伏行业业绩下滑重要原因是光伏的价格下滑,背后则是欧洲光伏市场的需求不佳;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根据IMS Research的预测,2011年上半年,全球光伏业年均产能达到35GW,远超市场需求的19GW。这意味着全球光伏产能释放率仅会有一半左右,而如果计算上订单集中到大厂的比例,中小企业的日子将变得无比艰难。

有数据显示,当前组件厂商手中的库存已经超过了10GW,而2010年这个数字是5GW左右。

行业分析师认为,即使熬过了2011年,市场转暖后仍然会出现新一轮的扩产热潮,届时仍旧会出现过剩的可能,因此光伏行业的话语权几乎永远掌握在大企业手中;而中国政府对光伏的支持,中小企业也几乎享受不到,减免税收、贷款、科技支持等也只掌握在大企业手中。

  2、海通集团:站在“巨人”的肩上起飞

海通集团的重组不可谓时间不长。自2009年8月17日公布重大重组消息至2011年7月23日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历时整两年。尽管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但股价却如放飞的风筝,翻了5倍之多,目前站在40元附近,此期间的上证指数由3000点跌至目前的2600点。

华丽转身跻身新能源领域

海通集团此前属食品饮料行业,主导产品有速冻食品加工、罐头、饮料等,大部分产品出口。金融危机以来,外围市场环境恶化,通胀因素造成成本持续攀升,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国内经营困难重重,导致公司业绩持续下滑,2009年每股收益仅0.01元,2010年全年都处于亏损状态。且连续三年未分红。

 

下一页>  余下全文

面对产业困局,海通集团选择了光伏产业作为突破口。2011年7月23日,海通集团公告称,公司拟以拥有的除民生村镇银行600万股股份外的所有资产及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股东持有的亿晶光电100%股权中相应等值部分进行置换,以2009年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置出资产评估价值为6.98亿元,置入资产评估价值为28.24亿元。对于置入资产评估价值超过置出资产评估价值的21.26亿元,公司将以8.31元/股的价格向亿晶光电股东非公开发行2.56亿股份作为受让该部分资产的对价。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完成后,亿晶光电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荀建华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光伏产业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在经历了全球“核电危机”之后,光伏产业的优势更加突出,欧洲部分国家宣布废“核”为新兴清洁能源的发展打开了空间。近日发改委关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的出台,将助推国内光伏行业快速成长,专家预计今年国内的太阳能光伏装机量很可能达到1.5-2GW。国内外光伏产品市场即将步入了景气周期。

公开信息显示,亿晶光电主营单晶硅棒、单晶硅(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及销售等。为国内仅有的几家拥有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之一。该公司2009年、2010年、2011年1-4月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9.2亿元、35.5亿元、1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7.50亿元、2.81亿元。

亿晶光电是国内组件排名第八的组件生产商,产品90%外销。本次重组完成后,海通集团将实现由传统向新兴的产业转型,一跃而跻身太阳能组片国内前十行列,完成了产业调整的华丽转身,打开了业绩想象空间。

利润承诺“巨人”保驾护航

为保证股东权益,海通集团与荀建华等先后签署了两份资产重组《利润补偿协议》,在保证盈利预测数额不变(2010-2012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30442万元、34890万元和36658万元)的情况下,将原补偿协议约定的补偿期限新增一年至2013年,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2013年亿晶光电盈利预测数为33892.46万元,若实际净利润数小于承诺净利润数,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应在海通集团2012年年度报告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披露之日起30日内,差额部分现金补足。

近两年,光伏产品的价格大起大落,欧盟国家的市场补贴政策也逐步退出,荀建华等的业绩承诺何以保障?我们来看看券商的调研结果。

据东兴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仅从产能上看,亿晶光电2008年的组件产量已达100MW,行业排名第八位。2010年底,产能已扩建至500MW,产量超过300MW,产能和产量均位于行业前列。而在A股市场上,其规模位于首位。

亿晶光电目前拥有从铸锭/切片-电池片-组件全流程产能500MW左右,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前后端全套配比1:1的企业,享受着全流程企业所带来的高毛利。根据公司财务报表,我们研判,即使在今年组件出货量大幅下降、终端价格下降30-40%情况下,公司仍旧维持了28%左右的毛利率,远高于其它组件企业8-12%左右的毛利率水平。

 

下一页>  余下全文

此外,亿晶光电成熟的银浆自制技术有效的降低了银浆耗材成本,且未来产能扩张之后将直接出售部分银浆产品,演绎百亿银浆耗材进口替代故事;REC长达7年且不高于35美元/KG的多晶硅长协单保证了原材料供应,也对提高公司盈利能力起着有力支撑。

由此我们看到,亿晶光电在产能、原材料保障、耗材进口替代等关键问题上具有同类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从而保证了终端产口的毛利率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对业绩构成了强劲支撑。我们看到的是,海通集团自重组生效日起,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四、日本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通过

日本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23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该法案将在参议院审议通过后生效。

根据这一法案,电力公司有义务购买个人和企业利用太阳能、风力和地热等方式生产的电力,以鼓励并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法案规定,由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高,日本将设立一个第三方委员会,负责确定电力价格,以确保电价的透明度。

日本首相菅直人同一天重申,他将在国会通过“公债发行特例法案”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后辞职。他表示,下一任首相可能于30日选举产生,届时内阁将总辞职,期望所有内阁大臣全力做好善后工作。

菅直人本月10日说,如果“公债发行特例法案”、第二次补充预算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获得国会通过,民主党将迅速举行代表(党首)选举。他将在新代表选出后辞去首相职务。

据日本媒体报道,“公债发行特例法案”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最晚可能于26日获国会通过。第二次补充预算已于7月25日获得通过。

前外相前原或成最年轻首相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前外务大臣前原诚司23日晚正式宣布参加民主党党首选举,以期接替菅直人。日本媒体认为,民意支持率明显占优的前原加入选战,犹如投下一枚深水炸弹。

民主党决定27日发布党首选举告示,29日举行投票。预计众参两院30日将分别举行首相指名选举,由于民主党在权力更大的众议院占据多数席位,新党首将成为日本5年来第六名首相。

日本媒体近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前原民意支持率大幅领先宣布参选或有意参选的党内同僚。在身边“主战派”鼓动下,前原经过一番半推半就,最终改变先前蛰伏一年的打算,决定出马。

前原现年49岁,出身日本“政治家摇篮”松下政经塾,曾任民主党党首,在日本媒体“谁最适合担任首相”民调中多次名列榜首。如果他当选,将成为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年轻的首相。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前原去年9月在菅直人内阁改组时由国土交通大臣转任外相,在安全政策上鹰派色彩较浓,颇受日本盟友美国欢迎。今年3月初,前原因非法收受一名旅日韩国女性25万日元(约合3000美元)政治捐款而被迫辞职。

前原参选使党首选举选情产生重大变化,对其他参选人、尤其是先前领跑的财务大臣野田佳彦构成较大压力。野田主要票源来自“前原派”议员,先前希望得到前原支持。共同社报道,野田曾尝过因放弃参选招致人心背离的苦果,这次无论如何也必须参选。

  五、澳光伏制造业:可借鉴美国“他山之石”

澳大利亚的决策者们如今正面临着数十亿美元碳排放税如何使用的抉择--也许他们应当借鉴一下他山之石,吸取别国在可再生能源政策上的经验,以此激发“了无生气”的制造产业的活力。

回顾今年二月,作为260亿美元绿色能源刺激计划的一部分,美国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SoloPower于近日获得了一笔1.97亿美元的联邦贷款担保,用于在俄勒冈州建造一座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工厂。

SoloPower表示,公司已获得贷款担保的最终审批,将即刻开始在波特兰、俄勒冈州建造三家工厂,预计每年可生产400MW的CIGS光伏电池板。SoloPower的薄膜电池板已于铺放于屋顶上,且无需支架,因此更便于安装。

该公司表示,获得联邦贷款后,其高产量生产工厂将新增700个工作岗位。

俄勒冈州参议员RonWyden对美国能源部及贷款担保计划赞誉有加,称其为明智之举。

与此同时,继SilexSolar于上周宣布将停止在当地生产太阳能电池片以后,澳大利亚当地的光伏制造产业正趋于消亡。

近来对于当地的太阳能电池片制造设备商们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随着中国产品大举进入澳洲市场,而消费者对于廉价的产品也是趋之若鹜。然而,一些澳大利亚光伏企业已开始多元化发展,开拓光伏技术的全新领域并追求不断创新,希望能与其他国家相抗衡。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4 2011/08

OFweek视界:光伏市场每日(8.24)焦点汇总

  概述:今(8.24)日早间光伏市场在经历长久等待之后,终于迎来反转行情。美股三大股指8月23日均大幅收高,道指涨近3%,纳指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