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太阳能的“硅基薄膜王者”之路(一)

2011-08-25 10:40:59 正泰太阳能的“硅基薄膜王者”之路(一)-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杨立友先生自1985年起在BP太阳能公司进入了薄膜领域,并引领公司在非晶硅领域进行研发。“一旦你钻到里面了,”杨先生笑谈到,“你就上瘾了。”我们的采访在正泰公司位于杭州的总部进行,在整个采访期间,这位毕业于美国罗格斯大学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多次提及他在老东家的时光,并通过他的早期经历来说明非晶硅技术和太阳能产业从其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展早期至今,所得到的长足的发展。

“当时的宏观环境与现在相比是极为不同的”,没有“太阳能产业基础,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们靠自己摸索出来的”,杨先生这样回忆道。BP的自主研发和设备团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完全依靠自己,一点点认识这个产业、设计工具和制造工艺,并与设备制造商合作将自己的理念转化为具有功能性的设备和初期的生产线。

经营着中国快速发展的光伏企业之一的杨先生,已与其团队共同制定了在未来几年内将正泰太阳能公司发展至吉瓦以上生产规模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得益于正泰集团(Chint Group)这个财大气粗的母公司的支持,杨先生向笔者表示,这家成立不满五年的太阳能公司正在或将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四个厂区内增加晶硅和串联结非晶硅产能,这四个厂区分别位于杭州、上海、温州和酒泉。

据杨先生表示说,作为少数几家宣布继续增添晶硅和非晶硅生产线的光伏企业之一,正泰太阳能计划将其三分之二的产量放在晶硅生产上,而余下的三分之一则放在薄膜生产上。杭州厂区在2011年第二季度添加了一条50MW的薄膜光伏生产线,弥补了现有的由欧瑞康公司供应的30MW工厂产能。此外,杨先生还表示,位于公司总部的另一条100-150MW的生产线将于年底正式上马,而位于湖畔度假村以南几小时车程的温州厂区的建造工作也将在九月份正式竣工,并将在十二月份前完成所有生产设备的安装。

公司的各种计划将在2012年前为自身增添几百兆瓦的薄膜产能,使得公司的薄膜总产能达到730MW,其中200MW将来自位于中国西北部城市酒泉的新生产基地。正泰太阳能的晶硅产品产能将在年内提高至800MW,其中大多数产能来自其上海厂区,并将在2012年实现总量为1200MW的扩产计划。总体来看,正泰太阳能希望其总产能可在2012年增至近2GW,以便在随后的一年内继续实施公司的扩张计划并取得另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我们希望在2013年实现2.5GW的产能。”这位首席执行官如是说。

这些中国工厂一旦建成,公司计划建造起首条境外生产线——位于美国的高度自动化晶硅薄膜工厂。杨先生还表示:“我们相信美国市场将变得极为重要。”并认为将工厂置于与终端市场较近的地点十分重要。(这种分销生产策略同样在公司决定在由正泰所有的1GW太阳能电厂和其他甘肃政府项目附近建造酒泉组件厂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甩掉一些能力不足或毫无前景的技术后,由于像夏普、正泰等企业以及不断突破进取的设备工艺供应商欧瑞康等的努力,晶硅薄膜光伏领域在近期出现了复苏状态。为平安度过金融危机,并应对与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公司合作SunFab失败所带来的影响,公司经历了条件最为艰苦的几年时间,这家由杨先生作为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公司目前收到了产能的约束,无法仅凭借其单一生产线满足市场对其效率在9%以上的串联微晶电池板巨大需求。

 


“我们无法生产出足够的电池板。”杨先生表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十分为难的境地:我们怎么可能让客户失望呢?公司可以接下三倍于产量的订单。应该说,如果我们给自己许多压力的话,公司应该能够抢到所有的相关订单。但是由于我们没有足够的产能,我们并未参与到每一个订单的竞争之中。”

杨先生还证实道,公司大多数的业务来自南亚各国市场,如印度、泰国等,其中包括了今年五个来自该地区的规模可观的订单。“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大型客户身上,并进军不同的市场,特别是向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积极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银行可贴现性。公司通过实践发现,最有效的实现目标的办法是通过与这些大牌公司合作,他们能够真正的帮助我们。公司目前仅进行了小型合作,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优势。”

将正泰太阳能在晶硅领域内的口碑与正泰集团的自有融资能力、高效低成本具有效率的电池板相结合,成为了杨先生口中的与其硅基薄膜一起,使公司具有竞争实力的主要因素。“我公司所具有的优势之一是,我们已经具备了500MW的晶硅产能,因此我们拥有许多同时经营薄膜产品的忠实客户。”杨先生强调道,“到目前为止,我们从未有过任何客户仅做薄膜业务,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避开了大多数公司所选择的先建造单结非晶硅一体化生产线,然后在想串联设计转型的普遍策略,正泰太阳能选择将借助其设备合作伙伴欧瑞康(Oerlikon)公司的帮助,直接发展串联结构技术。“效率在6%以上的薄膜从未真正流行过,除了在多晶硅价格极为昂贵的一小段时间内。”杨先生表示道,并强调他使用的是作为“硅基薄膜”的简称的通用术语。“由于我知道薄膜产业在很长时间之前就发展得困难重重,并且其效率较低,因此我相信最终其他企业将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我们当时(2008年)决定在效率为8-9%时直接发展串联结构技术。”杨先生继续道,“我们在接下来的好几个季度内都过得十分艰难,但是我们最终度过了金融危机,现在,我认为,薄膜技术若想与晶硅产品竞争,其转换率必须在10%左右,且成本结构要在75美分以下。如果一家公司无法做到这些,就会处于一个相对较弱的地位。”

“我公司在过去的两年内暂缓了薄膜业务的扩张。我们并没有十分激进地发展业务,原因十分简单,就是我们不能这么做。但是我们同时进行了许多技术发展,我们打造出了极具实力的团队。”

“在经过了两年左右的发展后,我认为公司今年将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我们能够跨过我所认为的具有真正竞争实力的薄膜的技术分水岭,即75美分的成本和10%的转换率。在这一方面,我们与欧瑞康公司进行了合作,努力提高相关技术的效率,11%的转换率还是有望能够达成的,但是对于再高的转换率我个人还未有定论。”

正泰太阳能已经在其首条生产线上以每瓦95-98美分的成本开始了孔径面积效率在9%以上的110-135W电池板的生产,同时,正泰太阳能正将新工艺应用至其位于杭州的第二条生产线的生产之中。杨先生证实,在成功对相关技术在单一腔室研发工具内进行试运行后,10%的生产工艺“有望在年中相关认证程序完成后实现生产”。

 

下一页>  

这位老板并指明取得此种改善的关键点是什么,甚至为表明是哪方面的技术突破,“因为我一旦提到了这些信息,所有的人就都知道了。十分有趣的是,在串联结构技术领域,包括20层层叠结构等,在过去由许多人员均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将其应用至现实生产当中,却尚属首次。”

杭州生产线初期的产能和开工率等数据十分令人惊叹。杨先生提供的图表显示,该生产线自去年六月以来产量始终维持在产能的98-99%以上,并凭借30MW的现有产能,将去年十月份之后的生产线开工率维持在了94%。

“我们月复一月的以极为喜人的产能水平进行生产,不仅仅超过了90%,而是几乎接近了100%。”杨先生兴高采烈的表示,“我认为一些内在基本因素与整个生产流程相关,但同时也与设备的稳定性及其他因素相关。在BP太阳能,我们曾经努力了两年的时间,仅仅达到了80%的生产率,所以你能理解我现在又多么兴奋。”

杨先生认为,通过提高电池板的效率并改善生产线吞吐量——这两个领域是正泰太阳能和欧瑞康公司的独立及联合发展重点——这条30MW的生产线可实现更大的产能输出。“通过取得了10%的效率和对其他产能提高措施的实施,我们可将生产线的产能至少提高10%。现在,我们还未达到额定产能输出量,仅有28MW。但是,在所有措施均到位后,我们将实现30MW以上的产能输出量。”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5 2011/08

正泰太阳能的“硅基薄膜王者”之路(一)

杨立友先生自1985年起在BP太阳能公司进入了薄膜领域,并引领公司在非晶硅领域进行研发。一旦你钻到里面了,杨先生笑谈到,你就上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