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视界:光伏市场每日(8.25)焦点汇总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1-08-25 15:54:00 OFweek视界:光伏市场每日(8.25)焦点汇总-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概述:今(8.25)日早间光伏市场持续近来的反转行情。受美股连续第三日上涨的推动,光伏板块继续上扬,光伏股普遍上涨,阿特斯太阳能涨逾7%,晶科能源涨4.58%,赛维LDK、中电光伏均上扬,大全新能源则跌逾4%。

政策层面,中国发改委刚刚颁布的光伏上网电价持续受到关注,不过却是给之前的特许权招标带来的进退两难的境地。OFweek太阳能光伏网高级分析师Siro指出,其实在光伏上网电价出台之际,比预想的时间有所提前便是业内的一致评价,这种提前看似在目前给了众多企业以实际的利好,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讲,在特许权招标这一过渡性质的政策尚未退出历史舞台之际,光伏上网电价的“早生”状态,其实是给国内光伏产业政策的整体推进步伐出了一道难题。

企业层面,陆续出台的财报继续成为市场关注焦点。韩华新能源24日的财报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总净营收为2.771亿美元,环比下降18.4%,同比增加2.2%;出货量为205.9MW,环比下降17.1%,与去年同期持平;毛利润为1.399亿元人民币(2160万美元),环比下降60.8%,同比下降62.1%;毛利率为7.8%,上一季度为16.3%,去年同期为21.0%。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生产商应用材料(AMAT)201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应用材料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76亿美元,远高于去年同期,且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而除了财报之外,近期不断有企业商破产,也使得市场层面继续对光伏厂商的生存状况产生了担忧。

     最后,正泰太阳能掌门人杨立友讲述的“硅基薄膜王者”的成长之路,以及IMSResearch发布的2011年二季度光伏逆变器市场供求报告也当仁不让的成为今日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中国概念股涨少跌多 光伏股续涨

     美股8月24日走势震荡,三大股指均收涨,为连续第三日上涨,经济数据利好舒缓投资者忧虑。

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报11320.7点,上涨143.95点,涨幅为1.29%。标准普尔500指数收报1177.6点,上涨15.25点,涨幅为1.3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2467.69点,上涨21.63点,涨幅为0.88%。

美国商务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耐用品订单环比增长4%,超过2%的市场预期涨幅。6月份修正后的耐用品订单环比减少1.3%。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宣布,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美国6月份房屋价格环比上涨0.9%,但同比下降4.3%。5月份房价环比上涨0.4%。

中国概念股涨少跌多。涨幅榜上,华奥物种大涨26.32%,美新半导体、喜得龙、中国风能技术均涨逾17%。此外,当当网上涨约11%,土豆涨近5%。跌幅榜上,研控科技下挫13.09%,索昂生物、赛诺国际均涨约10%,世纪佳缘跌近5%,新浪、酷6均跌逾4%,淘米跌3.46%。

光伏板块继续上扬,光伏股普遍上涨,阿特斯太阳能涨逾7%,晶科能源涨4.58%,赛维LDK、中电光伏均上扬,大全新能源则跌逾4%。

土豆今天收涨4.78%,报24.10美元,市值6.8亿美元。至此,土豆在上市后走出三连阴后紧接走出三连阳,三日涨幅累计超25%。

 

1  2  8  下一页>  

二、2011年光伏特许权招标面临“十字路口”

备受瞩目的2011年光伏发电站项目特许权招标走到十字路口,招标或不招标,成为其两难选择。

“个人推测,今年的招标可能不进行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分析,比之1元/度国家标杆电价更低的特许权招标,盈利前景渺茫,企业应标动力不足。

8月1日,在业界的千呼万唤中,中国光伏上网标杆电价出炉。国家以7月1日前后为期限,切分出的今年1.15元/度和1元/度的价格。

与之相较,在2009和2010年两批光伏发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中,报名时限多在3-6月份,6-9月份即出开标结果。然而,时间行至8月,中国第三批光伏电站招投标仍未启动。

中环光伏总裁顾华敏表示,没有听到第三批光伏特许权电站招标要取消的消息。不过其猜测,8月1日出台的标杆电价应该影响了特许权招标的步调。

标杆电价冲击

2010年的光伏发电站特许权招标,最低的中标价由黄河上游水电项目开出,为0.73元/度;而280MW的13个项目中标价无一例外均低于1元/度,多数价格在0.82-0.91元/度区间。

多位光伏企业高管认为,参照两轮惯例,如若第三批光伏发电站特许权招标成行,那么中标平均价在0.8元/度左右,甚至不排除会有低于0.7元/度的“噱头价”出现。

多方预计,今年的光伏特许权招标总量原定在500MW左右的规模。

同时获悉,涉及西部8省区的2010年第二批13个光伏特许权招标中,除了新疆哈密、吐鲁番、和田和青海、河南等少数项目外,过半项目尚未开工。

部分特许权招标中标企业也大喊“冤屈”。他们认为自己主动压低利润,支持国家特许权招标,推动了光伏上网电价的确定,却不能享受每千瓦时1.15元的上网标杆电价,有失公平。

前述光伏企业高管认为,纵使第三轮招标成行,若然企业中标,建设积极性同样欠缺,“而在1.15元/度和1元/度的标杆电价号召下,企业更倾向于到西部跑马圈地”。纵使明年国家的光伏上网标杆电价下调,也不会调至0.8元/度区间如此大的幅度。

地方项目影响

事实上,在5月份青海出台了“930”规划之后——仅格尔木一市9月30日之前需建成超过300MW的光伏电站,包括国电、华电、华能、大唐等巨头即集聚青海,争取从青海发改委手上拿到“路条”,争取光伏电站在9月30日建成,以拿到1.15元/度的上网电价。

江苏一位光伏企业负责人透露,华能目前在格尔木的项目已不赶于在9月30日前完工,“因为在12月30日前完工照样可享受‘930’待遇”。根据其从浙江正泰太阳能听到的消息,该企业拿到了青海500MW的项目,20MW将要在年底前完工。

“甘肃和宁夏现在也在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补贴,企业正在跑马圈地。”前述中部光伏企业高管称,赛维LDK、CSI阿特斯、中电光伏等企业均在两省有项目在谈。

 

8  下一页>  

另一方面,江苏和山东两省为今年建成的光伏电站给予1.4元/度的补贴,且两省今年规划规模总计超过300MW。光伏特许权招标由是面临标杆电价及地方补贴的双重竞争。

光伏特许权电站的招标,起意与风电特许权招标相同,拟以数轮招标摸清光伏发电成本价,以此为出台固定上网的标杆电价铺路。

但今年可能会最后做一次试验,以此和标杆电价对比。一位光伏企业人士对于今年招标取消持不同意见。但其承认,经过两轮的光伏特许权招标探索,加之现今标杆电价出台,特许权再次招标的意义不大。

王兴华认为,特许权招标应该尽快退出,因为仅是国企独舞,在价格上拼刺刀,“既不能保证8%以上的IRR,又不能保证民资、信托、保险等资金的进入”。

  三、财报和破产成为光伏企业层面两大焦点

     1、光伏设备巨头应用材料净利润达4.76亿美元

     北京时间8月25日早间消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生产商应用材料(AMAT)今天发布了201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应用材料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76亿美元,远高于去年同期,且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但应用材料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比第三季度最多下滑30%,推动其盘后股价大幅下跌7.5%。

在截至7月份为止的这一财季,应用材料净利润为4.76亿美元,每股收益36美分,这一业绩好于去年同期。2010财年第三季度,应用材料净利润为1.23亿美元,每股收益9美分。应用材料第三季度营收为2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不计入某些一次性项目,应用材料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35美分,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彭博社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应用材料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33美分,营收为26.7亿美元。

应用材料预计,不计入某些一次性项目,该公司2011财年第四季度每股收益为16美分到24美分,营收将比第三季度最多下滑30%,也就是最低将下跌至19.5亿美元。彭博社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应用材料第四季度每股收益为31美分,营收25.5亿美元。在今年7月份,应用材料重申了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的预期,预计今年这一市场的总额将会达到300亿美元到330亿美元,称最大型的半导体制造商将坚持其支出预算。

当日,应用材料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下跌8美分,报收于11.36美元。财报公布后,应用材料股价在纳斯达克盘后交易中最高下跌7.5%。今年截至目前为止,应用材料股价下跌了19%。

应用材料的客户正在缩减新设备订单,原因是担心电脑、手机和消费者电子产品的需求将会陷入停滞。达拉斯投资公司Stifel Nicolaus & Co分析师帕特里克-霍(Patrick Ho)称,应用材料在电视和电脑平板显示器和太阳能板市场上都“面临压力”。他指出:“与同业公司相比,应用材料的情况可能要糟糕一些。关键的事情是其外围业务、太阳能业务和显示器业务。”

 

8  下一页>  余下全文

2、韩华新能源Q2财报公布 亏损1070万美元

北京时间8月25日消息,韩华新能源24日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1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管理层将于当晚8时召开财报电话会议。

2011年第二季度经营业绩要点

总净营收为2.771亿美元,环比下降18.4%,同比增加2.2%;

出货量为205.9MW,环比下降17.1%,与去年同期持平;

产品平均售价(包括组件加工)为10.09元人民币/每瓦(1.56美元/每瓦),上一季度为11.23 元人民币/每瓦;

毛利润为1.399亿元人民币(2160万美元),环比下降60.8%,同比下降62.1%;

毛利率为7.8%,上一季度为16.3%,去年同期为21.0%;

运营亏损为3230万元人民币(500万美元),上一季度的运营利润为2.53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2.743亿元人民币。

运营利率为-1.8%,上一季度为11.6%,去年同期为15.7%;

按照非GAAP准则,归属股东净亏损为6490万元人民币(1000万美元),上季度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为1.54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为2.317亿元人民币;

每ADS的亏损为0.774元人民币(0.12美元),上季度为盈利

1.84元人民币,去年同期盈利4.00元人民币;

按照GAAP准则,归属股东净亏损为6900万元人民币(1070万美元),上一季度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为1.49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

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为2.728亿元人民币;

每ADS的亏损为0.82元人民币(0.13美元),上一季度为盈利1.78元人民币,去年同期盈利4.71元人民币。

3、太阳能光伏厂商破产连连 台厂陷寒冬

美国太阳能市况惨兮兮!外电报导,3年前从英特尔(Intel)分拆出来的太阳能电池厂Spectra Watt近日声请破产保护,正寻求买主收购。研究调查机构与分析师认为,太阳能价格续下滑,欧美厂商恐出现破产潮,台厂市况也「陷入寒冬」。

集邦科技(TrendForce)昨天指出,继太阳能电池厂Evergreen Solar上周宣布破产后,Spectra Watt也步上后尘,显示太阳能产业利润快速下滑,欧美厂商经营压力逐渐升高;若市场价格无法反弹,提升厂商利润,体质不佳的厂商难以度过全球太阳能产业新一波的洗牌。

集邦表示,近期须持续关注美国太阳能厂商的破产,是否演变成大规模的风潮。

 

8  下一页>  余下全文

统一投顾总经理黎方国指出,目前破产的美国太阳能公司规模小,对产业供需秩序无太大帮助,能够发挥的影响力有限。不过,近期太阳能公司接连倒闭,显示太阳能产业陷入寒冬,先有小厂倒闭,后续是否有大厂宣告破产也很难说。

汇丰龙腾电子基金经理人王宗杰说,由于终端市场需求不佳,台湾岛内已有部分太阳能厂商进行减产及轮休,加上欧洲市场的库存压力,估须花费2至3个月进行消化,进而削减产业的成长动能。

Spectra Watt近日向纽约州破产法庭声请破产保护,后续将在9月28日开放买主竞标,但市场忧心,在同业陆续步上破产后尘下,恐怕不易吸引买主。

   四、正泰太阳能的“硅基薄膜王者”之路(一)

杨立友先生自1985年起在BP太阳能公司进入了薄膜领域,并引领公司在非晶硅领域进行研发。“一旦你钻到里面了,”杨先生笑谈到,“你就上瘾了。”我们的采访在正泰公司位于杭州的总部进行,在整个采访期间,这位毕业于美国罗格斯大学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多次提及他在老东家的时光,并通过他的早期经历来说明非晶硅技术和太阳能产业从其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展早期至今,所得到的长足的发展。

“当时的宏观环境与现在相比是极为不同的”,没有“太阳能产业基础,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们靠自己摸索出来的”,杨先生这样回忆道。BP的自主研发和设备团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完全依靠自己,一点点认识这个产业、设计工具和制造工艺,并与设备制造商合作将自己的理念转化为具有功能性的设备和初期的生产线。

经营着中国快速发展的光伏企业之一的杨先生,已与其团队共同制定了在未来几年内将正泰太阳能公司发展至吉瓦以上生产规模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得益于正泰集团(Chint Group)这个财大气粗的母公司的支持,杨先生向笔者表示,这家成立不满五年的太阳能公司正在或将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四个厂区内增加晶硅和串联结非晶硅产能,这四个厂区分别位于杭州、上海、温州和酒泉。

据杨先生表示说,作为少数几家宣布继续增添晶硅和非晶硅生产线的光伏企业之一,正泰太阳能计划将其三分之二的产量放在晶硅生产上,而余下的三分之一则放在薄膜生产上。杭州厂区在2011年第二季度添加了一条50MW的薄膜光伏生产线,弥补了现有的由欧瑞康公司供应的30MW工厂产能。此外,杨先生还表示,位于公司总部的另一条100-150MW的生产线将于年底正式上马,而位于湖畔度假村以南几小时车程的温州厂区的建造工作也将在九月份正式竣工,并将在十二月份前完成所有生产设备的安装。

公司的各种计划将在2012年前为自身增添几百兆瓦的薄膜产能,使得公司的薄膜总产能达到730MW,其中200MW将来自位于中国西北部城市酒泉的新生产基地。正泰太阳能的晶硅产品产能将在年内提高至800MW,其中大多数产能来自其上海厂区,并将在2012年实现总量为1200MW的扩产计划。总体来看,正泰太阳能希望其总产能可在2012年增至近2GW,以便在随后的一年内继续实施公司的扩张计划并取得另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我们希望在2013年实现2.5GW的产能。”这位首席执行官如是说。

这些中国工厂一旦建成,公司计划建造起首条境外生产线——位于美国的高度自动化晶硅薄膜工厂。杨先生还表示:“我们相信美国市场将变得极为重要。”并认为将工厂置于与终端市场较近的地点十分重要。(这种分销生产策略同样在公司决定在由正泰所有的1GW太阳能电厂和其他甘肃政府项目附近建造酒泉组件厂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8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在甩掉一些能力不足或毫无前景的技术后,由于像夏普、正泰等企业以及不断突破进取的设备工艺供应商欧瑞康等的努力,晶硅薄膜光伏领域在近期出现了复苏状态。为平安度过金融危机,并应对与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公司合作SunFab失败所带来的影响,公司经历了条件最为艰苦的几年时间,这家由杨先生作为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公司目前收到了产能的约束,无法仅凭借其单一生产线满足市场对其效率在9%以上的串联微晶电池板巨大需求。

   “我们无法生产出足够的电池板。”杨先生表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十分为难的境地:我们怎么可能让客户失望呢?公司可以接下三倍于产量的订单。应该说,如果我们给自己许多压力的话,公司应该能够抢到所有的相关订单。但是由于我们没有足够的产能,我们并未参与到每一个订单的竞争之中。”

杨先生还证实道,公司大多数的业务来自南亚各国市场,如印度、泰国等,其中包括了今年五个来自该地区的规模可观的订单。“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大型客户身上,并进军不同的市场,特别是向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积极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银行可贴现性。公司通过实践发现,最有效的实现目标的办法是通过与这些大牌公司合作,他们能够真正的帮助我们。公司目前仅进行了小型合作,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优势。”

将正泰太阳能在晶硅领域内的口碑与正泰集团的自有融资能力、高效低成本具有效率的电池板相结合,成为了杨先生口中的与其硅基薄膜一起,使公司具有竞争实力的主要因素。“我公司所具有的优势之一是,我们已经具备了500MW的晶硅产能,因此我们拥有许多同时经营薄膜产品的忠实客户。”杨先生强调道,“到目前为止,我们从未有过任何客户仅做薄膜业务,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避开了大多数公司所选择的先建造单结非晶硅一体化生产线,然后在想串联设计转型的普遍策略,正泰太阳能选择将借助其设备合作伙伴欧瑞康(Oerlikon)公司的帮助,直接发展串联结构技术。“效率在6%以上的薄膜从未真正流行过,除了在多晶硅价格极为昂贵的一小段时间内。”杨先生表示道,并强调他使用的是作为“硅基薄膜”的简称的通用术语。“由于我知道薄膜产业在很长时间之前就发展得困难重重,并且其效率较低,因此我相信最终其他企业将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我们当时(2008年)决定在效率为8-9%时直接发展串联结构技术。”杨先生继续道,“我们在接下来的好几个季度内都过得十分艰难,但是我们最终度过了金融危机,现在,我认为,薄膜技术若想与晶硅产品竞争,其转换率必须在10%左右,且成本结构要在75美分以下。如果一家公司无法做到这些,就会处于一个相对较弱的地位。”

“我公司在过去的两年内暂缓了薄膜业务的扩张。我们并没有十分激进地发展业务,原因十分简单,就是我们不能这么做。但是我们同时进行了许多技术发展,我们打造出了极具实力的团队。”

“在经过了两年左右的发展后,我认为公司今年将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我们能够跨过我所认为的具有真正竞争实力的薄膜的技术分水岭,即75美分的成本和10%的转换率。在这一方面,我们与欧瑞康公司进行了合作,努力提高相关技术的效率,11%的转换率还是有望能够达成的,但是对于再高的转换率我个人还未有定论。”

 

8  下一页>  余下全文

正泰太阳能已经在其首条生产线上以每瓦95-98美分的成本开始了孔径面积效率在9%以上的110-135W电池板的生产,同时,正泰太阳能正将新工艺应用至其位于杭州的第二条生产线的生产之中。杨先生证实,在成功对相关技术在单一腔室研发工具内进行试运行后,10%的生产工艺“有望在年中相关认证程序完成后实现生产”。

这位老板并指明取得此种改善的关键点是什么,甚至为表明是哪方面的技术突破,“因为我一旦提到了这些信息,所有的人就都知道了。十分有趣的是,在串联结构技术领域,包括20层层叠结构等,在过去由许多人员均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将其应用至现实生产当中,却尚属首次。”

杭州生产线初期的产能和开工率等数据十分令人惊叹。杨先生提供的图表显示,该生产线自去年六月以来产量始终维持在产能的98-99%以上,并凭借30MW的现有产能,将去年十月份之后的生产线开工率维持在了94%。

   “我们月复一月的以极为喜人的产能水平进行生产,不仅仅超过了90%,而是几乎接近了100%。”杨先生兴高采烈的表示,“我认为一些内在基本因素与整个生产流程相关,但同时也与设备的稳定性及其他因素相关。在BP太阳能,我们曾经努力了两年的时间,仅仅达到了80%的生产率,所以你能理解我现在又多么兴奋。”

杨先生认为,通过提高电池板的效率并改善生产线吞吐量——这两个领域是正泰太阳能和欧瑞康公司的独立及联合发展重点——这条30MW的生产线可实现更大的产能输出。“通过取得了10%的效率和对其他产能提高措施的实施,我们可将生产线的产能至少提高10%。现在,我们还未达到额定产能输出量,仅有28MW。但是,在所有措施均到位后,我们将实现30MW以上的产能输出量。”

五、2011年二季度光伏逆变器市场供求报告

2011年8月24日英国Wellingborough:根据IMSResearch的最新季度报告,随着第二季度全球光伏市场的强劲复苏,光伏逆变器厂商上半年出货量近10GW,然而出厂价迅速下跌20%以上,致使行业收入下降。今年早些时候,IMSResearch预测全年逆变器出货量将再次超过20GW,但是快速下滑的价格侵蚀了收入,较之于2010年的高记录下跌。

IMSResearch《光伏逆变器供求信息季度报告》(PVInverterSupply&Demand)搜集了超过90%的行业厂家的收入与发货数据进行研究,发现第二季度价格是一个关键点,且下半年价格将进一步的下滑。IMSResearch光伏高级研究主任兼本报告的合著者AshSharma评论说,"第一、第二季度逆变器价格快速下降,均价低于0.20/W,但没有达到光伏组件较2010年20%的跌幅(部分原因是由于产品结构的变化)。"

IMS研究发现造成价格跌落的几个因素,同时指出未来几个季度平均价格或会增加。"与光伏组件不同,逆变器价格下跌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搀和进来。当然,用户要求供应商降低价格这是其一,但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如向价格较低地区的地域转移,同时弃高价串逆变器转向成本较低的三相产品这种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也造成了价格的下降。"Sharma说道

光伏逆变器需求上的地理变化对行业价格造成了双重影响。首先,几个如印度、中国等成本较低的市场,抢占了全球市场份额,造成价格下滑。其次,许多大型供应商继续重新调整策略,将注意力移出停滞不前的德国市场转向规模较小的新兴市场。"供应商们有效的试图在新兴市场购买市场份额,寄期长期在新兴市场立足。"Sharma评论道。与主要集成商会面发现,一些领先逆变器厂商,在规模较小的欧洲新市场,已降价达45%以上以抵御竞争。

 

8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当然,扩展供应商根据地以及大量逆变器供应商于薄弱需求中争取客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价格,且这种境况将继续对供应商施压,促使供应商为谋求顾客削减成本、降低价格。"今年只有部分价格下降可以归因于地理和产品结构的变化,"Sharma指出,"事实上,第二季度在所有地区价格都在下滑,而由于供过于较低需求,致使如德国、意大利等成熟市场价格下滑尤其迅速。"

尽管逆变器供应商数量不断增加,但在第二季度,作为市场领导者的SMASolarTechnology摆脱了上一季度的阴影重夺回一些市场份额,其市场份额增长了8%,再一次控制了超过30%整体市场。"SMA一直因其技术,品牌和增值产品而保持着竞争优势,同时,其在第二季度同样显示了其依然可以在价格上与竞争对手角逐。该公司还能降低多少呢,我们拭目以待。"Sharma如是总结道。

8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5 2011/08

OFweek视界:光伏市场每日(8.25)焦点汇总

 概述:今(8.25)日早间光伏市场持续近来的反转行情。受美股连续第三日上涨的推动,光伏板块继续上扬,光伏股普遍上涨,阿特斯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