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能“三板斧” 多晶硅创“明星之路”

2011-09-16 10:14:59 江苏中能“三板斧” 多晶硅创“明星之路”-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是什么让江苏中能“野蛮生长”,短时间内成为“1元时代”的头号明星?我们试图发现当前新兴能源企业犹如大象走钢丝般的“造星”路径。

     不到五年,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能)从零起步,就成了拥有世界最大产能的多晶硅企业。实现2009年《洛阳宣言》放言的“2012年光伏电价1元/千瓦时”又要多久?江苏中能副总裁吕锦标不愿多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少数企业已实现了2012年1元/千瓦时的目标。为此提供依据的是,赛维LDK营销总监姚峰透露的数据:今年年底,江苏中能的产能可达4.6万吨,赛维LDK紧随其后,有2.5万吨产能投放,多晶硅供应紧张得到根本缓解,为组件成本大幅下降提供了可能。那么,是什么让江苏中能短时间内成为“1元时代”的头号明星?我们从其资本运作、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的三板斧着眼,对此作全面解读,并发现当前新兴能源企业犹如大象走钢丝般的“造星”路径。

     资本:超常规融资实现跨越式扩产

     2008年前后是多晶硅行业的黄金时期,江苏中能却错过了赴美上市的良机。如不能筹措动辄百亿计的发展资金,就只能将这块利润最丰厚的蛋糕拱手让人。2009年6月,江苏中能大股东、香港上市公司保利协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毅然以263亿港元,全资收购江苏中能,为后者跨越式扩产打开了一条上市融资通途,此时保利协鑫的市值只有27亿港元。而后,国开行、中投等国字头机构又巨资入股,让江苏中能从千吨级向万吨级产能扩张成功起跳,从此无资本之虞。2010年,江苏中能刚从1.8万吨扩张到2.1万吨,今年初又宣布将投资近150亿元人民币进行扩张,完工后硅料产能预计达6.5万吨,其产能世界领先的地位或将无人可撼。


     技术:从引进跃至世界先进水平

     多晶硅生产如何实现低成本、零排放、质量稳定、规模空前的量产是业界一大难题。江苏中能将引进的“改良西门子法”,全面改造为“协鑫法”尾气处理新工艺,这可使原本高污染的尾气四氯化硅得以全部回收,并转换成三氯氢硅,而这正是生产多晶硅的原料,从而实现了全流程闭路循环,并解决了成本和环保难题。目前,江苏中能已拥有6项核心技术专利,还有10多项在审批中。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及环保等方面,江苏中能的技术指标已位居世界前列。最令江苏中能研发总监钟真武自豪的是,其多晶硅生产综合能耗低于100千瓦时/公斤,成本更控制在22美元/公斤以下的世界领先水平。

     产业链:“内部化”

     朱共山对多晶硅行业显然不够“专注”,其试图进入多晶硅生产的最上游产业,在江苏泰兴建设独立的三氯氢硅生产装置。三氯氢硅是生产多晶硅所需的主要原料,也是最昂贵的原料,此举动有助于其摆脱对原料供应商的依赖。往下游,其向电池片、太阳能发电站运营等领域延伸,并已着手在中国、欧洲等寻找太阳能电站项目和投资机会。这是其对全产业链的掌控野心:上至将原料供应商“内部化”,下至将产品需求方“内部化”。

     “三板斧”落地,即使面临光伏“寒冬”,江苏中能也足以保持较好的利润空间。不过,国内同行竞相跨越式扩产,令各家资金链异常紧绷,也警醒着这些企业能否最终迎来黎明。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16 2011/09

江苏中能“三板斧” 多晶硅创“明星之路”

是什么让江苏中能野蛮生长,短时间内成为1元时代的头号明星?我们试图发现当前新兴能源企业犹如大象走钢丝般的造星路径。  不到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