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雨十年路 河北光伏爱与愁

2011-11-24 10:47:00 十年风雨十年路 河北光伏爱与愁-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十年前的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十年后的今天,在世贸组织大家庭中,中国从新成员、参与者逐渐成为推动者,影响力与日俱增;

十年前,有人惊呼“狼来了”,在衡量入世利弊中心存忧虑;

十年后,在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名词的耳熟能详中,中国企业经风历雨,与“狼”共舞,中国经济一路前行。

学习遵守WTO规则、学会运用WTO规则,十年中,我们在不断交出“学费”中进步;

保持开放姿态,逐步成长、成熟,十年中,我们在开放中收获“双赢”;

面对外资大举进入将有产业一败涂地的悲观预言并未变为现实,一度以为从此可以一马平川进军国际市场的乐观如今仍然只是心愿。

盘点加入WTO十年的酸甜苦辣,在今天格外有意义。

从今天起,河北日报新闻纵深栏目将推出《加入WTO这十年》系列报道,以河北省受加入WTO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政府部门为样本,探寻它们发展的心路历程,以记忆河北发展这十年。

英利集团工人在展示多晶硅片。

工人在英利集团的生产线上工作。

  阅读提示

相对平静的中国光伏产业波澜骤起。

11月8日,美国商务部最终决定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

以英利为首的国内光伏企业抓紧应对,并向媒体透露将于11月29日在京召开应对调查新闻发布会。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入世十年来,光伏产业借助经济全球化机会异军突起,同样不可回避的是,贸易保护的“陷阱”如影随形。或许这就是加入WTO后中国产业要习惯的生存状态。

走进河北省英利集团、晶龙集团两家世界光伏太阳能领军企业,不难从这两家企业的发展壮大中读出中国光伏产业这十年来的进步心得。


  1 新产业遭遇新烦恼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一片坦途。如今,它遇到了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11月8日,美国商务部最终决定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业界判断,此次调查将影响英利、无锡尚德等国内70多家主要光伏企业。

事件始发于 10月 19日,SolarWorld和其他几家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申请,要求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光伏电池进行“双反”调查,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彼时,全球光伏市场低迷,已陷入“寒冬”,此举无异于雪上加霜。

11月1日,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产业工作委员会、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共同发出声明:美上诉企业大多数代表的是落后产能,被市场淘汰,与中国光伏企业向美出口无关;中国企业获得补贴的额度,远不如美国政府对本国企业的补贴。同时,全球光伏产品价格均出现下降,并非中国输美产品倾销。

作为世界光伏产业的重要成员,河北省光伏企业也纷纷表态。

英利集团发出声明称:英利一直参与公平竞争,绝对没有企图损害美国公司或工人的利益。事实上,英利公司出口太阳能电池组件,帮助了美国太阳能电池公司进行生产开发。英利公司还通过开发太阳能电池板为解决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问题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全世界的政府(包括美国政府)均为鼓励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而提供一定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利公司的进口获得了不公平的补贴或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和工人的利益。这也决不意味着调查申请中的指控是正确或合理的。

英利还表示,英利不会为了应对调查指控中的一面之词而改变公司的商业计划。“即使美国政府最终支持了申请人的决定,本公司的产品足够优质,仍可继续在美国市场上参与竞争。”

“我们对前景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听证会之后的短短两天时间里我们已经发动了代表美国光伏产业超过10%雇员的一些公司来公开支持我们,而相比较来讲起诉方那方面代表他们的产业工人只占不到1%。”中国光伏企业代表、英利绿色能源总裁特别助理、法律顾问陈卓说。“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出现贸易摩擦的几率也越来越高,这都是正常现象。”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对于外向型的新能源企业来说,加入世贸组织为其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十年来该产业一直享受贸易利好政策,此番贸易摩擦的出现多少会使还处于惯性中的光伏企业‘吃不消’”。“从鞋子到玩具,从轮胎到风力发电机,欧美国家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其档次也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提升而‘水涨船高’。”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周晓燕在11月2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能源领域正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热点,已经进入了利益碰撞期。“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正从原来的中低端制造领域,上升到中高端制造领域。”周晓燕指出,预计今后在新能源制造领域,有可能遭遇更多贸易摩擦。

下一页>  

  2 受益十年腾飞好时光

与其他产业遭受反倾销调查不同,此次被美国方面列入调查名单的中国光伏企业大多具有了国际化架构和发展平台。

2007年,美国证券市场先后迎来了两家来自河北的光伏企业。

这一年2月,从宁晋县成长起来的晶龙集团,将旗下的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4个月后,来自保定的苗连生带领他的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成功登陆了纽交所。

或许连美国人自己都没有想到,借势WTO游戏规则,这两家中国企业此番站在世界贸易的前端,开始了谋求世界领先的征程。

“加入WTO前,光伏产业在国内还未成声势,但在欧美国家却正形成潮流。”专家说,光伏作为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因其无污染、低排放的绿色特点,备受欧美各国青睐。河北企业正是藉此机会成长起来的。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正在襁褓中的两家河北光伏企业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十年前,英利还仅是一个拥有几百人,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英利董事长苗连生说,“十年后,我们通过在全球配置技术、资金和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一家国际化企业。”“目前,英利绿色能源有着广泛的光伏组件销售市场,包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韩国和美国等。

2003年,英利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通过国家验收并全面投产,填补了我国不能商业化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空白。2004年年底又投资4亿元启动了二期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后,形成了铸锭、硅片、电池、组件100兆瓦的产能。2007年6月1日三期工程第一阶段生产出第一块硅锭,到2010年,英利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彻底贯通,并在欧洲、亚洲、美国等多个国家都拥有了本土化的生产、贸易和工程公司。目前,英利四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今年8月,英利集团旗下的英利绿色能源美国有限公司为美国新泽西州的橡木太阳能电站项目提供10兆瓦的光伏组件。今年7月,英利为希腊最大的太阳能电站工程提供光伏组件。

与英利集团一样,十年来,晶龙集团的发展也是急速攀升。“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晶龙集团仅仅成立5年,规模很小,曾在国际贸易中到处碰壁。”晶龙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靳保芳回忆说,“由于中国不是WTO成员,晶龙在对外贸易中,处处遇到贸易壁垒,产品输出地还不断提出苛刻要求,交易中的高成本使企业吃不消。”

天生的外向型企业亟须寻找与世界接轨的平台。加入世贸组织让靳保芳看到了希望。

“入世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公平的贸易方式,还进一步为企业打开了世界眼光。”靳保芳说,“我们通过与外方合资,在美国上市等方式,提升了技术、融得了资金,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了优势。”

十年来,晶龙集团从一个只有10多名员工、3台单晶炉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0多家控股和全资子公司,员工2万余名,固定资产230亿元生产太阳能光伏产品的跨国大集团。

下一页>  余下全文

  3 有烦恼更有收获

尽管“双反”事件让众多光伏企业烦恼不已,但回望走过的十年,却是收获中满是欣慰。“其实,入世对于中国的好处,不仅是经贸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理念的改变。”中国加入WTO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曾如是说。

对于这一点,英利与晶龙都有着切身的体会。

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赛场上,首次出现了四个汉字“中国英利”。前不久,英利又宣布成为巴西世界杯的赞助商。而以足球展开的全球品牌宣传只是英利品牌国际化推广之路的策略之一。“这说明,企业有了放眼全球的视野和气概,这是企业更加开放的表现。”专家说,“中国加入WTO十年来,拥有外向型基因的中国新能源企业得风气之先,开始迅速扩张之路,其营销思维、经营管理模式、科技创新能力等也受到海外影响,在借鉴与学习中不断提升。”

对此,靳保芳的理解是:不与高手过招,就难以找到差距,学到真功夫。

2008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晶龙产品的国际化标准,晶龙选择了世界上品质要求最严、最高,引领世界光伏产业潮流的美国SUNPOWER公司,给他们做来料加工。刚开始,企业根本摸不清人家的技术标准,自认为不错的产品屡被退回。晶龙在合作中学会了如何一步步提高产品技术标准。“要想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首先要与国际标准接轨,生产出适合国际需求的好产品。”靳保芳说,由此,晶龙参照国际标准,拉开了生产管理流程再造的序幕。实施三大流程再造:建立(IQC)流程,就像是材料入库的“海关入境卡”,对原材料的进厂实施严格检验把关;建立(OBA)流程,就像是产品出口的“国际护照”,产品无论出口到哪里,产品质量参数一目了然;规范过程检测(IPQC)和出厂检测(OQC)流程,就像是产品质量的“工艺保证书”,产品走到哪里,生产制作情况一清二楚。“下一个十年,中国光伏产业或许会面临更加激烈的贸易竞争,我们依然应该坚持WTO的贸易规则。因为,作为全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恰恰是在这个原则下诞生、发展并壮大起来的。”英利与晶龙的领军者认为,只有真正以国际贸易法则思考问题、以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参与全球化并融入世界,中国光伏产业才能持续保持领先,河北光伏产业才能打造自己的新优势。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快评

  学会赢得话语权

十年前,光伏行业正翘首以待地盼望借WTO登上全球舞台,当时国内对这个行业了解的人并不多。

十年过去了,加入WTO成就了中国的光伏产业,因为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中国光伏产业从一诞生就注定要面向国际市场,要在海外市场的“摔打”中完成其全球化的生长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光伏企业有半数以上在美国和欧洲上市。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光伏产业真正实现了国际化:运作透明、原材料采购全球化、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融资资质符合全球公认标准。而且,光伏产业的资源配置也进入到全球化链条中。

事实上,全球化不仅成就了多家光伏太阳能公司的升级,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构想也借鉴了美国和欧洲的许多经验。

在2003-2005年期间,在中国制定可再生能源相关法律和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美国与欧盟的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中国光伏产业也借鉴了美国和欧洲相关产业发展的经验,包括产业政策、法规、融资机制、技术研发等方面,获悉了发展这一重要可再生能源应采取的合理及关键措施和步骤。

光伏产业离不开全球化的土壤。但在光伏产业的全球化链条中,澳大利亚、美国掌握先进的光伏科技,美国、日本占据上游多晶硅生产,欧洲在设备制造方面有传统优势,中国只是在电池、组件制造领域具有规模优势。

如果说,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让中国光伏产业在世界上拥有了相当体量的话,那么,未来十年,在摩擦与争吵中,中国光伏产业将学着如何占据全球化语境下的产业链条高端,将学会更加成熟地应对市场的波动与风险,学会在世界范围内赢得话语权。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4 2011/11

十年风雨十年路 河北光伏爱与愁

十年前的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十年后的今天,在世贸组织大家庭中,中国从新成员、参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