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城城欲摧。美国“大军压境”,国人岂会坐以待毙?“双反”初裁临近,面对美方咄咄逼人的气势,中国光伏企业也只好奉陪到底。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卫反击战”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11月29日,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牵头,英利、尚德、天合光能、阿特斯等14家光伏巨头参加的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对美国“双反”问题阐明中国光伏企业的立场和应对举措。
中国的光伏反击战也得到了官方的侧面呼应。稍早前,中国商务部已经决定,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
双输结局
不惜冒着被制裁的危险,也要发起对中国光伏的“双反”调查,美国到底意欲何为?
SolarWorld之所以在美国申诉,原因有二:首先,在德国等欧洲光伏市场得到了充分竞争,政府不希望将物美价廉的中国光伏产品拒之门外,这样将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预算,因此欧洲各国政府多不支持该企业的申诉;其次,美国市场刚起步但潜力巨大,为长远计划,SolarWorld希望借刀杀人,将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挡在门外。
7家企业中除SolarWorld以外的6家企业对外选择了匿名,没有公开身份,但这6家都是小企业,正挣扎在死亡线边缘,他们是最后一搏。显然这是损人不利己的昏招。
光伏发电的最终目的是发电成本接近火电,因此光伏电池价格降的越低对整个行业实则是一件好事。在使用光伏电池时,光伏电站安装商不会在意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只会在乎谁的价格更低。
上这起双反案子如最后得以通过,表面上美国光伏制造企业受益,但实际是损害了下游的电站安装环节,电站商不得不高价购买本国的产品,付出更多成本,这势必会让美国刚刚起步的光伏电站陷入困境。
美国企业抱怨中国的光伏产品导致了他们的倒闭,但真实情况是,今年中国的光伏企业至少倒闭了20%。
光伏企业目前只能有两个选择:一是赌“双反”最后不成立,正常布局美国,以便在结束后可以迅速占领市场;另一个则是赌“双反”被确立,光伏企业会收缩战线,以便把损失降到最低。
无论如何,如今的光伏市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贸易战打下去,只能是两败俱伤,黯然双输。
“双反”起因
10月18号,美国SolarWorld等七家光伏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输美光伏电池、组件等太阳能产品展开“双反”调查;11月9号,美国商务部决定,“双反”正式立案,中国的太阳能产品被贴上了反倾销、反补贴的标签,国内众多光伏企业举步维艰。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常务理事马学禄介绍,第三季度以来,国内已经有50家光伏企业倒闭,三分之一企业陷入到限产、停产状态中。
“双反”问题引起了中国公众和企业的强烈关注,中国政府也严重关切。11月8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华盛顿举行首次听证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代14家中国光伏企业联合抗辩;29日下午三点,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牵头,召集英利、尚德等14家国内光伏企业,在北京东方君悦酒店举行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来自130家国内外知名媒体,180多名记者报名参加新闻发布会。
中国反制
商务部25日发布公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商务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规定,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
商务部表示,本次调查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的申请立案。以上申请人提出,美国政府对其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和限制,已构成贸易壁垒。申请人要求商务部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消除美国政府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不利影响,以维护公平贸易环境。
经审查,商务部决定对申请人指称的6项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进行立案调查。商务部将依据中国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查,评估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政策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影响。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表示,如果调查结果认定上述政策措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构成贸易壁垒,商务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如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根据规则,本次调查在2012年5月25日前结束。
就在本月9日,德国SolarWorld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牵头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太阳能制造联盟(CASM),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联邦政府对中国输美多晶硅光伏电池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对来自中国光伏产品征收超过10亿美元的关税。
美国发起针对中国光伏行业的首个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令本已陷入低迷的中国光伏企业“雪上加霜”。据悉,美国市场大约占到中国光伏企业市场份额的15%左右。同时,如果美国最终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引发欧盟的效仿,长期依赖国外市场的中国光伏产业将遭到致命打击。
此后,中国光伏企业迅速展开应诉及反制措施。据悉,本次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提起的调查申请,正是由国内多家光伏制造企业联合发起。
下一页>大佬齐聚
就在商务部展开对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之前,记者了解到11月28日将召开中国光伏业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
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下文简称机电商会)发给记者的函中指出,“为就美国“双反”问题阐明中国光伏企业的立场和应对举措,由机电商会牵头,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光伏企业参加的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将于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
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届时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施正荣、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晓铧等业界重量级人物将齐聚一堂。
接近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相关人士介绍,“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知名企业齐聚一堂在中国光伏业界还是前无古人,而苗连生、施正荣等光伏业“大佬”联手合作更是史无前例”。
钱守璐介绍,“此前不久我们才走访过无锡尚德,感受到企业始终专注于技术创新并获得了巨大成就。应该说,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的中国企业在太阳能领域各具优势,他们的通力合作向外界表达了中国光伏业对美国“双反”的坚定态度,他们凝聚在一起形成的强大话语权,也向外界表达出中国光伏业不惧怕包括美国在内任何国家的贸易壁垒政策”。
美国力量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双反”初裁将于12月5日之前做出裁决,“双反”阴影袭来之际,大量美国企业却开始为中国企业撑腰。
11月28日,有14家光伏企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陈情中美光伏休戚与共的关系。这其中,多晶硅铸炉生产商美国GT SOLAR、逆变器商美国赛康科技、硅片企业MEMC等美国企业成为助推的力量。
自从2005年底尚德电力登陆纽交所算起,中国光伏行业在过去的6年中带动了一大批美国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加州桑尼维尔的光伏企业Sunpreme正是这样一个例子。
除了制造领域之外,美国设备商也深度介入中国光伏产业。
光伏上游产业多晶硅企业从美国GT SOLAR进口多晶硅铸炉,硅片企业则从MEMC、瓦克等美企进口硅料,中游的电池厂商则从美国进口生产线,下游系统厂商则从赛康科技等进口逆变器、STR及杜邦进口电池胶膜。
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在一份文件中透露,2010年,美国太阳能产品的出口总额为56亿美元,净出口总额达到20亿美元。同年,美国太阳能系统安装创造的直接价值达到60亿美元,其中超过44亿美元(总价值的75%)流向美国。
依靠美国设备商的优良技术,中国光伏企业产品质量迅速向世界水平靠拢,并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技术可以与世界同步的产业,同时依靠欧洲市场的培育迅速成长。
同时,借助中国廉价的火电、土地、人力成本,加之数千亿的资本进入,让太阳能光伏平价时代提前到来。
CSI阿特斯一位高管对此举例,2007年光伏组件为24元/W左右,但现今已跌至6.5元/W。“以此价格,如在甘肃、青海等区域,已可以做到1元/度电的价格,在美国更有竞争力。”
中国企业已经把这种竞争力转化为效益。拜尔光伏的美国分公司近期已在纽约成立,帮助中国客户在美国启动近30MW的电站项目,同时决定50MW在12月底前开工,以获得美国联邦政府30%的补贴。
“有很多的中国投资人与我们接触,想要投资美国电站。”拜耳光伏董事长王学军表示,在美国金融紧缩的环境下,更多的中国资本以外资形式去参与美国下游电站的投资,让美国公众享有清洁的能源环境,“美国希望吸引更多外资进入,来自中国的资金就是外资”。
一位光伏企业人士认为,整个光伏产业耗电较多,中国的火电电力较之美国便宜。因此“美国不需耗费本国电力,没有影响到本国环境,就享受到了清洁能源,在这一点上,中国是做出了牺牲”。
数据显示,1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系统生产安装按照综合耗电3千瓦时计算,1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生产安装耗电300万千瓦时。
有鉴于此,继光伏“双反”案中,由25家美国企业和组织抱团成立CASE公开支持中国企业之后,SEIA亦公开支持中国企业的抗辩,两大组织均为美国主流光伏企业。
SEIA认为,到2011年8月,美国的太阳能岗位达到了十万人,比2009年几乎翻番;2010年美国太阳能工业增长了67%,高于美国全国GDP仅3%的增长水平。在此中,中国企业合作极为重要。
下一页> 余下全文商务部调查
为中国光伏做后盾
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商务部此番发布的“部令公告”已经给中国光伏业应对美国“双反”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告,本次调查是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的申请立案。申请人提出,美国政府对其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和限制,已构成贸易壁垒。申请人要求商务部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消除美国政府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不利影响,以维护公平贸易环境。
经审查,商务部决定对申请人指称的6项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进行立案调查。商务部将依据中国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查,评估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政策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影响。
对此,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表示,商务部将公正、客观评估申请人指称的有关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如果调查结果认定上述政策措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构成贸易壁垒,商务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如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
对美多晶硅双反
近日,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称,国内多晶硅企业要求行业组织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多晶硅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请,不过该联盟秘书长亦表示,目前尚未形成时间表。
该联盟在网站上刊登答记者问文章并称,国内产业界正在做进一步调查工作,并考虑是否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与光伏产业相关的设备、配套部件及原辅材等产品提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请。
“现在成员单位都是强烈要求去提出(双反调查)申请……(时间表)现在还没有。”该联盟秘书长王勃华在接受路透电话查询时称。
多晶硅是生产光伏电池的原料。据了解,美国多晶硅企业利用美国政府的补贴,在过去几年中向中国大量出口低价的多晶硅产品,严重损害了中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致使多数多晶硅企业在2011年相继减产或停产,有的甚至倒闭破产。
中国自美国等多晶硅进口量从2009年的2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4.75万吨,预计2011年将达到6万吨,在今年三季度光伏市场并无好转情况下,8、9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分别达到6.473吨和6.489吨,达到近几年月度最高水平。
而据联盟秘书处一位工作人员向路透解释称,该协会目前仅是对成员企业诉求进行转述,做不做也不是联盟秘书处能定得了的,是否向商务部提出调查申请还需要经过成员企业进行讨论。国内企业同时也通过很多行业协会表达了类似诉求。
该联盟是由保利协鑫、天合光能、尚德电力、英利等十几家光伏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组建,成员覆盖全国多晶硅年总产量的70%以上,太阳能电池总产量占全国年总产量的50%以上。
本月初,美国商务部正式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双反”调查。这将可能导致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施加高税,以帮助困境中的美国生产商。
应诉律师表态乐观
作为中方应诉光伏企业代表、北京盛德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磊认为,中国企业对美出口并不存在低价倾销的情况:
李磊表示,中国企业所接受到的中国政府的资助,也并不构成美国法所禁止以及世贸规定所禁止的补贴,所以说我认为,原告并没有一个充分的事实上的理由来提起这个调查,他之所以提起这个调查,原因在于他想利用这种调查,来阻碍中国企业在美国进一步扩大市场,反制中国企业竞争力的这么一种行为。
李磊对这次中国光伏企业集体应对双反感到比较乐观:“我认为中国企业这次应对中做了充足的准备,形成了行业的合力,所以我对最后的应对结果也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
下一页> 余下全文解开悬念
最容易犯的错误,往往不是问错的问题,而是把片面的答案当作标准答案。比如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
此次“双反”,戏剧性的结果是悬念仍在继续。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俊峰表示,在11月8日讨论会后,美国贸易委员会将原定于11月19日的裁定时间延迟到了12月2日。这也意味着,尚未解除双反之剑落下的危险。10月24日,美国商务部和贸易委员接受了申请并开始着手调查和前期准备。
业内人士透露,此次太阳能组件双反案影响的绝不仅是国内太阳能组件制造企业,相关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及全球行业都会受到重创。而且,美国政府一旦立案,欧洲必然跟进,负面效应将进一步被放大,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美国市场原本被寄予了厚望。由于作为光伏最大市场的欧洲补贴政策下调,市场需求收紧,很多中国企业不约而同将目光锁定了美国。如2011年3月,赛维就向加利福尼亚州罗斯维尔市的太阳动力公司(Solar Power Inc。)投资3300万美元,从而顺利地进入了美国市场。如今来看,这些美好的预期需要及时下调了。英利国际业务部一位离职员工介绍,去年英利美国市场销售份额达到11%,今年初定下15%的目标。但受双反调查影响,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已成未知数。
美国针对中国新能源补贴申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10年9月,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提出申请,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针对中国新能源的补贴政策和实践做法发起“301调查”,后中国上诉到WTO,最终不了了之。但如果美国商务部对双反立案,其结果完全由美国商务部决定,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左右。
但双反毕竟是把双刃剑。业内人士分析,惩罚性贸易关税一旦征收,伤害的势必是中美两方市场。事实上,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设备、多晶硅原料、辅料高达50亿美元,而中国每年向美国出口的光伏产品为20亿美元。贸易关税一旦征收,除了逼迫中国光伏制造商涨价外,也会波及到美国多晶硅生产商道康宁、硅片巨头MEMC以及光伏高端材料生产企业杜邦。
这些企业自然不能置身事外。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介绍,美国MEMC公司主动跟她联系,愿意提供数据来驳斥这七家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的申诉。作为上游原料供应商,MEMC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李俊峰表示,11月8日的讨论会后,对于中国的形势相对好了一些。讨论会上,Firstsolar等美国光伏企业论述了三个观点:一、光伏产品价格下降是普遍趋势。二、中国光伏产品价格下降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是有利的。三、若贸易关税征收,将会增加美国使用清洁能源的成本。
这些细枝末节足够考验很多人的想象力。对于身处冰点以下的全球光伏产业来说,如果双反调查被美国政府正式立案,究竟谁会第一个倒下?
利益驱使
过去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速度确实令人咋舌。尽管这个市场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但这足够让一些海外竞争对手放大担忧了。据德国光伏杂志《Photon International》统计,201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13GW,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7.8%。全球光伏制造业的半壁江山被中国企业占据,让企图通过新能源发展振兴制造业和提高就业机会的美国感到不悦,尤其是在美国光伏制造业发展并不如意的时期。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工会主席理查德•布鲁明戴尔(Richard Bloomingdale):“我们对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还是寄予厚望的,确实是产生了很多的工作机会,但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我们还有一个很高的失业率。”
更直观的是美国光伏企业倒闭名单。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收紧的环境下,美国前段时间有不少光伏企业倒闭,其中不乏全球知名企业。如加州的Solyndra、马塞诸塞州的Evergreen Solar以及纽约的Spectra Watt。不久前,BP也宣布在美国的光伏工厂将在2012年第一季度关闭。据GTM Research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约有1/5的光伏制造商因破产或停产而消失。美国光伏制造商将破产潮归咎为中国同行的低价倾销,且认为中国企业如此大幅降低产品价格背后是中国政府的高额补贴。
下一页> 余下全文但他们忽略了另外一组数据。美国太阳能协会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太阳能从业人员比2009年增加一倍,达到10万人。2010年太阳能产业产值相较于2009年增加了67%。2011年上半年,美国有27家新开业的太阳能企业。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公开表示,面对激烈的全球新能源竞争,尤其是在中国已主导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板出口市场的情况下,美国岂肯主动挥舞白旗,把清洁能源领域的领袖位置拱手相让。一位光伏上游企业负责人解释说,目前美国国内就业的情绪压力太大,需要转移,美国政府必须在这一时刻对民众有一个交代,所以其急于通过这次立案向民众展示,美国国内的失业情况不是美国政府造成的,而是中国政府的不正当竞争造成的。
这种惯性思维和情绪宣泄颇得美国政界人士的认可。据悉,美国光伏零部件安装企业Westinghouse Solar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希望调查中国光伏制造商阿特斯的专利侵权。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波特兰KGW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的许多竞争性贸易行为存在问题,其中包括中国光伏企业。他表示支持美国太阳能公司要求政府向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征收惩罚性关税的诉求。
据悉,美国能源部正试图为美国太阳能破产企业Evergreen Solar的一项制造专利技术设置一个法律限制,为的是阻止外国企业获得这项技术的控制权。此前一批中国买家已参与了对EvergreenSolar的资产竞拍。
这无疑拿捏住了中国光伏产业的七寸。业内人士分析,中国企业核心自主研发能力现在来看确实不是特别好。光伏领域的研发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生产设备和流程工艺。中国企业开始涉足生产设备的制造,但还没有引领世界标准。工艺流程上,左右未来方向的理念性的东西,还在欧美。
核心问题
美国不厌其烦地指责中国在新能源领域补贴,在于认为中国政府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太多便利。美国美复能源总经理陈航曾与合伙人考察过一个在天津的20MW光伏组件项目,当时政府承诺能够解决50%的资金,美复能源只需拿出总投资的一半就可开始项目。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可隽认为中国有隐形的补贴优势,如企业在产业园区能够拿到特别低价格的土地。
在七家美国光伏电池板生产企业的指责中,也包括中国企业能够从中国银行拿到商业贷款利率5%到6%的贷款,而其他国家银行利率都高达15%到17%,还有更低的土地价格、更低的电价。贷款利率、土地、电费都不是市场价格,这些因素让美国企业认为自己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不是在公平的环境下。
陈航表示,中国在人为减少市场成本,而美国要人为增加市场成本。这也逆转不了整个光伏制造业从美国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中国有发展制造业的天然优势,在劳动密集型的光伏电池组件制造业中尤为明显。前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表示,中国人工便宜、电费便宜、劳动力多、干活也卖力气,这方面有成本竞争优势。
但这些内容不足以成为起诉的证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秘书长李俊峰介绍,以Solar World为首的美国光伏电池板联盟提出的申诉中,指责中国政府给予光伏制造企业的补贴额度超过400亿美元,这是“杜撰出来的数字”。他说:“中国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给予光伏企业的补贴极少。我们从科技部和发改委产业化基金里面,整个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每年不到1亿美元,这几年都没有了。”
据李俊峰介绍,他曾向财政部、科技部核实过,中国所有光伏企业历史上累加起来的补贴不到10亿美元。其中获得补贴最高的尚德、英利,每家获得的补贴也仅为400至500万美元。而今年破产的美国光伏制造企业Solyndra曾获美国政府5.35亿美元贷款的政府担保。
业内人士表示,双反调查的实质是两国政府之间的一个政治问题。从整个事件的进展分析,现在只是进行了第一步。之后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还需要就单个企业进行调查,所以每一个企业最终的交税额度都还是未知数。
一位光伏从业人士说,希望通过在美国委托律师提交申请,最终实现出口维持在平均税率。若一旦双反成立,不能丢失美国市场的中国光伏制造商,将会选择在美国建设组件厂。
最重要的还是要修炼好内功。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可隽表示,“我们第一拨是用进口的知识产权来做,但是我们肯定会自主国产化的。”虽然,美国方面有关双反调查还未有最终结果,但频频遭遇海外壁垒的中国企业需要牢记的是,下一次危机永远都不会与上一次一样。
下一页> 余下全文合则两利,斗则两败
在媒体大肆鼓噪中美新能源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却认为,在纷纷扰扰的事情背后,却存在诸多不符合事实的地方。
首先,国内普遍认为美国光伏企业由于状况不佳,对中国光伏企业存在诸多不满,有意通过“双反”调查遏制中国光伏企业的在美发展。在沈宏文看来,这并不完全符合事实。此次领头提出“双反”申请的SolarWorld公司是一家完完全全的德国公司在美国的分公司,而其他6家企业却是匿名提出申请。这7家公司不能完全代表美国光伏产业的整体态度。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光伏产业已经组建了名为“平价太阳能电力联盟”(CASE)的组织,表示支持中国光伏企业在“双反”调查中的立场,并指责SolarWorld的行为将破坏全球光伏产业几十年来取得的进步,威胁美国的数万就业机会,要求SolarWorld撤回申请。这一联盟的成员包括101家美国企业,涵盖美国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其代表性要远远高于提出“双反”申请的7家光伏企业。
其次,国内舆论认为美国正在将新能源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中国是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最大挑战,因此美国政府期望通过这次“双反”调查遏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暂且不论这样的推断存在着多大的“阴谋论”成分,我们只需明白一点,那就是美国政府维护其光伏产业的利益是毋庸置疑的。而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平价太阳能电力联盟”已经明确表明,合作而非对抗才是美国光伏产业最大的利益。既然美国光伏产业已经表明了这样的立场,美国政府又为何逆向行之呢?显然这是不符合逻辑的。美国当然希望在新能源领域保持对中国的优势,但是显然不是通过当前的手段,因为这也不符合美国自身的利益。
最后,光伏立案调查将导致中国光伏产业损失超过百亿也是子虚乌有的。我们必须明白一点,立案调查和最终结论是两码事。原告人向法院起诉被告人,法院需要立案,然后作出调查,调查结果将会显示起诉是否成立。上升到国际贸易纠纷,美国光伏企业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商务部在经过初步审核后宣布立案,这是基本的程序,它与最终结论是两码事。仅仅因为美国商务部立案调查就断言中国光伏产业损失超过百亿显然是站不脚的。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我们应当理性分析中美在光伏产业的纠纷,一方面要了解事实,不能放任流言纷飞。只有了解了真实的情况,才能作出合理的决策。另一方面,冷静、客观的看待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的纠纷十分重要,不能总是用敌对思维来考虑问题,而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合则两利,斗则两败的道理不仅中国人懂,美国人也懂,和平与发展是全球发展的潮流。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黑云压城城欲摧。美国大军压境,国人岂会坐以待毙?双反初裁临近,面对美方咄咄逼人的气势,中国光伏企业也只好奉陪到底。一场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