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企业抱团应诉,充分体现出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增长来源于市场竞争优势。此时正视中国光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中国光伏企业和市场正经历着无序竞争和产能扩容,出现了只盯数量、速度,不看质量、效益,盲目“大干快上”的现象。光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战略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着眼全局,拒绝功利化倾向,摒弃浮躁与浮夸。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创新机制为引导和保障,在应对国际光伏产业风起云涌时才能变得从容不迫,从而稳操胜券。
11月29日下午,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牵头,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14家应诉企业抱团,处于“双反”漩涡中的中国光伏产业终于集体发出了应对的声音。
抱团应诉
凸显中国光伏企业底气
如果说中国众多光伏企业以积极的姿态抱团应诉以表达自己对美国“双反”申诉声音的话,那么,这种应诉本身凸显了中国光伏企业在应对国际贸易纠纷与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的当下的意义超出了应诉本身,充分体现出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增长来源于市场竞争优势,而非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这种来自本身实力的巨变决定了中国光伏企业敢于应对美国提起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申诉的底气。我们以积极和肯定的目光正视中国光伏企业抱团应诉的同时,也应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知,尤其对此次美国“双反”申诉有可能诱发欧洲市场效仿,造成整个行业可能有灭顶之灾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而正视中国光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
新兴战略性产业
必须摒弃浮躁
中国光伏企业和市场正经历着无序竞争和产能扩容,一些地方在谋划新一轮产业规划及“十二五”规划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把发展光伏产业当做重点。于是出现了只盯数量、速度,不看质量、效益,盲目“大干快上”的“刮风”现象。光伏电池生产的下游加工制造环节过度投资,不断扩大产能,已呈现没有核心技术支撑的低水平扩张之势。
国内光伏产业收益近几个月直线下滑。在美国上市的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无锡尚德等中国光伏龙头企业,今年以来亏损严重,股价下挫70%以上,无锡尚德目前股价只有2美元左右,而它的股价最高曾经达到过85美元。更让人担忧的是,2008年我国光伏企业还不足100家,至今已膨胀至500余家,眼下国内的产能估计已经达到30GW~40GW,而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才达到21GW,也就是说,即使全球都用中国的光伏电池,中国还是有1/3~1/2的产能要放空,工厂要关门。产业技术看似升级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诚如上海交通大学学者马德秀所言,现阶段一半以上的光伏企业处于停业状态,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散,制造出的是一场“虚热”。
光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战略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避免一时一地突击上马,而应着眼全局、立足实际谋篇布局,必须拒绝功利化倾向,必须摒弃浮躁与浮夸。尤其还应认识到,光伏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应该尽可能避免市场结构不合理和过分依赖国外市场给国内光伏产业带来的隐患。现在,中国光伏企业数百家,八九成都是靠国际市场销售,特别是欧洲市场。一些光伏企业一提起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的政策补贴措施,就眼睛放光,十分兴奋,觉得“那里到处是金矿”。而对国内市场的开拓,他们习惯于把责任推给政府,“政策不给力,电网不完善,补贴不充分,市场自然难以打开”。这些年来,无论是行业龙头还是诸多中小企业,他们自己在深入研究太阳能产品在中国大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如何大规模推广应用上都乏善可陈。哪怕是最熟知的光伏玻璃幕墙,谈了这么多年,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几乎没怎么运用到新建楼宇和楼宇改建中去。试想,大家一头热地梦想到欧美淘金,又丝毫不顾及国外市场的波动风险,不潜心开拓国内市场,“一条腿走路,总会跌个大跟头”,而遭遇美国“双反”申诉也就不可避免。
把坏事转化为好事
美国“双反”申诉,把视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翘楚的光伏产业,如今推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风口浪尖上,拖向了生死的边缘,表面上看是一件坏事。但实质上来看,又是一件好事,会让中国光伏企业在应诉美国“双反”申诉中重新思考中国光伏产业前行的道路与方向,反思只讲数量、速度,不讲质量、效益给光伏这个新兴产业带来的伤害和危机,只有不“高估”光伏产业的将来,也不“低估”光伏产业的现在,以科学发展的崭新理念与创新机制为引导和保障,确保中国光伏产业少走或者说不走弯路,在应对国际光伏产业风起云涌时才能变得从容不迫,从而稳操胜券。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中国光伏企业抱团应诉,充分体现出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增长来源于市场竞争优势。此时正视中国光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比任何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