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寒冬 中国光伏产业亟需调整

2011-12-16 11:29:00 步入寒冬 中国光伏产业亟需调整-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宋亮

在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少、产品质量档次有待提高、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等一系列问题的催化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注定要经历一个寒冬。今年,由于欧洲光伏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国内企业大量产品滞销,价格大幅下降,行业内亏损严重。而恰恰此时,美国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展开“双反”调查,这无疑让中国光伏产业陷入更加被动不利的境地。然而, 外部环境的恶化,对中国企业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它只能让中国光伏企业更加积极抱团应对危机,同时,积极推进行业整合,加快核心技术的开发,增强国际竞争实力。

欧盟市场急剧萎缩对国内新能源产业产生极大影响,目前半数以上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企业大幅减产,10%-20%企业正在努力维持中,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部分光伏设备生产的上市企业二、三季度业务普遍亏损,其中,四大光伏巨头英利、尚德、天合、赛维第三季度财报,共亏损2.9亿美元。

由于光伏电池价格下滑及销路不畅,各企业存货陡然上升。韩华新能源第三季度存货高达4.95亿元,相比以往提升幅度明显。尚德电力存货为6.96亿美元,而今年二季度末该数字则为5.71亿美元。

恰恰此时,美国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展开“双反”调查,这无疑让中国光伏产业陷入更加被动不利的境地。近期,美国7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贸易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板施加限制,并征收超过100%的反倾销关税。时隔不久,美国商务部正式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将太阳能产业推到中美贸易争端最前沿。

美国双反主要原因

当前,美国经济增长缓慢,本土制造企业不仅没有实现预期调整,同时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正通过灵活的商业制度、不断缩小的技术差距、廉价的制造成本等优势逐渐全面占领制造业主要领域,而且这些优势正从传统制造业向新兴制造业蔓延,其中就包括太阳能制造业。可以预料,在维持就业、提高竞争力等迫切需求下,包括新能源行业在内的美国制造企业近期将不断掀起反倾销调查诉求,寻求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

另外,奥巴马政府期望借助发展以新能源为首的绿色经济来扭转经济萧条、实现经济转型和扩大劳动就业的目标。但事与愿违,政府不仅未能有效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新能源的相关立法和政策,而且受政治和经济等因素影响,在新能源发展战略上的立场还有所倒退,不断地降低对新能源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市场上的新兴力量却仍然在继续追捧新能源,规模不断膨胀,这使得美国新能源发展形成“政冷经热”的失衡格局。通过在国际上开展反倾销调查,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美国政府缓解新能源发展的各种压力。

中国光伏产业需要放慢脚步

由此分析,未来美国针对中国新能源的贸易摩擦将会越来越多,而欧债危机影响难以预测,后期欧洲经济走势恐将持续疲弱,在此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将不得不面临重新调整。笔者认为,除调整之外,此次光伏寒冬来的正是时候,可借此机会加快产业整合、升级。由于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少、产品质量档次有待提高、过分依赖国际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始终停留在中低端初级产品生产上,难以缩小与欧美企业之间的差距。由于产品附加值低、污染能耗高,长期来看,不利于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更不利于满足未来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注重技术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太阳能企业要加大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研发投入,开展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为未来发展做好技术储备。其次,加强产业规划,完善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已出现产能过剩苗头的情况下,有关企业和产业园区要合理规划投资,针对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需求开发相关产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档次,避免产品的同质化和行业的恶性竞争。最后,要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融资、产业分工和科技合作的共同结果,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优质、价格有竞争优势的太阳能产品,有效降低了各国光伏发电建设和应用成本,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于欧美国家近来采取的措施,有关企业和行业中介组织要充分做好应诉准备,对外增信释疑,共同维护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未来应加快新型市场的培育

未来光伏产业市场将由欧洲向亚太、北美等新兴市场转移。根据Solarbuzz分析,2010年欧洲占全球80%以上的光伏需求,其中德国和意大利占全球装机量就高达70%,今年这一比例在不断下降,预计今年末整个欧洲的需求占全球的比例将下降到60%左右。债务危机拖累中,欧洲将不再是光伏市场主要增长动力。

亚太光伏市场将快速成长,占全球总需求的比例预计将从2010年的11%成长到2015年的约26%。其中,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有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有可能达到2.5GW,同比增长400%。而咨询公司披露数据,我国2011年装机量将超过美国,位居全球前三。“十二五”相关规划也将2015年的光伏装机目标从10GW上调到15GW,2020年将达到50GW。因此,国内有关企业要充分以市场为导向,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实施多元化战略,努力开拓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

国内市场上,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实施类似“金太阳工程”项目,开展“新能源下乡”等活动,积极拓展下游需求市场,帮助企业渡过严冬;另一方面,积极深入落实“十二五”各项新能源战略规划,推进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大型光伏电站和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

国际市场上,大力扶持企业积极拓宽海外市场,变企业为“八爪鱼”,将触角伸向亚太、澳洲、北美等新能源产业新兴市场。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海外市场门槛高涨,国内光伏企业可以通过海外直接投资设立生产基地,这可以享受东道国的各种优惠政策,有效打开东道国市场。另外,国内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可以通过对外投资,收购、兼并欧美技术型中小企业,弥补自身不足。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16 2011/12

步入寒冬 中国光伏产业亟需调整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宋亮在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少、产品质量档次有待提高、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等一系列问题的催化下,中国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