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促成了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崛起。不过,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形势日趋严峻,其严重依赖出口的国内光伏企业订单大幅萎缩,内需严重不足的弊病也随之浮出水面,启动国内市场也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在业内人士看来,我们不应只着眼于建设大型光伏发电站,还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为国内市场探索多种路径。
加工利润越来越小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九成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九成以上的产品出口,我国企业得到的不过是中间的加工利润。而且,随着国际市场空间的日趋饱和,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的利润空间正从高点开始下滑。
据了解,2005年,我国生产太阳能电池片或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企业几乎都不愁接不到出口订单。但从这之后,光伏市场行情就没有这么好,一些品牌差、没有国际认证或新建的企业,产品已经出现了滞销的苗头。
据分析,这是因为外国政府也鼓励本国太阳能企业发展,美国、德国一些太阳能公司都在不断扩容。
业内人士表示,在与外企竞争中,我国企业如果一直是原材料受制于人、依赖进口,必然处于劣势地位。
由于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是晶体硅电池,而生产晶体硅电池的原材料———高纯度多晶硅,其提取技术被少数几家外国公司垄断,我国太阳能产业只能受制于人。国际市场上的多晶硅也供不应求,中国的需求量很大,一些国外的多晶硅生产企业还对我国实行限购、禁购,有的则将次品以高价卖给中国企业。一些新投产的企业,投产之日就面临了“无米之炊”。
内需不足制约光伏发展
作为世界公认的未来全球最大光伏市场,中国光伏国内市场尚未完全启动。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中国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多管齐下”扩大光伏产品国内需求,为中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助力。
事实上,“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正是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天河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还处在需要政府扶植的阶段,尽管中国的光伏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全球的50%以上,但国内市场需求却只占到全球的5%。
“因此如何制定一个更好的更加持续的支持政策,从而将我国国内的市场启动起来,将成为中国光伏产业谋求发展的最佳路径。”高纪凡表示。
目前太阳能光伏产品应用市场除了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外,还有一个就是将光伏与建筑结合。它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建筑与光伏系统结合,另一种是建筑与光伏器件相结合。前者是把光伏发电设备直接安装在传统建筑物上,后者则是改变传统建筑的建造方法,用光伏材料替代建筑材料,使建筑本身成为一个全新的发电体。
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教授刘祖明认为,中国每年新建建筑的面积巨大,如果从现在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光伏建筑一体化工作,对于中国的节能减排事业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且经过光伏建筑一体化改造的建筑物可以通过“绿色”概念实现增值,从而产生更多的效益。
落实政策启动国内市场
技术落后、内需市场不足,是制约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专家建议,国家应适当控制太阳能利用成套生产线的进口,加大对太阳能产业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落实政策启动国内市场。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崔容强所长认为,我国虽然已经将光伏产业正式纳入国家能源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但与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太阳能利用纳入能源储备战略比起来,我国政府对太阳能利用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长期以来,由于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構来通盘考虑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因此造成我国太阳能产品的应用与研发力量的脱节。
业内人士呼吁,国家尽快落实《可再生能源》中有关太阳能利用的实施细则,利用政策激励作用尽快启动我国太阳能光伏市场。例如,我国可以效仿发达国家的“屋顶计划”“建筑一体化光伏工程”,鼓励单位和个人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分布电源。根据我国国情,将太阳能发电技术用于城市道路、小区照明。国家还可规定大中城市政府机关的建筑、标志性建筑、公益性建筑必须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以引领全社会兴起“太阳能时尚”。
据粗略测算,我国建筑屋顶面积总计约100亿平方米,如果有1%的屋顶用来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每年就可以提供一500亿千瓦时的电能。
建设大规模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一项战略。我国有约10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资源,主要份布在太阳光照充沛的西北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专家建议,可先将一些具有良好旅游资源的荒漠地区,作为我国大型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起步建设区域。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近年来,世界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促成了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崛起。不过,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形势日趋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