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全球光伏市场需求萎缩,光伏组件价格一降再降。同时,被视为光伏行业新兴市场的美国,在三家光伏企业先后宣布破产之后,对来源于中国的晶硅光伏电池产品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令中国光伏企业雪上加霜,少数光伏企业传出裁员、破产的消息。作为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的英利集团,公开表态“不减薪、不裁员”。英利有何秘诀能够从容应对行业寒冬?记者带着这个疑问,走访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这家企业。
“不让任何一名员工掉队”
今年29岁的杨宝玥,2007年吉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应聘到英利,从普通操作工干起,如今已成为电池车间的技术管理人员,负责调试、检查印刷设备。临近春节,公司大量的订单让杨宝玥忙得喘不过气来。
“设备一旦出故障,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抢修。”杨宝玥一边调试印刷栅线的设备,一边告诉记者,他没有感觉到市场低迷对企业造成影响,“企业对员工做出‘不减薪、不裁员’的承诺,这么相信我们员工,员工们都憋足了劲为英利创效益,我相信企业能够渡过难关。”
在行业危机来袭、多家企业关停时,英利集团注重对年轻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提出“不让任何一名员工掉队”的目标。董事长苗连生用“勤奋、诚实、道德、忠义”激励员工,共同渡过光伏行业严冬。
英利集团有24000多名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4岁,80后、90后员工占到90%。面对这种状况,英利搭建各种文化载体,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占领员工的思想阵地。同时,注重营造进步团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像家庭一样温暖、像学校一样成长、像部队一样执行”的“三像”企业文化。
据英利集团宣传部部长梁田介绍,“三像”文化形成了英利员工特有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全员技术创新造就“成本杀手”
左洪亮曾学过机械,2011年3月进入英利后,被分到组装车间。一直以来,在组建装框工序安装接线盒时,汇流带与引线端子不易插接问题是制约装框速度的重要因素。左洪亮分析原因发现问题后,利用休息时间,研制出新型夹汇流带钳子。企业将这项成果以他的名字命名即“左洪亮”式汇流带专用钳。
左洪亮只是英利全员技术创新的缩影。记者在英利个人命名英雄榜上看到,“李明”式光伏组件上料器、“赵华利”式功率测试连接器、“张兴伟”刮刀、“刘润中”再利用源瓶法等来自一线员工的创新成果在企业不断涌现。
“2011年6月份,‘张兴伟’刮刀在车间大规模应用后,为企业节省成本上亿元。”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表示,英利的技术创新团队是金字塔式结构,顶层创新依托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能源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在3名中科院院士带领下,主攻光伏材料、高效太阳能电池、电储能等核心技术。中端创新依托企业原有的500多名技术骨干,对量产过程中的工艺进行改进。低端创新依托车间一线工人,对技术设备、材料、工艺进行改进。
英利拥有光伏行业完整的产业链条,具有明显的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优势。“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使得英利以最低售价保持了同行业最高盈利水平,英利也被业内称为‘成本杀手’。英利2011年的销售额比2010年增长了46%。”宋登元告诉记者,“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绿色电力!”
差异化营销应对复杂市场形势
一场小雪过后,英利厂区内银装素裹。但在车间和办公区,到处可见员工们忙碌的身影。记者利用短暂的午饭时间,采访到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王亦逾。
“在国外,英利的品牌已得到市场的认可,去年我们新增了300多客户,今年预计销售量将大幅度增长。”王亦逾告诉记者,中国民族企业走出去最大的阻力就是品牌,英利2010年通过赞助南非世界杯,让“中国英利”四个汉字首次出现在世界杯赛场上,品牌效应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英利的发货量比2010年增长了60%。
为迅速适应全球光伏市场的剧烈动荡,有效调控市场,英利把光伏市场分为欧洲市场、美国和新兴市场、中国市场三大区域,并根据不同的市场分区制定针对性很强的销售策略。
“这种快速反应机制让英利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争取到大量的订单。目前,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3月份。”王亦逾表示,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是同步的,虽然市场出现低迷,一些企业停产、限产,但英利始终看好光伏产业的前景。光伏行业在高歌猛进式的产能扩张之后,经历市场结构性调整是正常现象。
苗连生自信地告诉记者,凭借全产业链整合优势、全员技术创新优势以及对市场形势的准确预判,英利有能力率先走出光伏产业的严冬期,春天并不遥远。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2011年以来,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全球光伏市场需求萎缩,光伏组件价格一降再降。同时,被视为光伏行业新兴市场的美国,在三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