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美国“双反” 光伏技术发展应适合内需

2012-03-03 09:10:59 应对美国“双反” 光伏技术发展应适合内需-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光伏产业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很快成为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亮点产业。尽管受到一些非议,但是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也为全球发展替代能源、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启动,也将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提供有力支撑。但随着欧洲经济陷入持续低迷、美国倒行逆施祭出“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中国光伏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今后何去何从,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思考的问题。细化分析可以看出,受“双反”影响的主要是多晶硅企业。因此,笔者谨此提出一家之言:在努力应对美国“双反”的同时,充分依靠中国自有知识产权、大力发展薄膜光伏,将是一条现实而重要的路径选择。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光伏产品制造市场情况

2011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能估计在35GW左右,而受到欧债危机及欧盟光伏补贴政策下调的影响,预计全球的消费需求仅在24GW左右,保守预计,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将达到16GW,供求失衡比较严重。在这种形势下,多晶硅、组件等价格持续走低,光伏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11年,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行,直到降至目前的每吨20万~30万元。国际太阳能多晶硅大企业已针对新产能,推出2012年的多晶硅新合约,原则上每吨低于25.5万元。然而,国内除了一两家行业巨头采用冷氢化技术大幅度降低成本外,多数多晶硅企业成本在30万~40万元/吨,已经不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

  (二)光伏电池发电市场情况

根据IMS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达到24GW。欧洲光伏装机量不尽如人意,仅比去年提高了3%,欧洲占全球光伏市场的份额已从2010年的82%降至68%。2011年前十大光伏市场,欧洲将仅占4家,意大利将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英国今年预计安装量将达到500MW,成为全球第八大光伏市场。新兴市场成长速度很快,其中以美国和中国尤为突出,美国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中国成为第四大光伏市场。中国的安装量预计将达到2.5GW,是上年安装量500MW的5倍,具体情况如下:

青海批准建设1010MW;宁夏批准建设850MW,其中2011年建设700MW;甘肃、内蒙古、新疆、西藏和其他省份安装量约为300MW;金太阳工程安装量约为500MW。

  表1:2011年12月7日光伏各现货产品价格


我国光伏产业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

(一)国际环境逐渐恶化

2011年10月19日,以德国SolarWorld为首的7家企业联合向美国政府递交了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申请,美国商务部已于2011年11月8号启动立案调查。12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就美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作出损害初裁,认定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其次欧洲自去年以来就开始降低对光伏发电的补贴,直至今年欧债危机爆发,直接引发包括德国、西班牙、捷克、英国、意大利和法国等欧洲国家相继削减对太阳能光伏项目的补贴。据悉SolarWorld目前也在游说全球最大的欧洲市场,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三反”(反垄断、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一旦我国应对美国的贸易诉讼不利,极有可能被欧盟搭便车,届时在我国光伏市场未能及时启动的情况下,我国光伏产业可能遭受巨大打击。

(二)国内多晶硅企业大面积亏损

由于我国光伏太阳能行业在国内市场份额很小,企业产品大部分依赖外销,90%以上出口至欧美国家,上述情况的发生直接导致我国光伏产业受到较大冲击,需求大幅萎缩造成光伏产品价格急速下滑,多晶硅电池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统计显示,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除6至7家上市公司外,其余已陷入全面停产状态。截至11月中旬,国内有1/3光伏下游企业也处在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部分知名企业均出现大量裁员或者变相裁员。

  图1:2011年光伏产品价格变化趋势图

下一页>  

  我国光伏产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在大家普遍看好光伏行业发展前景的同时,中国光伏企业为什么会陷入上下两难、举步维艰的困局?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大部分光伏“两头在外”受制于人

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有两种,以晶体硅为代表的第一代太阳能电池具有技术成熟、光电转化率高,应用广泛的特点;以薄膜电池为代表的第二代太阳能电池是在玻璃基板上沉积一层微米级厚度的半导体物质,具有环境友好、无污染、成本低、弱光响应好、适合未来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的实施等优势。目前世界上85%的太阳能电池是晶体硅电池,我国在该领域具有生产规模优势,出口到国外并遭遇美国“双反调查”的其实就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光伏行业遇到的问题,其实就是多晶硅遇到的问题。

1.市场在外。国内光伏产业消费不足,生产与消费严重失衡。多晶硅近年来实现飞速发展,2008年中国光伏企业还不足100家,经过几年快速发展,至今已有500多家。全行业产值3000亿元,全产业链就业人数30万。大而不强、市场主要依赖外需是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遭遇节点的突出表现。国内光伏产业需求相对增长较慢,造成了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和应用市场发展出现极大的不平衡,市场狭小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光伏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核心技术、生产设备在外。多晶硅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产业发展面临后劲不足的困境。由于不掌握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多晶硅的制备提纯技术,高纯度硅材料仍依赖进口,甚至连制造硅片、电池组件的关键设备也来自进口,这种现状导致我国光伏产业被打上“代工车间”的烙印。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两头在外”的经营模式,即产业链上游的硅料和硅锭生产,下游的光伏产品应用全都依赖国外,如遇国外需求、汇率、补贴政策发生变化都会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巨大影响。如前所述一旦我国应对美国的贸易诉讼不利,欧盟国家再推波助澜,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抵制政策,届时我国光伏产业可能遭受沉重打击。

(二)没有形成全产业链,成本居高不下

多晶硅产业链较长,而我国只掌握下游的电池、组件制造环节,没有形成全产业链,这样难以将最终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多晶硅首先用电路把硅石炼成粗硅,然后将粗硅出口到国外,由国外企业提炼成晶硅、切成硅片,再回到中国由国内企业组件生产。这个过程使用的技术、设备(包括提纯、切片、拉棒)大都是从国外进口,技术门槛高、利润回报大;而下游的电池、组件制造环节,则技术门槛较低、利润回报较少,尤其是组件环节,成本竞争最为激烈,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最低。所以,美国以设备出口、硅片出口的形式占据着多晶硅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在国外消费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中国的制造商失去规模的优势,势必导致多晶硅厂亏损。

  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立足全球视角,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出发,在政策、法规方面支持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完善光伏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光伏国家/行业标准体系。提高行业进入门槛,防止像国内多晶硅产业那样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而导致的产能过剩的现象。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光伏产业发展资源整合,鼓励企业集约化开发经营,支持生产成本低、竞争力强的企业兼并改造效益不佳、存在问题的光伏企业。促进行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

下一页>  余下全文

(二)建立健全标准、专利、检测、认证等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光伏行业监管与服务,支持行业自律协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建立完善包括多晶硅材料、电池/组件的产品标准,光伏生产设备标准和光伏系统的验收标准等。加快建设国内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的BIPV的技术参数标准,增加国内光伏发电的应用市场,进而改变光伏产品过度依赖出口的现状。

(三)提升光伏能源地位,加强产业战略部署。加速建设智能电网,迅速扩大和启动内需,培育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形成;积极推动上网电价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并在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加强光伏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支持建立一批分布式光伏电站、离网应用系统、BIPV系统、小型光伏系统,鼓励大型光伏并网电站的建设与应用,推动完善适应光伏发电特点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尤其强调的是,基于2009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建议重点发展BIPV组件生产技术,包括可直接与建筑相结合的建材、应用于厂房屋顶、农业大棚及幕墙上的双玻璃BIPV组件、中空玻璃组件等,解决BIPV组件的透光、隔热等问题,结合美学原理,设计出美观、实用、可直接作为建材和构件用的BIPV组件,扩大BIPV组件应用范围。

(四)发展薄膜光伏、应对美国“双反”。首先,我国要动员一切力量,支持国内光伏企业积极应诉美国“双反”。同时应该看到,薄膜领域国内已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掌握其生产主要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技术,拥有资深的技术团队、实验室级研发与生产级研发紧密结合的技术优势,力使核心技术竞争力处于国际光伏行业最前端。我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对我国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规模提出了15GW的目标,这其中薄膜电池应当充当主力军的作用。由于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技术是在玻璃基板上沉积一层微米级厚度的半导体物质,可以在弱光下工作,并且具有一定的透光性,可以作为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十分适合BIPV项目,因此被列入国家新能源规划中鼓励发展的产业。随着我国建筑科技和低碳经济的进一步结合,光伏幕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生产薄膜电池不需要切片、炼晶硅、铸锭,耗硅量少、耗能少,工序少、产业链短,较多晶硅有成本可控的巨大优势。如汉能集团已经在薄膜电池生产设备研发制造、组件生产和太阳能电站开发建设、运营方面实施全产业链运作,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中间费用,使得最终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国家应通过银行信贷窗口指引金融机构认真分析、研究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机遇,不盲目跟从欧美国家的政策导向或抱有静观其变的态度。在当今光伏行业的困难时期本着支持民族企业的原则,对于拥有完整产业链,已经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有充分技术积累的具有长久发展动力的薄膜光伏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将处于优势转化地位,应在信贷政策上对这类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03 2012/03

应对美国“双反” 光伏技术发展应适合内需

  光伏产业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很快成为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亮点产业。尽管受到一些非议,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