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教父”——杨怀进
他是推动光伏企业上市的全能冠军,但却选择一再离去。他试图将自己的理念根植入企业,资本意志却不以为然。
2月21日,正月的合肥冬寒料峭,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海润光伏CEO杨怀进专程从江苏江阴驱车赶到了位于合肥的厂区。在离厂区不远的翡翠湖迎宾馆,一个隆重的会场正在进行最后的布置检查。
第二天,在翡翠湖迎宾馆,海润光伏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答谢会,包括合肥市市委书记吴存荣等地方要员悉数在座。就在一年多前,他们见证了海润光伏从安徽分公司落户合肥。
在台上,会议的主角杨怀进毫不掩饰激动心情,除了略显俗套的感谢,他几乎想不出更好的祝酒辞。“海润在合肥的项目签约时,我们跟合肥市的领导相谈甚欢,都忘了要吃饭,到最后要请我们的领导吃盒饭,我在这里向各位领导赔个罪,今天,可以请大家踏踏实实吃顿饭了。”
5天前,随着上市金锣的敲响,杨怀进治下的海润光伏成功复牌登陆A股。就在同一天,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光伏企业无锡尚德预发布了2011年第四季度初步财报,预计第四季度出货量环比减少10%。颇具戏剧性的是,杨怀进也是无锡尚德的创始人之一。
今年49岁、被称为“光伏教父”的杨怀进,是推动国内光伏产业市场化最早的呼吁者,也是这个行业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与施正荣并肩战斗,将尚德送上纳斯达克,也曾急流勇退另立山头;他曾先后参与四家光伏企业的创办,并最终促成两家上市,也曾在资本意志下败下阵来。与一直在舆论前台冲锋陷阵的施正荣相比,杨怀进多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施正荣的引路人
2010年12月24日,上海财经大学举办2011年第二期校友论坛,杨怀进是主嘉宾之一。当日,他与上海市发改委总经济师翁华建一道,向在座的百余位校友畅谈各自的创业经历或人生感悟。包括黎明红在内的校友对杨怀进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朴实、执著。
“他始终像个孩子,对社会、产业、事物抱有困惑感和新奇感,以积极的姿态等待和迎接机遇,机遇来了,绝不错过。”这是杨怀进留给黎明红最为深刻的印象。
黎明红向本刊回忆,1985年,大学毕业后杨曾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这一点杨怀进本人并未刻意回避。去年3月14日,在参加小儿子的家长会时杨曾透露,在去澳大利亚之前,自己在上海石化公司工作。“虽然职务不高,但是计划经济时代,能在的国有企业工作,已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了。”黎明红回忆称。
此后杨怀进还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扔掉铁饭碗出国深造。上世纪80年代末是一个崇尚自由、追求理想的年代,出国求学也已成为风潮。而杨怀进把目光瞄向了澳大利亚,这里中国留学生多,学费相对便宜。
他选择了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学习他所熟悉的经济学专业。
由于是自费留学,杨怀进在澳读书期间非常勤奋。他曾在类似麦德龙的大型超市做勤工俭学,甚至干过清洁工(包括冲洗厕所);别人干两份工,他却能在相同时间内干三份甚至更多。
就是在这段艰苦的留学期间,他结识了同是扬中老乡的施正荣和赵建华。杨怀进自然不会想到,在将来的某一天,三人今后将组成中国光伏产业大格局。
当杨怀进学成回国,做起贸易生意的时候,施正荣依旧在马丁·格林教授的实验室工作。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出差归来的杨怀进看到了光伏产业巨大的前景,开始在国内寻找项目。那时,他对施正荣说:“我先在国内帮你投石问路。”
笃信佛教的杨怀进,如同唐玄藏西天取经般虔诚,背着十几斤重的投影仪和250页的光伏产业报告,踏上了漫漫布道路。他游历了全国十多个城市,但很多地方官员根本搞不懂光伏为何物,更对光伏不感兴趣,杨怀进为此处处碰壁。
但朴实、执著毫不放弃的性格,终于让他等来了机会。
当四处无援时,杨遇见了他原来的老师、后在扬中市政府任职的徐成荣。徐成荣把杨和他的光伏项目引荐到无锡。通过时任无锡市经贸委主任的李延人,项目终于得到了当地主管领导的认可。兴奋之余的杨怀进,第一时间把这一消息告知了远在南半球的施正荣。2000年,施正荣举家回国创业。
2001年1月,无锡小天鹅集团、山禾制药、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共同融资600万美元组建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施正荣占股25%,出任总经理。由于先期的贡献,尚德以技术入股的名义给了杨怀进5%的股份。此时,杨的职务是总经理助理,负责产品销售。
在经历了三年左右的惨淡经营后,施正荣掌管的尚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2003年,中国提出了西部广泛利用太阳能计划,这让光伏太阳能行业和尚德品牌一夜之间走红。
同样是在这一年,尚德开始扭亏为盈,并实现了1.3亿元的销售收入。次年,德国政府调整能源政策,大力推进“太阳能屋顶计划”,全球太阳能光伏正式驶入快车道。
2005年上半年,尚德从高盛、英联、龙科等国际著名投行募集8000万美元资金,完成了对尚德所有国内股东的股权收购,迈出了海外上市的关键一步。有知情人士证实,杨怀进在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5年12月14日,尚德登陆纽交所,施正荣身价13.8亿美元,跻身中国百富榜前五名。而杨怀进则依旧像一株花丛中的水仙,默默无闻地飘散着香气。
作为曾经的老师,徐成荣这样评价杨怀进:没有他就没有中国的光伏产业,至少中国的光伏产业不会发展如此之快。没有他,施正荣可能仍然远在澳大利亚的实验室里做科研,中国日后也会少了一位首富。
败走资本意志
随着尚德私有化风波和人事震动愈演愈烈,2004年,杨怀进、张凤鸣、泰德等一批早期创业伙伴,纷纷选择离开。他们选择与归国的赵建华夫妇共同在扬中创业,在中电集团董事长陆廷秀的支持下组建了中电光伏公司。
赵建华,新南威尔士大学马丁·格林教授的大弟子,施正荣的同门师兄。他连续18年保持单晶硅、多晶硅太阳电池及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世界记录,研制成功了目前世界上最高效率的硅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高达24.7%。
当年7月31日,中电光伏成立。赵建华出任总经理,陆廷秀出任董事长。中电光伏的股权名单显示:中电电气出资550.8万美元,全额认缴,持股51%,为第一大股东;杨怀进持股14%,为第二大股东,赵建华、张凤鸣、泰德持股10%,王艾华持股5%。
当期除了赵建华现汇出资79980美元外,其他全部以技术入股。因为王艾华是赵建华的爱人,所以赵建华还是实际第二大股东,比杨怀进多1%股权。随着股权结构的改善以及尚德上市所带来的财富效应,2007年5月,中电光伏也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赵建华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高峰。
事实上,在入股中电光伏的同时,杨怀进已经开始不仅仅满足于只做技术入股的“配角”,他试图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晶澳就是这样一个他认为可以自己主导的企业。
晶澳是河北晶龙集团投资的生产光伏上下游产品的企业。晶龙集团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2004年之前,晶龙集团在太阳能产业中独缺太阳能电池生产配装这最后一环。
“这需要专业的技术,不是我们的强项。”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时常陷入这样的困境。
寻找外援是靳保芳实现突破最有效的方式。杨怀进在这个关键时刻进入靳的视野:他不仅在融资、销售方面能带来丰富的经验,而且还带来了晶龙集团急缺的人才:与杨交情颇深的澳大利亚马丁·格林实验室的顶尖高手戴熙明、布鲁斯、泰德纷纷来到晶龙创业。
在晶澳创业团队中,杨有着极强的号召力。这在日后的2009年杨离职晶澳前后显得尤为明显——杨加盟海润光伏后,曾任晶澳管理层的姜庆堂、吴廷斌、冯国梁等纷纷辞职,跟随其进入海润光伏。
下一页>2005年,杨怀进出任晶澳CEO。那时,尽管曾经在无锡尚德创业,但他毫不讳言要赶超老东家的勃勃雄心。上任之初就放出豪言:“我要让晶澳在三年内成为世界级的公司。”
而事实上,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做到了。
从2005年7月开建到第二年8月份达产,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晶龙太阳能电池75兆瓦生产线即告建成。依靠国际化技术团队的力量,电池转换率达到17%以上,达到了国际水平。
这两年是杨怀进与靳保芳的蜜月期,靳也曾给过杨无微不至的关怀。2005年杨怀进的岳父动手术后在上海去世,而那段日子靳保芳本人恰巧在外地出差,就专门派了一个副总经理前去帮助料理丧事。这给了杨怀进很大的鼓励和安慰。
在此期间,杨怀进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举荐贤达。杨怀进曾向靳保芳提出主动请贤让位,从美国请职业经理人来作晶澳公司总裁。杨怀进告诉靳保芳,他要谋划更重要的事——上市。
2007年2月7日,晶澳太阳能在投产仅8个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被评为华尔街三大交易所2007年度的优秀上市公司,被美国视为“中国奇迹”。杨怀进作为中国光伏产业的拓荒者,在业内被誉为低调的先行者、第一人。“杨靳二人组”也一度在光伏业内传为佳话。站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大厅里,河北人靳保芳感慨:“在世界金融业的中心,也有了我们一席之地!”
那一年亦是中国光伏行业潮起之年。
2008年底,金融危机毫无征兆地袭来,光伏行业第一波低谷随即显现。2009年首季,晶澳业绩骤降近八成。来自中投顾问能源行业报告显示,晶澳公司2009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2.317亿元,同比2008年第一季度的11亿元下降79.4%,环比2008年第四季度的9.79亿元下降了76.3%。
事实上,不光是晶澳,其他光伏企业业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此时,晶澳CEO杨怀进表示:“对晶澳来说,2009年第一季度是自公司2005年创建以来最具挑战性的一个季度。”不过他同时也表示,晶澳管理层正积极做好各项业务,为当年下半年可能出现的市场恢复做好准备。
2009年5月份的一次业界小型沟通会上,杨怀进说到这场低谷:“我们都是种地的农民,突然天上下金子了,大家都发了。现在不下了,大家不要感觉像天塌了一样,认真种地就行。”
而“为市场恢复做准备”仅仅是杨怀进的一厢情愿。业绩遭受重创后,以靳保芳为代表的投资方和杨怀进为代表的管理层裂痕开始显现。因为业务的大幅下滑,双方甚至出现僵局,坊间有传闻称,靳试图收回杨怀进手中的权力,因为杨有些“不受控制”。
半年后的10月19日,晶澳太阳能发布公告称:创始人杨怀进已经辞去董事会副董事长的职务,并将离开该公司。杨在创业时力荐的旧部徐洪华也将离开董事会,并增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为晶澳太阳董事会独立董事。至于杨去职的原因,公告的口吻非常官方:杨怀进将从事“其他感兴趣的业务”。
下一页> 余下全文这个戏剧性的转折让外界大跌眼镜。无锡尚德、南京中电、晶澳太阳能都是业内鼎鼎有名的公司,而三家公司的创业和上市过程中,杨怀进本人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其离职绝非能力问题。
外界分析认为,杨个性过强,在与资本意志交锋中难以占据上风。路透社的报道透露,杨怀进离开晶澳是要发展新的事业。一个新的太阳能公司可能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等待横空出世。
“新的事业”,正是海润光伏。
2009办海润
2009年12月,杨怀进第四次创业,组织了国际一流的光伏行业科学家和管理团队加盟海润光伏。杨怀进除了准备企业上市外,还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完善产业链与传播他的仁治理念。
此前,江阴海润作为海润光伏的总部基地,只限于硅棒、硅片生产,要实现快速发展,完善产业链不可避免。太仓奥特斯维和合肥海润成为两个很重要的棋子。
2009年12月25日,奥特斯维能源作为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生产基地在太仓成立。企业从开工建设到主体厂房封顶,从设备进厂、安装调试到首条生产线运行,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
“2010年,企业累计产出电池片9200万瓦,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元,产品80%销往欧美市场。”杨怀进笑言,“你肯定不会想到这里,一年多前还是一大片螃蟹塘。”
作为海润光伏布局中的另一枚棋子,合肥海润的生产效率更高。杨怀进创造出了72天主厂房结构封顶的纪录。2010年9月18日,海润光伏与合肥新站综合实验区正式签约,成立合肥海润光伏。从当年11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到2011年1月28日,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生产厂房结构封顶,被认为是合肥市建设史上的奇迹。
此后不到数月,项目正式投产。
依靠这种超速度,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海润光伏完成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目前,合肥海润光伏项目一期总投资24.3亿元,建设40条高效柔性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年产1.3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
尽管国内光伏行业普遍遭遇严冬,合肥海润光伏却逆势飞扬。“从开年到现在,所有生产线全部进入满产。”在上市后的答谢会中,杨怀进对在场人士表示。
如同当年向靳保芳描绘晶澳的蓝图一样,杨怀进此次给海润画了一幅蓝图。“海润计划在两年内将电池产业化效率突破20%,成为行业领头羊。在不远的将来,建成国家重点技术研发中心。”谈起未来愿景,杨怀进雄心勃勃。“三年内海润将会跻身世界光伏行业前五名。”
与此同时,杨怀进还把《弟子规》列为海润光伏的管理圣经,让每位管理者和员工学习。
“新入职的人都要学习。”太仓奥特斯维动力部的小超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在他入职培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天天都要读《弟子规》,自己还背过一段。如今,已工作一年多的他偶尔还能在公司内部的报纸上,看到有关学习《弟子规》的文章。
尽管如此,更多的人对此还是充满了不屑和敷衍。“主要还是价值观不认同,思想上不情愿。”小超对此分析。
下一页> 余下全文杨怀进试图在企业营造家的氛围,让员工以一种平和、宽容的心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在职工眼里,杨怀进的谦虚平和更像是一位普通员工。在公司食堂,杨怀进穿着工作装跟普通员工一样排着队等着打饭。
比起2010年,杨已经略显苍老,“岁月不饶人,他的白头发感觉又多了不少。”小超回忆称。
寒冬来了
2011年,无数光伏企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倒闭、停产扑面而来。即便是尚德、英利等光伏大佬们业绩也亮起了红灯。海润光伏却能在逆境中上市成功,也使得杨怀进显得极其另类。
两年前,海润光伏IPO遇阻。2009年9月,杨怀进从晶澳辞职,转战海润光伏任CEO,海润光伏上市也得以提速。杨怀进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借壳上市。
同处于江阴市的企业*ST申龙(10.38,0.00,0.00%)给了海润光伏这个机会。据知情者透露,作为国内拥有上市企业最多的县级市,江阴当地政府也希望重组*ST申龙首先要保证壳资源留在江阴,“同时置入的资产必须与本市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
在江阴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海润光伏与*ST申龙于2010年初开始首次接洽。在随后的股改中,杨怀进拿到了*ST申龙13971.76万股,占比13.55%,成为最大自然人股东。事实上,除杨怀进以外,此前曾跟随他的管理人员姜庆堂、陈浩、张永欣等11名因获得股权激励,随着2月17日上市成功身价也得以大增。
上市成功后,杨怀进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合作与拓展业务。在此之前的2010年9月3日,海润与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保利协鑫开始了大范围的合作,后者与海润光伏签订了未来三年的硅片供应合约,价值208亿元。
此后,保利协鑫还为在太仓的海润光伏建起配套的道切片项目。知情人士透露:“保利协鑫只做上游和终端,不涉及下游的电池和组件,所以下游交给海润光伏来做更为合适。”
同时坊间有传闻称,此前,中国台湾首富郭台铭在光伏领域突然出手,期间也隐现了“光伏教父”杨怀进的影子。郭台铭口中产量达10万吨多晶硅、1000万千瓦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光伏企业,让光伏界的很多人颇为震惊。
当横向合作的同时,杨怀进也在寻求业务的纵向深入,谋划杀入电站领域。
2011年10月20日,北京京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将与海润光伏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从事对外投资建设太阳能电站项目。他们在完成电站的前期开发、建设之后,将根据实际情况将电站项目整体对外出售,以及时收回投资本金和项目收益。
此外,海润光伏仍在推广自主品牌,组建海外电站应对寒冬。过去一段时间,海润光伏与英国石油、肖特两个国际光伏组件行业巨头合作,从事来料加工。但面对突如其来的行业寒潮,推广自主品牌迅速被提上了日程——海润光伏转变合作方式,与肖特合资创办了肖特海润太阳能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达300兆瓦。
作为光伏产业链利润最高的一环,通过组建海外电站,海润光伏有效实现了组件销售、库存消化及稳定收益。
下一页> 余下全文去年,海润光伏与意大利EPC公司合作的两个电站已安装交付完毕,在保加利亚的另一个60兆电站前不久又追加2000片光伏组件。“如今,行业内都知道,如果建立电站的组件方是海润,那投资方从银行融资基本都没有问题。”知情人士表示。
随着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推广自主品牌、组建海外电站一系列组合拳的实施,海润光伏终于闻到春天的气息。数据显示,2012年1月份,海润光伏实现出口6726万美元,同比增长83.87%。这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海润光伏好的开始。
对于经历了四家上市光伏企业的杨怀进而言,海润光伏无疑寄托了他所有的产业梦想。有接近杨怀进的人士分析,海润光伏可能将成为杨怀进产业最终的归宿。但事实上,更大的考验在等着杨怀进——与2009年的光伏业低谷相比,2011年以来的这场光伏寒冬更为漫长而惨烈,对于“光伏教父”的考验也是前所未有。
2012年,佛教徒杨怀进刚过本命年。如今的“光伏教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依然每天早起带着孩子读佛经和《弟子规》,并讲述“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刻道理。
大事记
1963年
生于江苏扬中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1985年
获得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5年
获得铁饭碗,进入国企上海石化公司
1988年
自费留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经济学专业,同时在超市勤工俭学
1993年
结识校友施正荣、赵建华,日后与二人并称中国光伏业“扬中三杰”
1994年
获得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9年
背着投影机和
《光伏产业报告》回国,为施正荣探路
2001年1月
杨怀进首次创业,与施正荣一起融资成立无锡尚德公司,占5%股权
2000年底
施正荣回国
2003年
下一页> 余下全文
无锡尚德盈利1.3亿元,杨、施二人淘得第一桶金
2004年
尚德私有化风波暴发,杨怀进携众与施正荣分道扬镳
2004年,
杨怀进二次创业,
与老同学赵建华组建
南京中电光伏公司,
杨怀进持股14%
2005年
杨怀进三次创业,与靳保芳共同创立河北晶澳太阳能公司,出任晶澳CEO
2007年2月7日
在杨怀进的推动下,晶澳太阳能登陆纳斯达克
2009年5月
杨怀进称“要为市场恢复”做准备,但与资方出现嫌隙
2009年
晶澳第一季度业绩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骤降八成
2009年12月
杨怀进四次创业,重组海润光伏,任CEO、总裁
2009年10月19日
杨怀进出局晶澳
2010年9月3日
海润签约保利协鑫硅片供应,合约金额208亿元
2010年初
杨怀进开始接洽*ST申龙,筹备借壳上市
2012年1月
海润光伏在行业寒冬逆市飘红,实现出口同比增长83.87%
2010年9月18日
促使海润光伏与合肥新站综合实验区合资成立合肥海润
2012年1月
海润光伏在行业寒冬逆市飘红,实现出口同比增长83.87%
2012年2月17日
海润光伏借壳上市成功
“光伏教父”杨怀进观点:
全球光伏制造业向中国转移;
光伏行业对装备的依赖度很高,生产设备国产化将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全球加速降低光伏的补贴政策,使这一清洁能源迅速市场化已成为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光伏行业的供需关系取决于成本,成本的大幅下降必将带来市场的成倍扩大。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光伏教父杨怀进他是推动光伏企业上市的全能冠军,但却选择一再离去。他试图将自己的理念根植入企业,资本意志却不以为然。2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