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纪凡是国内太阳能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于1997年底创建常州天合光能。2006年12月,天合光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采访中,高纪凡谈论了未来几年内光伏产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经历了2011年的产能过剩而导致的亏损后,行业会进一步的整合,而未来光伏企业的成功将取决于在品牌,创新,和全球领导力的三方面。他认为中国国内光能市场仍有很大提高空间,东部滩涂电站应该和西部电站同步发展,来满足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能源短缺的现状下,各国都努力寻找可再生清洁能源,光伏的发展也尤为突出。2011年国务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明确了要重点发展包括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
但是,2011年供过于求的格局导致光伏产业市场价格不断下滑,给企业造成极大压力, 但一线企业也凭借前期增加产能形成的规模化优势, 趁机扩大市场份额。
而另一方面,价格下降也为太阳能发电尽早实现平价上网进一步积累了条件。国家发改委2011年8月1日宣布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以刺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普及。
记者:高总,欢迎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大家都说2011年是光伏企业的寒冬,那么对于2012年和近期,你觉得光伏企业,尤其是组件企业,有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高纪凡:光伏企业在2011年经历了一个大的变化。主要的变化,实际上是价格的大幅下跌,整个光伏行业在2011年是亏损的。现在到了2012年,应该说,价格基本上已经开始企稳。但是,2011年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并没有完全解决,所以,整个行业还会处在一个比较激烈竞争的状态,企业的盈利水平还会在低水平上持续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2011年开始,实际上整个光伏行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2005年的高速成长、供不应求的局面,进入了一个供过于求的状态。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调整、整合的阶段。从2011年至2015年的这五年时间中,整个光伏行业应该会(有)进一步的产能聚集:那些有规模的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和竞争比较弱的大规模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受到挑战和挤压。现在通过了这三(年)到五年的调整、整合,2010年以后光伏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品牌发展阶段。
记者:那对于企业来说,怎么样在这种大规模的洗牌当中,成为活下来的那一批,和做大做强的那一批,而不是被淘汰的呢?
高纪凡:整个光伏行业从2011年开始,由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产能过剩的阶段,它的竞争方式和核心竞争力和过去的五年相比,是完全不一样了。在过去的五年,只要你有足够的产能,就可以取得快速的增长。而从2011年开始,从客户的角度来说,他们有了足够的选择后,对产品包括(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想取得未来的成功,应该做到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创新的领先。更加高效、高质量的产品将成为客户的首选,也成为银行的信用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二是品牌的领先,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以后,银行和客户均对产品、以及企业信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我们的光伏产品要有25年的保证,所以他们要去研究哪些企业25年以后还存在。这个时候,一个企业,包括他的质量,包括他的整个财务的联合性,以及市场的这种口碑,将决定是否被客户优先选择,这是关键,
第三个是全球化的组织能力的领先。实际上,中国的光伏行业在市场上是一个全球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它对光伏产品的服务也会越来越高。这个时候,从一个产品的订货到交付到售后服务问题,将成为客户的一个重要考量。有全球化服务能力的企业,将会在未来取胜。
所以总得来说,创新领先,品牌领先和全球化能力的领先,是未来的三个关键点。
记者:您提到全球化,但大家原来提到光伏行业的全球化时一般就想到欧美市场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而这种补贴的逐步取消和减弱,也是大家觉得光伏行业过冬的原因之一。那现在,在欧美同行没有那么紧俏的前提下,您觉得国内的市场有多大?中国政府对咱们的补贴和支持力度够不够呢?你觉得政府还需要做什么?
高纪凡:中国本土的市场对中国的光伏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实际上,2011年的时候,中国本土市场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增长。从2010年的500兆瓦,到2011年涨到了差不多2.6吉瓦。非常快的增长。但是,中国企业实际上的市场规模,还是远远不能消化中国产品的生产能力。所以,在欧美经济相对不确定、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应该更快地提升市场规模。一方面,光伏产品通过过去几年的规模化后,成果也是比较低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有条件走得更快。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中国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中的比例,同时也可以为中国光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扩大内需的方式,来起到支撑作用。
记者:如果从政策方面来看,您认为政府通过哪些政策,能够最好地促进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在国内市场的扩大呢?
高纪凡:在中国市场来讲,去年已经出台了一块钱一度电的上网电价政策。首先,我认为这个政策要稳定地维持两到三年。这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在中国,从地域上讲,不仅仅要在西部地区,如荒漠等,去建这样的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同时也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如滩涂,以及大量的商业的物体,比如在工厂的屋顶建太阳发电站。这样就可在用户端的地方,当地发的电,当地消化,也可以减少电网传输带来的电的损失及因此造成的成本增加,同时也减少电网压力。所以说,西部的电站和东部的滩涂电站,应该同步发展。
下一页>记者:其实,我们更想了解的是,屋顶、地面和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V)这三种模式,您觉得哪一种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最大?
高纪凡:应该说,在中国分几个阶段吧。在2015年以前,中国应该是两个方面并进。第一个就是西部地区荒漠的地面电站,第二个就是在中部、东部的这些地方,譬如厂房、大型仓库的屋顶电站,我们称为商业项目。并行发展。到了2015年以后,才开始发展居民的屋顶,这时候政策更成熟了,技术可能也更成熟了,就会更好一些。
高先生谈论了他对欧洲,这个传统光伏市场的看法。他认为:尽管欧洲持续下调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政策,但这并没有影响整个欧洲市场装机容量不断的增加,欧洲应该会出台一个合理的补贴政策。但是未来更多精力会放在亚太,美洲这些不断增长的新兴市场。
根据全球知名太阳能产业研究机构Solarbuzz 报告称,亚太光伏市场超乎预期持续成长,2011年全年的安装量达到6 GW。亚太市场整体较前一年成长了165%,而根据NPD Solarbuzz 最新预测,亚太主要太阳能市场2012年的安装量会再提高40%。在亚太区域中表现脱颖而出的是中国市场,年度同比成长超过500%。
记者:刚才我们聊了很多中国国内的市场情况。那么对于欧洲市场这个光伏企业的传统市场而言,您对补贴和装机的前景怎么看?
高纪凡:欧洲的市场对整个光伏产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它的补贴每年都在削减。像德国,有时每年就有一两次的削减。整个政策,就是上游电价,阶梯的削减,在过去年的这么多年,还是包括了这些海内的企业,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利益,应该是合理的。所以,我们也看到了欧洲的FIT FiT(Feed-in-Tariff,即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的持续下调,并没有影响整个欧洲市场装机容量不断的增加。在未来的几年,我认为它的FIT还是持续不断地下调,如果下调的比例经过各方广泛的协商以后,再进行政府决定的,我相信欧洲市场会稳定地往前走。
对于欧洲的政府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光伏产业在欧洲已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产业了,有大量的人口在这里就业。欧洲各国政府也会考虑到,任何政策的制定都不能从本质上伤害到这个产业。欧洲本来就非常宝贵的就业人数受到影响,所以我相信欧洲政府应该制定明智的FIT政策,来使光伏产业得到增长。(插入要点9)欧洲因为本来的能源积存规模不是很大,太阳能装机也有一定的比例,所以说,欧洲未来的太阳能装机增量,应该不如美洲和亚太等新兴市场。所以,未来的话,作为一个太阳能行业或企业,除了巩固和提升自身市场份额,应该把精力放在欧洲和亚太等新兴市场,因为新兴市场的成长会快得多。
美国商务部于上周二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定结果,初步决定对从尚德、天合光能和中国其他太阳能公司进口的产品分别征收2.9%、4.73%和3.59%的反补贴税。)美国商务部将在5月17日公布对中国光伏企业是否向美国倾销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果。当然中国方面也已做出回应,表示会发起对美国可再生能源反补贴的调查。高纪凡曾在采访中表示,无论美国双反调查的结果如何,天合光能作为一个国际企业,有应对各种结果的能力。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高纪凡是国内太阳能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于1997年底创建常州天合光能。2006年12月,天合光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在采访中,高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