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有关人士分析了“尚德破产重整”中值得借鉴的教训。
“欧美国家的贸易壁垒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中国光伏企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以及竞相杀价、恶性竞争等问题,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省经信委副主任顾瑜芳表示,中国光伏产品在低端环节严重过剩,特别是2012年,一些企业在亏损状态下仍大量出口,光伏龙头企业的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没有一家赢利。
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提供的数据,国内光伏组件价格从2011年的每瓦1.4美元下降至目前的0.7美元。与此同时,全球太阳能光伏总产能大于实际需求量1.5至2倍。“2011年统计的企业数为262家,2012年已经降至112家。”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企业退出了光伏行业。即便如此,2012年我国建成的光伏组件产能达4500万千瓦,是2009年的700%。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指出,如此严重的产能过剩,原因究竟何在?“尚德破产留给我们的另一个严肃的问题是,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到底应该介入多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我国传统产业屡屡出现一哄而上、产能低端过剩,继而因恶性价格战导致行业性亏损的“周期律”。在国家大力扶持光伏产业的同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光伏产业各方都应反思,为何一个刚刚兴起的产业又走了传统产业的老路。
省政府研究室一位人士坦言,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在国家和省级产业规划布局与地方政府强烈的发展意愿中展开“拉锯战”。理论上讲,我们对包括光伏在内的各个产业都有明确的规划。但是到了基层,大家都急切地盼望把经济总量做大,哪个产业热就发展哪个产业,在现有的政绩考核指标下,很难让地方政府不为“诱惑”所动。可以说,像光伏这样的新兴产业就走了产能扩张的老路。
据统计,中国有100多个城市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说,一方面我们没有通盘考虑海外市场是一个“政策市”,忽视了企业在海外市场过于强势会招致打压;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启动上缺乏长远战略,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积累了很大风险。
面对市场大环境,很多企业为了逐利其实是自酿苦果。“就光伏产业来看,涉足的国内企业家投机心理比较强,或者说赌性比较重。”江苏辉伦太阳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济波表示,尚德组建仅仅几年就成为世界四大光伏企业之一,这个步子是否太快了?连续几年300%、500%的裂变式增长,对其内部组织的要求非常高,显然尚德没能适应。而对于很多中小光伏企业而言,他们母公司的主业很多都是纺织服装、房地产等,在没有技术积累的情况下购进设备加工光伏产品,其实只是在“赚快钱”。前不久,无锡一家大型纺织企业在宁夏投资的光伏项目就宣告破产,留下5亿多元的银行债务,现在已被证监会调查。
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前景,业内人士表示,龙头企业破产重组意味着行业整合的深入,行业有望进入“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在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供需的矛盾也将逐步缓解。”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认为,中长期看龙头企业的破产或者是行业进入拐点的标志。国家应该在新上产能时设定技术和规模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并在光电建筑一体化等领域出台支持光伏的政策。
数据显示,国内90%以上的光伏企业面临亏损、减产、停产等问题。目前中国的光伏企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游,以做多晶硅、拉棒切片及电池组件为主,但是在产业链的下游应用部分,尤其是核心部件方面,却显得较为薄弱。“只有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转型快的企业才能这场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瞿峰说,光伏企业不要再指望一下挖个“金矿”,未来太阳能光伏产业应该就是一种常规的产业投资,只会有合理的投资回报,不可能再有“一夜暴富”。
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国内应用。蔡济波预计,中国光伏行业在2013年可能出现四大趋势:由“产业大国”逐步向“应用大国”转变;由“地面电站/集中供电”的大型工程向“屋顶电站、分布式供电”的中小型电站转变;由东西部发展不均到东西并举、共同发展转变;光伏电站整条产业链从设备供应、项目开发、后期运维等各板块间的分工合作趋于明显。
未来的调整,要按市场规律办事。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认为,在欧美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要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但是在国内经常忽视了这个问题。在欧美,发展光伏产业政府有大量补贴,但在国内做不到。所以,发展光伏产业,不能照搬国外的路,需要转变使用路径和发展方式,要社会化、大众化,不能让政府“抱”在手上。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连日来,有关人士分析了尚德破产重整中值得借鉴的教训。欧美国家的贸易壁垒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中国光伏企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