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制造业巨头无锡尚德在经历无数挣扎之后终于轰然“倒塌”,如果说国内光伏行业存在的严重产能过剩是导致光伏制造业巨头破产重组的主要内部因素,那么欧盟等国外主要发达经济体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无疑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加速了负债累累的光伏巨头倒下,促使我国光伏产业加快“去产能化”的步伐。
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正式立案已有一段时间,目前仍在程序中。这一贸易摩擦案,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我国高度重视中欧光伏贸易摩擦案,一直坚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的立场,积极应诉,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3月25日表示,中欧之间的确有过不少贸易摩擦,但此次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案无论从涉案金额、产业类型还是从影响面看,都是前所未有的。
从涉案金额来看规模较大。据初步测算,光伏电池产品涉及中国企业200多亿美元的出口,占2012年欧盟对我国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的70%以上。崇泉认为,该案影响的是清洁能源这一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光伏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加之美欧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贸易救济措施,中国光伏产业出现行业不景气和亏损现象,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严重影响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1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同比下降35%,其中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出口同比下降达40%以上。就在几天前,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宣布破产重组。
最重要的一点是,该案涉及中国光伏产业的大量就业,据初步统计将影响超过40万的就业人口。毫无疑问,光伏案如处理不当,势必会给中欧经贸关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使得我国高度重视该案,对于后续发展我们正在密切跟踪。
事实上,长期以来中欧在光伏领域是相互依存,互利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双方企业是上下游关系。中国产业的优势在电池组件及电池板生产环节,但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及生产技术大部分从欧盟等国进口,因为欧盟在光伏技术研发、原材料和设备制造等方面有优势,也因欧盟市场的巨大需求使中国产品对欧盟出口达到今天的规模。光伏产业显然是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分工以及中欧双方发挥比较优势的结果。中国累计从海外进口的光伏产品生产设备近400亿元人民币,其中相当部分来自欧盟。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欧盟原材料及高端设备出口,而且为欧盟光伏发电安装等下游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像这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品,一旦发生贸易摩擦一定是株连各方的。近日,一家瑞士独立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如果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将使欧盟失去24.2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德国受冲击最大,三年内可能失去约8.5万个就业岗位。而欧盟光伏生产商可能新增的就业数量最多不会超过光伏产业链所失去就业机会的20%。因此,妥善处理贸易摩擦,不仅符合中国产业利益,也符合欧盟产业利益。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已经给我国光伏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我国光伏产业界强烈要求政府采取反制措施。但是贸易战都会带来“一损俱损”的效应。中欧之间在双方经贸领域全面合作,利益相互融合的情况下打贸易战,谁都输不起。崇泉表示,我们从中欧合作的大局出发,始终保持克制,无意挑起任何贸易战,努力通过对话磋商来解决问题。但是,光伏产业涉及中方重大利益,如果欧方一意孤行,坚持对该产品设限,并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中国政府绝不会袖手旁观。我们别无选择,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希望我们能在磋商过程中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目前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正在程序之中。中国政府、涉案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正在开展各项法律应诉工作。崇泉表示,中方将密切跟踪欧方的调查程序和裁决情况,一旦发现欧方在调查中有任何不符合WTO之处,中方将及时开展政府交涉并保留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的权利。
中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巨大,互补性强,在光伏产品、汽车、飞机、农产品等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和共同的利益。因此对于欧盟来讲,认真考虑中方的立场和建议,认真考虑欧盟光伏上下游产业的呼声,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通过磋商合作解决光伏产品贸易摩擦无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对于我国国内光伏行业来讲,在积极应对这一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如何整合资源练好内功至关重要。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光伏制造业巨头无锡尚德在经历无数挣扎之后终于轰然倒塌,如果说国内光伏行业存在的严重产能过剩是导致光伏制造业巨头破产重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