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4日宣布,欧盟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磁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且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据WTO统计,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仅在2008年全球新发起的208起反倾销调查和14起反补贴调查中,中国就占了35%和71%。今天反倾销中国的皮鞋、明天反倾销中国的汽车轮胎、后天反倾销中国的光面纸……中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远远超过第二位的韩国。中国横跨五矿、化工、轻工、纺织、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四千多中商品,在三十多个国家遭遇了“反倾销”的指控。
类似地状况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和韩国也出现过。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出超方;本来随着国际资本追逐利润的转移,是可以敉平新兴市场国家低工资水平造成的产品价格差异的。但是由于国际之间重重的贸易壁垒,以及对银行等资本行业的管制,使得资本无法及时、完全的转移,这就使得短期内的低成本优势、出超成为常态,而发达市场国家面临的贸易劣势诱使短视的政客采取贸易壁垒、错上加错的政策。从这个层面讲,欧盟委员会借光伏摩擦要求中国开放银行业等市场是有道理的。
本来,所谓“反倾销”是彻头彻尾的“合法的错误”。一般而言,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假如倾销是以低于成本价格出售的话,那么损失的是商人自己、倾销方,等于是为了让利而出血,在做慈善,给市场中人发福利。其实没有这回事,贸易不是行善,商人不可能做亏本买卖;而“以本伤人”是个不现实的商业战略。所以倾销现象不可能真的是低于成本价格而出售,只可能是针对国内、国外不同市场,进行歧视性(无贬义)定价,国外市场的价格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
但是,被倾销的国家,为了避免同类产品行业免受亏损破产、相关劳动力失业,总是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在民主国家,工会林立,就业率尤其成为政客重要政绩指标;商业协会、联盟渐成压力团体,游说政府以反倾销等保护政策来谋求稳固自己行业短期的既得利益。此次光伏行业所面临的反倾销立案最初就是由欧盟光伏制造商联盟EUProSun这样一个压力团体于2012年9月25日向欧盟提起申诉。欧盟还宣称,中国光伏行业的倾销将导致欧盟20万人的失业。为此,不得不祭起重税反倾销的法宝。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反倾销的国家为了保住就业和特定行业而牺牲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另一个角度看,是排挤了高效率(低成本)的企业,而纵容、惯养了低效率的本国行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此次光伏摩擦中,李克强总理呼吁中欧以磋商解决贸易争端,千万不要搞贸易保护主义,打贸易战。虽然气壮,但理却有点不直。因为中国的光伏行业确实如欧盟光伏制造商联盟EUProSun所指控的那样,获得中国政府的扶持和补贴。光伏行业在中国是政府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本质上是一种以官员来决定发展什么行业、以多大力度来发展的“产业升级”思维下的产物。
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供应商无锡尚德亏损1.33亿美元。中国的光伏企业主要依赖欧美市场。例如2011年无锡尚德来自国内的利润只占11.8%,而来自德国的利润占20%。欧美国家对中国的反补贴、反倾销政策陆续出台,导致中国企业来自欧美市场的利润大幅度减少。据测算,此次欧盟对中国光伏的反倾销将导致千亿级别的损失。
但是就算没有反倾销,国内光伏行业也已经是岌岌可危了,十大光伏巨头负债总额达1110亿,全行业濒临破产。唯一在支撑着行业运行的是庞大的财政补贴,去年年底仅仅对海润光伏公司的一笔补贴就达5亿元之巨。亏损的行业现状使得光伏企业患上对政府的严重依赖症。
综合中欧两国的情况,我们就能看懂这次光伏摩擦导致的贸易之争了。两个国家都恨不得把便宜让给对方,中国政府傻呵呵地以巨额补贴推出来的便宜产品卖给欧盟,等于是请客吃饭,但欧盟却受之不恭,大呼:“贤弟!使不得。吃了你的饭,家里的拙荆岂不是要失业了吗?”双方都想把好处硬塞给对方,可又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两个人你推我让,甚至要大打出手:“你再要送福利给我,我就对你征收惩罚性重税。”
背后的真相是:本国压力集团通过游说政府,为了稳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绑架了本国的消费者利益。短视的政客把生产的目的搞错了:所有的生产都是服从于消费,不存在为了生产本身、为了就业本身而搞生产。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欧盟委员会4日宣布,欧盟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磁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且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