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6日欧盟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之后,中国商务部对来自欧盟的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中欧贸易战的说法不胫而走。欧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必然会引发世界经济大战,因此,双方都从水晶球中看到了战争的后果。从双方采取的策略与措施而言,这是一场虚假的战争,不仅限制了较量的范围,而且划定了战争的烈度,更为重要的是规定了停战的最后期限。中欧光伏贸易纠纷是两大经济体之间相互调适过程中出现的小摩擦,在相互设定底线之后,中欧贸易会如常发展,因为任何一方都无法承受贸易战的后果。
两个月之战
6月4日,欧盟宣布从6月6日起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关税,两个月之后若双方未能拿出解决方案,则从8月6日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平均征收47%以上的惩罚性关税。欧盟贸易专员德古赫特之所以给出2个月的窗口期,一是避免直接对中国宣战,二是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的意见不统一,如果直接对中国“开战”,恐怕缺少民意支持。妥协的结果是一场限期的贸易战演习。
欧盟成员国多数不支持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尤其是德国多次呼吁以协商的方式解决贸易争端。中德贸易额占中欧贸易的半壁江山,中德特殊关系更多体现于经贸领域的深度依赖。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支持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调查,法国总统奥朗德甚至要求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召开临时会议抱团对中国“开战”,但巴罗佐拒绝了这一要求,在欧盟夏季峰会上讨论此事。
在欧盟宣布对光伏产品进行惩罚性征税之后,中国宣布对欧洲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相比光伏产品将近260亿欧元的贸易额度,葡萄酒的贸易额连零头都不到,2012年中国从欧盟进口的葡萄酒价值仅7.63亿欧元。从数额来看,中国对葡萄酒的“双反”调查算不上是报复,更是一种警示,其实早在2012年中国商务部就接到葡萄酒企业提交的调查请求。在日渐绵密的贸易交往中,中国也有足够的武器对付欧盟的挑战。另外,欧盟对华葡萄酒出口国主要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因此,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调查更像是“定点袭击”。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惩罚的声音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一直没有变成现实,中国政府在不同的场合都表达了捍卫自由贸易的决心。因此在欧盟宣布征税之前,欧盟内部的立场已经分化。欧盟是国家的联合体,虽然欧盟获得了越来越大的权力,但最终还要受制于成员国。
德古赫特虽然是“宣战”者,但是却不希望贸易战来临,6月21日中欧经贸混委会召开,双方在光伏产品问题上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协商。
德古赫特透露,中欧双方已经就光伏案在框架性原则上达成了一致,剩下是如何解决技术性问题。6月25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在爱丽舍宫向前来参加国际会议的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表示,中欧贸易分歧应该通过协商来解决,同时承诺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条件,法国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希望巴黎成为人民币的离岸交易中心。
短短半个月,奥朗德一改号召欧洲团结一致的好斗姿态。西班牙众议院议长波萨达在6月27日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相信中欧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光伏贸易分歧。
中欧光伏案之后,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视察光伏企业时希望企业能够闯过两个月的难关,换言之,中国是绝不可能允许47%的惩罚性关税实施在中国企业方面。而从法国、西班牙等国立场的软化来看,欧盟内部坚持开打贸易战的阵营正在瓦解。6月底召开的欧盟夏季峰会的核心议题是就业增长和银行业联盟,奥朗德很难将中欧贸易争端置换成欧盟峰会的核心议题,况且德国一直在反对这场尚未来临的贸易战争。
光伏产业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柱,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中国80%的光伏产品输往欧洲市场。中国产品的输入给欧洲生产商带来了压力,因此,光伏产品成为中欧贸易问题的焦点。作为朝阳产业,中国政府希望光伏产业能够持续发展,确立中国在世界光伏产业中的主导地位。中欧贸易争端也包含了产业博弈的因素,因此化解这个问题需要升级中欧经济外交系统。
促经济外交升级
无论欧盟还是中国都无心将光伏贸易争端变成贸易大战,而更深层次的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欧经济关系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光伏贸易纠纷除了贸易的因素之外还有产业博弈的因素、欧盟政治的因素,更重要的是,面对新的形势,中欧两大经济体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制度框架推进自由贸易的发展。
在WTO框架之下,自由贸易的发展难以推进,各国开始广泛建立自己的自贸区网络,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TPP与TTIP了,欧美两大经济体在本轮G8峰会上就TTIP谈判达成共识。欧盟并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因此中欧并没有建立自贸区的可能性,而在WTO框架之下货物贸易是主体,中欧之间的货物贸易额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潜在空间有限。光伏贸易纠纷以及中国的葡萄酒“双反”调查意味着双方需要开辟新的贸易途径。
欧盟贸易专员德古赫特透露欧盟正在就启动中欧投资协议进行表决,未来几个月内将启动投资协定的谈判。毫无疑问,中欧投资协定的启动将为中欧经贸关系提供更加灵活与广阔的空间,也顺应了中欧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已经从一个资本匮乏国家变成资本富余国家,未来中国对外投资额将达到5000亿美元,进口10万亿美元商品与服务。欧债危机爆发后,陷入困局的国家继续期待外部资本的进入,而中国资本进入欧洲既可以提升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准,也能缓解欧洲的窘境。
除了投资协定之外,中欧还将对一些领域的市场准入问题进行协商,如金融、电信等。世界贸易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开放、透明、平等的市场,目前基本实现了主要货物商品的自由贸易,但是关税水平还有待下降。更为重要的是服务贸易以及劳动力流动面临着各种壁垒,随着中欧经济水平的提升,从货物贸易向服务、金融领域推进,投资协定便是中欧经贸关系升级的表现。
下一页>在欧盟内部,经济危机扮演了分离器的角色,德国一枝独秀的态势进一步凸显,法国则逐渐与欧洲国家为伍。伦敦成为人民币走向欧洲市场的跳板,将成为欧洲地区最重要的离岸中心。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逐渐建立机制化的协商机制,与欧洲的多速发展一样,中欧关系也是不平衡的。法国是中国资本在欧洲的主要投资对象,由此法国也希望在中欧经贸关系中确立自己的特色与地位。欧盟并非铁板一块,但要理顺中欧关系同样不易,最便捷的办法是升级中欧经贸的制度化水平,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之下,建立更加畅顺的经贸关系。
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中国新一届政府致力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建立法治、自由的市场经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也不排除将来中欧建立更加高级的自贸区。瑞士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自贸区的对外经贸世界排名前二十位的国家,而中欧自贸区的建立不仅可以消除类似光伏“双反”的惩罚性关税的事件,还可以为彼此资本、服务的交易提供一个更加自由透明的市场。中欧在光伏产品、葡萄酒上的博弈显现了两个世界级经济体的不适应状态,同时也为双方升级经贸制度提供了契机。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处于激烈的变动时期,顺应时代潮流的国家才能脱颖而出,中国需要成为自由贸易的旗手,也应该是市场经济的捍卫者,如此,中欧经贸关系就获得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一场“虚假”的贸易战争如果能够带来制度的革新,那将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作者为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自6月6日欧盟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之后,中国商务部对来自欧盟的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中欧贸易战的说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