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双反”,国际市场环境恶化,山西省光伏产品出口陷入停滞
山西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是山西省最大的光伏产品出口企业,然而这家企业今年的出口为零。
7月16日,全省外贸“半年报”亮相。上半年,山西省出口逐渐走出去年的低迷状态,实际完成222.3亿元人民币 (折合35.53亿美元),同比增长52.3%。但光伏产品出口企业交出的答卷有些寒酸,据太原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光伏产品出口仅有1.4万美元,在同期全省出口总额中几可忽略不计。
天能科技等企业出口“跳水”,是全行业内外交困的缩影。作为山西经济转型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山西省光伏企业如何危中寻机、逆势而上?
龙头企业停工受海外市场萎缩拖累
天能科技是太原市的太阳能光伏企业。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企业,综合产能为500兆瓦,2007年投产后,总销售额的90%出口德国、澳大利亚,在国际光伏市场需求旺盛的时期,公司生产线一度保持全天24小时运转。2011年以来,随着市场持续恶化,该公司也逐渐陷入困境。
来自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11年,天能科技出口额尚为1163万美元;2012年,这一数字几乎被“拦腰斩”,大幅降至622万美元,公司也于当年6月基本停工;今年,该公司截至目前没有出口。
龙头企业出口下滑,省内其他光伏产品出口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如山西纳克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的出口额仅为125万美元,至于省内其他光伏企业,当年出口额均未超过50万美元。
从全省来看,2012年,光伏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276万美元,同比下降51.1%。其中,出口额为871万美元,同比下降46.5%。而在今年上半年,山西光伏产品出口仅为1.4万美元。
光伏业陷入出口窘境,背后的推手是欧美的 “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调查和行业产能过剩。
2012年以来,受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特别是美国商务部针对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的“双反”惩罚性关税初裁结果出台,给国际市场光伏出口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直接影响。欧盟在2012年9月和11月分别对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今年6月5日,欧盟公布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从今年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若两个月内中欧谈判未有结果,则此后4个月税率将升至47.6%。
从国内来看,光伏市场产能过剩,供需失衡,也造成行业整体利润下降。据统计,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为2GW,占全球产量的36.7%;2011年,光伏电池产量已达20GW,约占到全球产量的65%。而目前全球光伏产能约60GW,整体需求只有30GW。产能过剩导致光伏产品价格快速下降,光伏组件现货价格由2012年5月的1.7美元/瓦下降至目前的0.7美元/瓦左右,行业整体毛利率不足10%。此外,国外市场依存度过高,80%以上光伏产品依赖出口,国内光伏市场尚未大规模启动,也使企业深陷泥潭。
产业逆势布局山西优势在哪里
前有光伏巨头无锡尚德轰然倒下的冲击波,后有欧盟“双反”阴云笼罩,新兴产业暂时进入低潮。山西省光伏产业趁机逆势布局。
据媒体报道,就在7月11日,国内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协鑫集团,就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与山阴县政府进行了一次对接。双方拟投资50亿元,在当地建设一个50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时间向前推移,4月25日,大同县协鑫光伏电力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正式并网发电,成为大同市首个并网发电的大型光伏电站。该期工程装机容量为20兆瓦,预计每年可发电2500多千瓦时。
2012年年底,北京远方动力可再生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宣布在孝义投资50亿元,建设50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目前山西省在建的大型项目中,较有影响的还有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1GW/年太阳能光伏垂直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108亿元。项目采用垂直一体化产业模式,覆盖了除高纯多晶硅以外的全部光伏产业链。另外,太原等市也在积极投资太阳能光伏产业。
目前,山西省已形成了以潞安集团、中电科新能源、三晋硅业、硕阳光电、国际电力等企业为核心,涵盖全产业链的光伏产业发展格局。省内共有光伏生产企业26家,主要集中在太原、长治、晋城、朔州、大同,已形成多晶硅产能3500吨、电池片产能485兆瓦、电池组件产能468.5兆瓦。
将光伏产业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山西的优势在哪里?
据了解,山西省发展光伏产业具有资源、技术、资本等多方面优势。从资源方面看,山西省具备太阳能辐射和硅矿资源优势,以长治为例,硅矿储量丰富,仅平顺县的硅储量就在50亿吨以上。全省全年日照时间为3000小时,为太阳能光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地理优势。从技术方面看,地处太原的中电科第二研究所,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多晶硅片铸锭炉等设备,可与进口设备一争高下,为山西省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设备技术支撑。长治潞安集团能够生产高纯度的多晶硅,在国内尚属首例。此外,潞安等煤焦企业的转型,还为光伏产业带来了资本。
下一页>新政释放利好多条腿走路促崛起
不过,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的山西光伏产业来说,如何恢复并扩大光伏生产企业的出口,不断增加的产能该向何处消化,是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省商务厅负责人认为,要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顺应趋势调整出口比例。欧盟“双反”不会毁掉整个中国光伏产业。事实上,除欧洲以外,中国光伏产业依然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因此,企业应积极寻求替代市场,转战东南亚、中东市场等。同时,规避贸易壁垒也是省内企业的必修课。企业可通过“走出去”,开展更多的“本土化”生产。例如有实力的光伏企业可以选择在墨西哥或加拿大建厂,享受 “北美贸易自由区”的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等贸易优惠的相关政策,避开贸易壁垒,保留甚至扩大美国市场。
与此同时,启动国内市场,打开下游需求,消化过剩产能,正在成为山西省乃至全国光伏业的发展方向。
7月16日,运城市首个微型光伏发电站在闻喜县郭店村并网运行。这是山西省拓展省内光伏发电应用市场、响应国家倡导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最新一例。
居民家庭使用光伏发电,其背景是,5月底,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出台《居民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实施细则》,根据细则,居民除自发自用外,余电可入网卖给国家电网。据了解,山西省居民光伏发电申请者从无到有,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此外,山西省一些地区还尝试将生态农业与光伏产业对接。近日,追日电气与省内某农业公司签下5.5兆瓦农业大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合同。汾阳市也启动了一个50兆瓦的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
转向内需,为山西省光伏产业发展带来新希望,也与“光伏新政”的内容相契合。国务院7月15日公布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一大亮点即是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开拓光伏应用市场。这对具备多晶硅产能资源优势的山西省来说,意味着产业发展的新契机。
据悉,“光伏新政”推出,光伏概念股风光无限,就连尚德电力、赛维LDK等光伏中概股在美国股市也出现“大爆发”。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在召唤着山西的光伏产业:在行业低谷和市场萎缩中尽快走出来,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新能源的崛起。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欧美双反,国际市场环境恶化,山西省光伏产品出口陷入停滞山西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是山西省最大的光伏产品出口企业,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