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光伏战役”大盘点

2013-07-29 10:34:59 中欧“光伏战役”大盘点-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自从6月4日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开始,中欧之间围绕光伏贸易战,你来我往,几度交锋。如果将这次“光伏战”比作一场“战役”,我们或可以清晰地看到中欧之间各自的战略脉络,外交战、口水战、攻城战、心理战……中欧双方不断上演计中计,其中过程一波三折高潮迭起。但最终的结局只能有一个:和为贵!因为这是一场双方都输不起的“战争”!

而今,当这场历时一年之久的中欧最大贸易纠纷达成和解的时候,或许透过盘点整个“光伏战”的经历,能够让我们更为清晰地看到外贸争端的实质和化解。

  第一回合:外交战

5月下旬有外媒报道称,欧盟贸易专员德古赫特声称,他不会迫于压力放弃向中国太阳能面板征税的计划,中国所做出的努力是在“浪费时间”。对此,中国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表示,中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管,将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国家利益。5月26日,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表示,中方十分关注欧盟对中国。

中欧“光伏战”大盘点

第二回合:攻防战

6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依据这一初裁,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涉案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欧委会同时决定,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6月5日,商务部紧急启动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调查程序。

  第三回合:心理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7日在河北省考察时,专程来到邢台的光伏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他很关心企业在两个月缓冲期里面临的困难,关切地问:“这两个月能挺得住吗?”他表示,当前中欧谈判成效是有的,但谈判没有结束,我们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希望企业和政府一起做好工作。

另有媒体报道称,中欧之间的贸易争端或将扩大到豪华汽车。

第四回合:拉锯战

早在2012年11月8日,商务部决定自当年11月9日起,对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进口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征收9.2%至14.4%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而在6月11日下午,有消息光伏等产品进行的“双反”调查。6月3日,李克强总理表示,中欧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争端涉及中国重大经济利益,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中欧合作大局。


6月4日,欧盟委员会以“提前24小时”的强硬姿态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性惩罚关税。

6月5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称,中国政府的三个态度没有改变。“第一,坚决反对滥用贸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2年,中国从欧盟进口葡萄酒由6.4万千升上升到25.7万千升,进口数量增长非常快,占我国总进口数量的比例由2009年的37.15%上升到2012年的65.16%。

此外,欧盟葡萄酒对华出口国家主要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2012年上述四个成员国对中国葡萄酒出口量占到了欧盟对华总出口量的96.33%。

在此前的中欧光伏反倾销案领域。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的一个关键增长型市场,各大品牌豪车在华销量不断攀升。

当然,中国手里并不是只有“罚酒”这张牌。还有空客、奢侈品等,逼迫欧盟认识到触发与中国的贸易战争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其实,欧盟委员会针对是否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平均47%的临时反倾销税,其内部也不统一,投票时共有18国反对,4国支持,5国弃权。德国总理默克尔就表态说,欧称,欧盟打算就中国对特种钢管征收高额关税向WTO提起诉讼。

这也是双方自光伏贸易争端以来,又一个被“拉入战团”的产业。

但知情人士称,无缝不锈钢管案件与之前的中欧光伏和葡萄酒争端无关……易救济措施的态度没有改变。因为这种征税措施是不公正的,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第二,坚持通过谈判、磋商解决贸易争端的立场没有改变。第三,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产业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决心没有改变。”

解读:

  影响国民经济政府摆明立场

“政府一般不会出面。一般的贸中,据称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都对征税投赞成票。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说,中国商务部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是正常的调查,谈不上什么“报复”。

解读:

  “罚酒”发出一个信号,是贸易战的重要策略

“对方出击,中方反击,对欧洲葡萄酒倾销立案调查,这是贸易战盟对有关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无济于事,应采取措施予以避免。德国旗帜鲜明表态反对,对欧盟多个成员国政府的态度起到了显著影响。欧洲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众多企业也表示反对。

  解读:

  这是互相摸底、试探、软硬兼施的过程

“这个阶段,就是互相摸底、互相试探的过程。在此阶段,双方都静待或揣摩对方下一步会出什么。”

下一页>  

  解读:

  谈判过程,是私下的“较量”

“这个阶段,看不出什么风吹草动,看似双方都在保持沉默,对双方都是一个机密期,但这个阶段才是真正的谈判过程。”李长安说。

他说:“贸易战中的谈判过程,实易问题,企业自身解决就可以了。而就光伏产品这个事儿上,政府选择出面,并上升为外交战,这说明光伏产业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认为。

李长安说:“而在此阶段,李克强总理坚决申明中方立场,显示了政府的坚决态度,以及重视高度,这很重要。因此这个阶段,首先摆明了谈判的立场,这是很重要的。”的重要策略。”李长安评价说。

李长安认为,之所以在这个阶段发出这个信号,是想表明中国并不想打贸易战,中国崇尚的是自由贸易,“既然在欧洲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部分贸易保护主义者认为中方威胁到了欧洲的产业,抢欧洲企业的饭碗,那中方就选择一个像葡萄酒这样的标志性产品和事件告诉欧洲,其实你们也影响到了我们的产业,而且更加事关重大……这其实就是一种贸易策略,也是谈判策略的一种。”牌。”李长安说。

李长安解释说,其实贸易战中,官员并不是主角,相形之下,企业才是真正的主角。政府只是起到一个组织功能的作用,企业才是真正的搅局者。只是在这个时候,中方政府会放出一些牌,比如,若说葡萄酒只是一个标志性产品,那么若真的对意大利奢侈品牌、欧洲汽车等进行倾销调查,那结果就是伤筋动骨的事情了。但实质上中方暂时并没出这些牌……这其实就是一个软硬兼施的过程。质就是‘妥协’二字,即双方让步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互相都不对外表态,这也是为了保持一个良好的谈判气氛。无论私底下怎么反驳对方,怎么协商,外面的人都看不到这个过程,但这却是一个最曲折的过程,日后若公布细节,那一定是个惊心动魄的过程……”

战局解读:这是“较好的结果”

“虽然最终的结果还没出来,目前是一个价格承诺,但这已经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国家能源委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认为。林伯强说,贸易战中没有赢家,顶多只是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欧方也只是有一部分人是受益者。而站在消费者和企业角度讲,全是输者,没有赢家。双方企业的产销竞争力看似提高了,市场份额实则变小了。”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斯成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已经是一个挺好的结果,是互相都作出妥协的一个结果。”

  战役反思:政府要梳理产业链

“对企业而言,经营的过程也是把握风险的过程。这件事对中方企业的教训就是:不能把市场全压在国外,更要重视国内市场。而对政府而言,一方面,我们要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太阳能产业,比如目前仅仅是设备过剩,但若没这次贸易战,我们能意识到光伏产业已经过剩到这种程度了吗?另外一方面,那就是政府要对产业链有个梳理,做好战略规划……这不仅仅是限于光伏产业,任何产业都大同小异。”林伯强说。

王斯成的观点更为简洁明了,他认为:企业要重视消化国内市场,不要仅仅依赖国际市场。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9 2013/07

中欧“光伏战役”大盘点

自从6月4日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开始,中欧之间围绕光伏贸易战,你来我往,几度交锋。如果将这次光伏战比作一场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