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兜底不背书”超日债推动中国债市改革

2014-04-09 00:22:00 “不兜底不背书”超日债推动中国债市改革-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不足一月的时间里,中国债券市场接连发生两起违约案例,市场的敏感神经被一再触动。

中国证监会上周确认私募债“13中森债”未能及时支付利息。这意味着中国债券市场近年来“零违约”神话在3月上旬被公募债“11超日债”打破后,风险进一步增加。

金融和债务问题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经济值得关注的风险之一。进入2014年,信用违约事件频出,公募、私募债券市场以及银行贷款接连出现违约案例。中国上市银行近期披露的财报也显示,不良贷款余额攀升,钢铁、水泥、航运等产能过剩行业成为不良贷款爆发重灾区。

债市和信贷风险的接连释放,加重了人们对整个金融系统风险的担忧。

需要看到的是,金融市场出现局部违约,只要不是普遍性、连锁性的违约都属于正常现象。

中国债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债市余额已接近30万亿元,但信用事件基本上都

以不同途径加以化解,政府隐性信用背书、刚性兑付成为债券市场潜规则,这在成熟的欧美债券市场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政府正允许市场力量在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企业债券违约的容忍度在提高。即便债券市场没有违约现象,也不意味着经济活动中的风险被化解、分散和转移,让债券市场规律发挥作用,以市场化方式解决,有利于债券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细数上述违约企业会发现,超日是一家光伏企业,属产能过剩行业,徐州中森是一家中小企业。当前随着经济放缓和国家主动调结构,促转型,产能过剩行业和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挑战,违约在某种意义上是信用风险的局部、可控释放,而政府不予干预的态度与金融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是一致的。

就中森债违约,证监会表示,经了解,发行人经营正常,未正常兑付利息的主要原因是其流动性管理存在问题。流动性问题意味着发行人在这个节点上拿不出资金支付利息,并不是完全没有能力支付,而且,增信机构也表示可以代付,这表明中森债违约对整个债券市场影响有限。

金融改革中会出现风险的有序暴露。在债券市场,今后还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违约现象,特别在压力比较大的行业,信用事件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更多而不是减少。

投资者必须抛弃政府兜底的思维。正视违约是中国债券市场正常化的一步,是对投资者的一次风险教育。中国过去鲜有债务违约,风险对冲市场发展滞后,而这是一个健康市场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一课迟早要补上。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已经确定了上下限思维,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范围内,就会坚定的推进改革。要全面深化改革,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牵一发而动全局,也是中国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个成熟的债券市场,政府的职责不是利用自身的周转资金为债券兜底偿付,而是做到充分的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揭示,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健全信用债违约救济的司法审理机制。

最重要的是,监管部门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如果个案处理不当,有可能传导到整个金融系统,一旦形成系统性风险,后果难以预计。

 

当前要加强监测,警惕出现债务违约后,持有债券的金融机构如果得不到偿付,是否会因此产生新的问题,引发连锁反应。监管机构必须保持警惕,一旦个案的风险有可能向全局蔓延,要及时处置。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09 2014/04

“不兜底不背书”超日债推动中国债市改革

不足一月的时间里,中国债券市场接连发生两起违约案例,市场的敏感神经被一再触动。中国证监会上周确认私募债13中森债未能及时支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