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龙羊峡“水光互补”让光伏发电更清洁

2014-05-28 00:58:59 1+1>2:龙羊峡“水光互补”让光伏发电更清洁-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光伏发电产业是否真正清洁一直是业内争议的话题。记者认为,光伏发电过程清洁当然无疑,光伏生产过程可控也是可期。然而,在每一个独立光伏电站“享受阳光”的背后,通常会有相应的火电机组在维持额定转速,默默地做着“无用功”(旋转备用容量),而煤炭在这种“无用功”中被消耗,温室气体在无声地排放。

当然相较于光伏发电产生的环境效益,电力系统旋转备用容量的煤耗并不突出,但这终究“不完美”。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水光互补”模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水光互补”模式到底有何优势?是否具有推广潜力?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中电投青海龙羊峡“水光互补”320兆瓦并网光伏项目。

  变“垃圾电”为优质电

“1+1>2”的事例时有发生,“水光互补”模式正是其中一个。

龙羊峡“水光互补”3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地处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以南约12公里处的塔拉滩,共和县光伏发电产业园内。

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记者不时就会发现分布式光伏发电在青藏高原的应用——这为生态脆弱、人烟稀少地区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必需品——但对于青海而言,光伏发电的主角并不是它们,而是大型并网光伏电站。

青海的日照条件优越,地势平缓,荒漠、戈壁广袤而价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青海成为我国重要的光伏电站基地。据测算,青海省太阳能年总辐射量平均为5800~7400兆焦/平方米,平均直接辐射量占总辐射量的60%左右,在海西地区(青海湖西部、西北部地区),这一比重更是达到70%以上。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4年2月底,青海省已并网的大型光伏电站有131座,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310万千瓦,光伏清洁能源在青海能源总量中的比重已超过15%。2013年全年,青海光伏电站发电量超过了26亿千瓦时。

太阳能发电因其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常被业内戏称为“垃圾电”,并时有“弃光”现象发生。然而,虽然青海光伏电站并网需求巨大,但青海地区弃光问题并不突出。

“目前青海并不存在弃光问题,光伏电量都是优先上网的,但是独立光伏电站发电曲线具有波动性和间隙性,需要电网系统调节,给电网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冲击,但情况可控。”中电投集团黄河公司新能源发电部经理金东兵告诉记者,“而我们电站(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送出的电,相对于独立光伏电站而言,对电网更为友好。”

“由于光伏发电属于能量密度低、稳定性差,调节能力差的能源,长距离输送中电力潮流变化将会给电压控制增加难度,电力系统需要有足够备用容量来削弱这种冲击。”一位青海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水光互补’模式可以腾出部分水电机组容量作为系统备用容量,增加调峰能力。”


“龙羊峡水光互补32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是利用龙羊峡水电站水轮机组快速调节性能,通过水光互补的调节进一步优化电能质量,将互补后的优质电能通过龙羊峡水电站330千伏出线送入电网。”中电投集团黄河公司总经理谢小平告诉记者,“这相当于龙羊峡新建了一台水电机组。在考虑水量平衡的基础上,结合龙羊峡水库调节能力,通过水电机组快速调节性能,将光伏发电锯齿形出力曲线调整为平滑稳定曲线(见示意图,编者注),为电网提供优质电能,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水电站对电网的调节能力和送出线路的利用率。”

据记者了解,该项目并网发电以来,运行稳定,预计每年增加电力电量4.98亿千瓦时;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每天从上午9时开始,光伏电站负荷逐渐增加,水电负荷逐渐降低,从16时开始,光伏电站负荷逐渐减小,水电负荷逐渐增加,形成“水光互补”。

业内专家评价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优化了光伏发电电能质量,解决了光伏电量消纳瓶颈问题,为我国清洁能源利用提供了新型发展模式。

  节水、节煤,清洁特性更凸显

龙羊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和贵南县交界处,是黄河龙青段梯级开发规划中的“龙头”电站。电站位于龙羊峡入口处,库容为247亿立方米,具有良好的多年调节性能。

“水资源对于龙羊峡水电站来说是最宝贵的,除了汛期,龙羊峡水电站四台水轮机是无法满发的。”龙羊峡水电站总经理张空海告诉记者,“据我了解,因为种种原因,龙羊峡水电站从建成之日起库容就没有满过,水都是要省着用的,因此送出线路存在闲置问题。”

张空海表示,因打捆了光电,送出线路的年利用小时数比原来设计的4621小时提高了300多小时,盘活了存量资产。同时,水电站对电网系统的调节能力也增强了。

据了解,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中水电和光电上网是单独核算的,相当于水电站和光伏电站共用送出通道。张空海告诉记者,“在水电站的调节下,水电与光电打捆的电能很稳定,32万千瓦的光伏装机相当于水电站的新机组,这样一来就相当于过去龙羊峡水电站时刻保持4台机组满发的状态,但却节约了水资源,为枯水期稳定发电提供了保证。”

  除了节水,节煤也成为“水光互补”模式一大特点。

“我认为‘水光互补’模式最大意义在于减少了电力系统的旋转备用容量。”谢小平告诉记者,“为独立光伏电站备用的常规机组通常为火电机组,这些机组并不做功或者做功很少,但是煤耗却是实实在在的。”

“大规模光伏并网以后,燃气电站接到的电网调度指令明显频繁多了,而且经常会有大范围的出力调整,在对燃气电站的设备造成影响的同时也限制了电站出力。”青海油田天然气电力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期的低负荷运行导致度电气耗增加,经测算,一年要多损耗近600万标方天然气。”

“‘水光互补’完全是清洁能源之间的优势互补,节约煤炭的同时,效率更高。”谢小平告诉记者,‘水光互补’的调节是通过一套自主开发的系统控制软件来实现的,这套系统填补了国内此类关键技术的空白。

下一页>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地方创新光伏发展方式,并明确鼓励利用既有电网设施按多能互补方式建设光伏电站。业内人士认为,清洁能源“互补”方式有助破解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瓶颈,缓解“弃光”问题。

企业期待更多新增装机指标

龙羊峡“水光互补”创新模式,已通过有关专家组的验收,5个月的实际运营也取得了成效。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2100万千瓦,约占全国的25%。业内专家认为,在青藏高原建设大规模“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的实施,为青藏高原实现更大范围的“水光互补”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副总经理杨存龙认为,“水光互补”模式在拥有辽阔未利用土地、光照和水利资源都丰富的青海等西部地区具备推广价值。黄河公司将继续通过“水光互补”协调控制实践,探索更加合理可行的“水光互补”实际控制运行方式,收集积累运行历史数据,为后续大规模“水光互补”项目建设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撑,为青藏高原实现更大范围的“水光互补”进行技术探索,为电网输送优质光伏电能提供广阔前景。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水光互补”项目的推广还有赖于国家对光伏政策的调整和支持力度。相较于大多数光伏电站,虽然“水光互补”项目更为经济,但离开政策补贴企业仍然无法获利。业内专家认为,光伏创新项目能够为当下处于瓶颈期的光伏行业发展带来活力,但该行业发展的根本仍然在该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杨存龙告诉记者,从龙羊峡水电站的调节能力出发,共计可以匹配85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因此黄河公司后续还希望再建设两座32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实现“水光互补”的效益最大化。

据了解,青海省今年仅获得50万千瓦新建光伏电站指标,而在青海从事光伏电站开发的单位有50家左右。黄河公司一期项目就需要32万千瓦指标,目前看来完成计划将困难重重。

杨存龙表示,企业希望能够追加新建装机指标,但国家有全盘的考量,龙羊峡“水光互补”后续项目能否顺利并网,将取决于国家根据光伏行业发展情况是否会作出调整。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8 2014/05

1+1>2:龙羊峡“水光互补”让光伏发电更清洁

光伏发电产业是否真正清洁一直是业内争议的话题。记者认为,光伏发电过程清洁当然无疑,光伏生产过程可控也是可期。然而,在每一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