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龙:依靠技术创新 光伏寒冬中突出重围

2014-05-29 11:40:59 晶龙:依靠技术创新 光伏寒冬中突出重围-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在近两年光伏市场寒冬中,晶龙集团紧紧依靠技术创新、推行科学稳健经营、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企业经营发展一路向好。今年一季度,晶龙集团实现开门红,完成销售收入54.34亿元,实现净利润2.31亿元,率先走出市场低谷。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高兴地说:“全集团各子公司,以及上市的晶澳太阳能公司全部实现赢利,我们从近年来的光伏寒冬中突出了重围。”

晶龙集团率先走出市场低谷的秘诀是什么?让我们走进晶龙集团,近距离感受那跌宕起伏、勇敢拼搏的不平凡历程。

  低谷时期,技术创新投入不减

  ——转换率最高太阳能电池横空出世

笔者问:在光伏市场寒冬中,为什么晶龙能毅然挺立?

晶龙的回答是:首先紧紧依靠技术创新,一刻也不放松。

越是市场低谷时,越能展现一个企业的韧劲儿与眼光。

经历光伏市场“寒冬”的洗礼与磨炼,太阳能光伏产业巨头晶龙集团一方面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扎扎实实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强筋壮骨,力求在“寒冬”中积蓄力量,提高自身竞争力。这一点晶龙做到了,太阳能电池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率先突破“国标门槛”——按照国家为抑制光伏产能过剩而出台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生产的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不得低于20%,多晶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不得低于18%。

“历经极度艰难的市场寒冬,晶龙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激发了巨大的创造力,锻造成为了经过淬炼更加坚硬的‘一块好钢’。”晶龙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靳保芳释放着自己的兴奋之情。他说:“越是低谷时,技术实力的竞争越显得重要。”“再穷不能穷研发”,提高光电转换率是光伏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换,研发一刻都不能停止。在最困难的时候,晶龙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一点也没含糊。

对这一点,晶澳扬州基地副总经理宋锋兵感触颇深。

去年,因光伏市场持续低迷,晶龙的资金链一度陷入紧张,于是,晶龙明确规定: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能省的钱尽量省。可就在这个时候,因研发博秀的需要,晶澳要从德国进口四套湿法刻蚀机,报价6000万元。这对于手头正紧的公司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带着忐忑的心情,他们把报告打上去了,没想到第二天董事会就批准了。

靳保芳说,该卡的支出是非生产项目资金,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要多少给多少,决不含糊。

“说实话,这让我们搞科研的人员备受鼓舞。”宋锋兵谈到,没有了后顾之忧,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创新的劲头更足了。

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用于科技创新经费,这是晶龙对创新的制度保障。多年以来,这一点雷打不动。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资3个亿建设的2万平方米晶澳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在国内属于一流。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引领技术潮流的研发中心。

有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

2013年8月20日,晶龙集团旗下的晶澳太阳能公司研发的“博秀”P型单晶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20.5%,获得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的独立认证,成为156P型单晶硅电池片的业界新标杆。


几乎与此同时,该公司研发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创立了业界新纪录,高达18.3%,居世界领先水平。

紧紧依靠技术创新,业界转换率最高的太阳能组件晶龙制造。今年2月26日,晶龙晶澳太阳能公司在日本PV展会上推出新产品:博秀(Percium)单晶组件和润秀(Riecium)多晶组件,分别比行业平均60片电池单晶组件高出20瓦和多晶组件15瓦,这是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中最高功率的组件。产品一问世,引起了市场震动,颇受欢迎。

此次推出的新产品60片电池的博秀单晶组件功率达到了285瓦,比行业平均60片电池单晶组件高出20瓦。博秀单晶组件的核心是博秀单晶电池运用了最先进的背钝化和局部铝背场技术,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超过20.3%,比行业平均单晶电池转换效率高出1.3%。该组件有优异的弱光发电性能,在同等条件的弱光环境下比行业平均单晶组件多发1%左右的电力。60片电池的润秀多晶组件功率达到了270瓦,比行业平均多晶组件高出15瓦,同时比行业平均单晶组件高出5瓦。润秀多晶组件的核心润秀多晶电池运用了黑硅技术,使电池颜色一致,产品外表更加美观。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超过18.3%,比行业平均单晶电池转换效率高出0.8%。该组件拥有更加优越的抗PID衰减性能,成功通过了两倍IEC标准的抗PID衰减测试。据介绍,该款博秀高功率单晶组件特别适用于居民及中小型商业屋顶市场,润秀高功率多晶组件不仅适用于地面及大中型工业及商业屋顶市场,且由于外表美观,也适用于小型商业及住宅建筑屋顶市场,该两款产品今年5月逐步转入量产。

不久前,2013年度“PV TOP50”最终榜单正式出炉:晶澳喜获“2013年光伏行业十大创新组件”荣誉称号。

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信部对第一批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进行公示,在总数为109家的光伏制造企业名单中,河北省共有11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有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宁晋晶兴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宁晋松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邢台晶龙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上企业涉及光伏制造领域的多晶硅、硅棒、硅锭、硅片、电池、组件等生产环节。

值得可喜可贺的是,这11家企业中,晶龙集团就占了5个席位。根据工信部之前出台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这些企业将继续享受国家出台的市场应用扶持和信贷授信等政策支持。

全员创新,手握核心技术闯关

  ——线切钢线总能比别人细5微米

“全员创新,努力掌握核心技术是晶龙能够胜出的重要法宝。”靳保芳的回答清晰而明确。

在太阳能电池研发上占据着领先地位,而在单晶硅拉晶以及线切等领域,晶龙则手握核心技术。

大家不能忘记,在这轮太阳能光伏寒冬最为残酷的竞争中,众多的企业破产倒闭,而晶龙引以为傲的是掺镓硅单晶解决了光衰难题,线切钢线总能比别人细5微米,加上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成为晶龙制胜市场寒冬的“杀手锏”。

下一页>  

在宁晋基地,从拉晶和切片的每一道工序开始搞创新,提高技术水平。通过连续技术攻关,晶龙自主研发推广使用的“超薄片切割法”,帮助企业实现了“一刀切出1亿元”。“一刀切出1亿元,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事实。”靳保芳说,“关键就在于晶龙的技术。”晶龙集团手握创新“宝刀”,自主研制并推广的“超薄片切割法”,采用90微米切割钢线,切出了180微米厚度的单晶硅片,且成品率达98%以上。这样年产几千吨单晶硅,每年晶龙就能轻轻松松增加一亿元进账。

正是靠着这些新技术的优势,在众多企业线切不赚钱、纷纷关停生产线的情况,晶龙却能满负荷生产。许多国内外大型企业专门来晶龙做线切加工业务,因为同等条件下,晶龙能切得既多又好。

在东海基地,硅材料研究和多晶铸锭技术的不断提升,让企业在市场风雨中磨炼出崇尚技术创新的精气神。负责人王建立坚持科技创新的热情饱满:“生产最优质的产品,让市场给我们打分,我们要争取走的更远。”

在扬州基地,每一个研发子项目,往往用两套方案,如果一个成功,而另一个失败,则选择成功的;而两个都成功,则选择最优的,或者叠加二者的技术,取长补短。

在合肥基地,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1000多平方米的组件综合检验实验室,六七十台套设备可检测各种天气情况下(包括雨、雾、高温、冰雹、冷冻、强紫外线等)产品的性能,为保持产品技术的领先不舍昼夜。基地负责人范瑞茂信心十足:“我们的产品技术一流,已得到国内外12家专业机构认证,我们有信心再创佳绩。”据了解,这里的综合检验实验室正在申报国家实验室。

这是全员创新的一个典范。超乎所有人想象,在最困难的时候,晶龙仍能逆风飞扬。

在鼓励创新上,除了资金支持,晶龙还制定了具体创新方法,理清创新思路,以保证“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早在2005年,企业就成立了科技创新委员会,颁布《技术创新工作条例》,成立电子材料研究所和研发中心,每年都要根据发展实际选定十几项科技攻关课题,并把它落实到人头上进行科研攻关,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及时兑现奖励,并在年底进行表彰。

早在18年前成立之初,晶龙就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道路。

“产学研结合、科研生产一体化,是科技型企业成功的必由之路。”靳保芳认为,太阳能光伏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尖端人才密集、营销外向型强、生产工艺升级快等特点,唯有坚持产学研结合,才能保障技术持续创新。

下一页>  余下全文

截至目前,晶龙已经拥有企业技术中心、硅材料研究中心、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太阳能组件研发中心等4个研发中心,一个国家级实验室、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在美国、德国、日本设有研发营销机构;与欧美认证机构合作,可利用自己在上海建立的实验室来测试欧洲和美国的标准。2012年又与中科院合作建立了“光伏创新研究中心”,围绕太阳能电池高效率、低成本的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产业化,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电池技术。这些研发机构密切关注着世界太阳能产业的技术变化,也为企业的发展积蓄着科技力量。

晶龙坚持不懈抓科技创新,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做世界光伏产业的领跑者。太阳能电池组件进入全球一线厂商,单晶硅产量连续九年保持世界首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出货量近三年保持世界前两位。在国内的廊坊、宁晋、邢台、上海、江苏和安徽等设有七大生产研发基地,支撑起晶龙科技脊梁。

凭借超强的科技研发实力,晶龙在电池领域全球领先,掌握和储备了多项光伏行业领先技术。晶龙已在中国和美国获得专利授权的掺镓硅单晶技术,破解了光伏产业一项世界难题……

目前,晶龙拥有一支250多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市场需要什么产品,晶龙就研发生产什么产品。近年来,累计完成科技创新项目1200余项,承担国家“863”计划2项和承担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10余项,获授权专利250多项。

晶龙依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优势,积蓄了强劲的动力,由此引发的技术创新也一发不可收,成为推动晶龙发展的力量源泉。

  晶龙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靳保芳:

一心一意抢占 技术制高点

科技创新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晶龙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和之所以能够较快走出行业危机,科技创新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我们的技术可能只比对手好一点点,实际上竞争力也就是体现在这一点点上。

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在“技术为王”的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持续保持技术进步,必将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所以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快速度、加大力度,毫不迟疑地推进科技创新,打造最具创新力企业。技术的创新,是一个“积小步,至千里”的过程,一天一小步,不断优化产品成本结构和提升技术含量,并由此保持住竞争力。

市场竞争中,永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有一点却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将成为战无不胜的强者。

“晶龙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比如,我们就是要在光电转换效率上求创新、求突破,率先突破‘国标门槛’,这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点。”对此我们坚定不移。晶龙更加专注于提升光电转换效率这一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致力于突破先进技术规模化生产的瓶颈,实现“造福全人类”的目标。

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用于科技创新经费,这是晶龙对创新的制度保障。多年以来,这一点雷打不动。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为降低成本,什么都可以节省,唯独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不能省。”技术创新永无止境,没有持续研发能力的企业很可能就看不到光伏春天的到来,技术创新能力是光伏企业的立足之本,是企业进一步变强变大的必由之路。

作为科技型企业,要想走得远,就必须一心一意抢占技术制高点。

今后,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一是选准课题。大的方面,要选定行业发展潮流技术,在电池转换效率、硅片切割、抗衰减等难题及革命性工艺技术上开展科研攻关。小的方面,要把最现实的问题解决掉。在选择研究开发项目时,敢于打破常规,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二是完善创新体系。首先,完善创新投入机制。拿出销售收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技术创新经费。企业资金困难,在其他方面都能省,唯独在科研创新方面不能省。对研发经费,我们优先保证,必要时特事特办。

三是开展全员创新。技术专家和一线员工是科技创新的两大主体,在重视专家科研创新的同时不能忽视群众性创新。要发动员工围绕提高产量、改进质量、节能降耗开展小改小革。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对取得明显成效、为企业增收节支的员工创新,除了参与年终评奖外,还要及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要把职工创新的热情调动好、维护好,让创新创造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四是开展多方位创新。包括业务模式的创新、管理方式的创新、技术研发的创新等。

创新,是挺进新能源企业的一张通行证,更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自主创新为晶龙的迅猛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强大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为晶龙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9 2014/05

晶龙:依靠技术创新 光伏寒冬中突出重围

在近两年光伏市场寒冬中,晶龙集团紧紧依靠技术创新、推行科学稳健经营、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企业经营发展一路向好。今年一季度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