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一场三馆”建设已接近尾声。从规划设计开始,这处建筑群就秉承绿色建筑理念,努力打造节约、和谐的现代展馆。作为蚌埠首个获得绿色建筑省级示范称号的建筑项目,“三馆”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宣告蚌埠公共建筑进入绿色时代。那么,绿色“三馆”究竟绿在哪?对蚌埠建筑行业有着怎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呢?
设计巧思——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进入“一场三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余平方米的巨大草坪。不过与普通广场草坪不同,市民广场采用了低于周边水平面80厘米的下沉式绿地,并用缓和的台阶与广场相连。专家解释,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视觉层次,还具有环保作用。
“下沉式设计使广场空间面积增大,具有减缓风速、减少扬尘的作用。声波经过下沉式草坪时,改变了之前的水平路线,变为先向下再向上传播,进而降低了这个区域的噪音。下沉式的蓄水作用还可以保持草坪湿度,节约灌溉用水。”“三馆”建设现场工程师艾和平为记者讲解了下沉式设计背后的环境效益。
市民广场约20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70%。既有银杏等名贵树种,也有乌桕、朴树等地方性树种,还有树龄几百年以上的古树,打造出层次丰富、颜色分明的绿化景观。与传统建筑不同,“三馆”周围有一圈护城河式的浅水池,除了绰约的景致,浅水池还有更多奇妙的作用。它实际上是一个自然分割带,有了它就不用担心建筑周围停满非机动车辆了。此外,浅水池还可以对建筑周围的小环境进行调节,让环境更加舒适。
“绿色建筑以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人居环境,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艾和平说。
科技助力——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
除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绿色建筑的先进性更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上,它不以牺牲使用性为代价,而是通过合理布局,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约能源,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广场因喷泉而灵动,全市最大面积的旱喷泉是市民广场的一大亮点。所谓旱喷泉就是将喷头和灯光设置在网状盖板下。不喷水时,可以供行人行走,不占空间。当喷泉开启时,灯光照射流水,流动的光影景观不仅令人目眩神迷,也为游人提供了更多近水游玩的机会。对于安全问题,艾和平介绍说完全不必担心,“我们采用的旱喷从外到里渐次升高。喷泉启动时,会先喷射最外围的小水柱,给游客一个提醒,然后才会渐次开启里面的大水柱。”
走进规划馆的巨大中庭,头顶是极具时空设计感的环形吊桥,漫步其中,可以领略蚌埠整座城市的全景沙盘。尽管馆内空间庞大,但在正常天光下,即使不开灯,也会觉得十分明亮。奥秘在于“三馆”使用了既能发电又能透光的光伏玻璃板,总面积14000平方米的光伏板平均一天的发电量就能达到10万千瓦时,一年节省电费1500多万元,既解决了巨型建筑空间的采光问题,又利用太阳能实现了低能耗。
保证良好通风是场馆的设计难题。如何让高大中庭不使用机械通风、空调,就能达到温湿可控?在这里,“三馆”工程师运用了全国领先的风环境模拟计算技术,利用室内外压差达到自然通风,减少空调通风电耗。
“目前国内还没有场馆申报这项技术,这也是‘三馆’冲击鲁班奖的法宝,现在已通过安徽省建设厅的结构验收。”艾和平说,今后蚌埠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都将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三馆”项目将成为蚌埠绿色建筑的一个标杆,建设理念和经验对整个建筑行业都有一个示范带动作用。
下一页>绿色施工——节约意识贯穿始终
穿过市民广场北广场,“船头花鼓”造型的档案馆与规划馆,以“大禹劈山导淮”为原型的博物馆矗立两端。除了在造型上力图把“三馆”打造成蚌埠地标性建筑,设计师还把绿色建筑的理念贯穿到两座庞大建筑的每一个细节。
由于“三馆”建筑屋顶面积巨大,如果采用传统的重力式排水,需要大量的水管,不仅耗材,还占用屋内有效面积。“‘三馆’一个建筑的屋顶面积就有9000多平方米,如果采用重力式排水,需要100多个水管,几乎每个室内都有水管,而现在采用的虹吸式排水,十几根水管就解决了,建筑外立面更是一根水管都没有。而且虹吸式排水可以迅速将屋顶雨水排空,减少屋顶积水。”艾和平说。
虹吸式排水排出的水将导入一个600立方米的砼蓄水池,经过滤处理后进入雨水回收系统,作为景观、清洗、灌溉用水。绿地灌溉采用微喷头,雾状水的用水量仅有普通喷头的10%,还减少了草坪表面静流,不会造成湿度过大。
但只是在设计和使用环节“绿色”还不够,真正“血统纯正”的绿色建筑必须在施工时就严守绿色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施工时,“三馆”也十分注重节水节电节材,增加建筑材料周转次数,进行扬尘控制。采用比普通建筑用钢强度高20%的钢材,节约钢材2000吨,采用劲性结构砼,减少“肥梁胖柱”,节约砼2000立方米。混凝土早期硬化过程用水量大,每天要浇四五遍水,而“三馆”在混凝土养护中采用了薄膜覆盖技术,可以两天不浇水,混凝土浇筑模板也是反复使用。
“绿色‘三馆’将图纸上的绿色梦想变为现实,而在塑造梦想的过程中,我们也严守绿色标准,真正做到了将绿色贯穿始终。”艾和平说。(记者彭旖旎)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备受关注的一场三馆建设已接近尾声。从规划设计开始,这处建筑群就秉承绿色建筑理念,努力打造节约、和谐的现代展馆。作为蚌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