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光伏双反”初裁深度解析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4-07-28 16:16:00 美国“光伏双反”初裁深度解析-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事件:

  7月2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关于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的初裁结果,认定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这也是美方在2012年11月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双反”税的情况下,再次试图发起“双反”调查并征收高额税,其中中国大陆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6.33%至165.04%(其中天合26.33%,昱辉阳光和晶科为58.87%,其他应诉企业为42.33%,而其他非应诉企业为165.04%),台湾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7.59%至44.18%(其中昱晶27.59%,茂迪44.18%)。基于这一初裁结果,美国商务部将通知海关和边境保护部门向相关产品生产商和出口商征收现金保证金。  解读:  该税率基本符合预期:据OFweek行业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此次反补贴初裁税率高于前次反补贴税率较多,已经给市场打了预防针。此次公布的反倾销的税率,对应诉企业来说,同样普遍高于2012年的反倾销税率,市场也有相应的预期。考虑反补贴税率(大陆企业18.56%-35.21%)的影响,中国产出口到美国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受影响较大,出口美国需要寻找新的规避方法,如海外建厂或者寻求海外代工,国内企业已经在重视该问题(昱辉阳光海外代工产能布局1.1GW)。另外因国内生产的硅片不在“双反”之列,所以硅片销售为主的企业受光伏企业影响相对较小。  对台湾企业影响较大: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栋栋认为此次“双反”调查对台湾企业来说,反倾销税率较高,影响台湾企业直接出口美国或者为大陆企业出口美国的代工业务,可能反向刺激台湾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发展高效单晶组件,提高在美国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其他市场。  对薄膜组件产生利好:据OFweek行业研究中心统计显示,近两个月来,薄膜组件均价涨幅已经超过9%,目前价格已经上涨至0.635美元/瓦,而主要是因为薄膜组件不受反倾销或反补贴全球贸易战的调查,预计未来薄膜组件均价仍将维持小幅增长趋势。  供给由其他区域供应商取代: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栋栋还认为如果不加征关税,在今年约为5GW规模的美国市场中,中国生产商将占据2-3GW,可以说美国光伏需求仍在,但是,“双反”之后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电池和组件的部分供给将有由其他区域供应商取代,美国本土、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光伏企业将反向受益。另外,美国市场对国内低价组件的阻碍,使得低价多晶组件供给收缩,供需趋紧提高美国市场普通组件价格,反向刺激高效单晶组件的需求。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8 2014/07

美国“光伏双反”初裁深度解析

事件:  7月2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关于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的初裁结果,认定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