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农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但是对于中国光伏市场来讲它的新鲜性还没有褪去。今年7月份美国光伏双反的大棒再一次砸下——针对中国大陆以及中国台湾的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中国光伏组件的出口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反观国内市场:分布式光伏新政策迟迟未能出台,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并网难,审批难,结算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实际突破。屋顶难找的问题仍旧是分布式光伏“老大难”的问题。光伏发电站为什么一定要建在屋顶上?建在农地里怎么样?在诸多情况之下中国光伏行业人士的视线渐渐投往一个不算新的新领域——光伏农业。
一、什么是光伏农业
光伏农业从字面意思上非常容易理解,即光伏发电和农业的结合。例如:“渔光互补”,光伏和种植大棚的结合,光伏和养殖大棚的结合,光伏和农业机械动力的结合等等。其核心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透光性,动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光源可以直接穿透,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能储存热量提高大棚温度,从而对植物的生长起到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直接利用农地进行低成本的发电。可以取得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下面这些图片就是光伏农业的实例:
光伏农业种植大棚实景图
江苏建湖“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太阳能水利系统
太阳能杀虫灯减少了农药使用
二、光伏农业的发展状况
光伏作为最具前景的能源利用形式之一,各国对于它的利用与开发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欧洲和以色列是光伏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光伏农业体系,但是该行业仍然属于尖端行业。
从我国光伏发展的历史来看,由我国西部地区单一的地面电站开发,到现在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分布式光伏的应用与推广。我国对于光伏利用的探索与开发也从未停止,光伏农业或许将成为光伏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英利、协鑫、中盛光电等企业已经踏上了光伏农业的探索之路。在2011年12月中盛光电为法国温室项目提供2.56MW的光伏组件,获得好评。2013年协鑫在扬州建设的30WM渔光互补项目成功并网。今年四月东方日升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方日升(宁波)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与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高邮市100MW太阳能电站与农业大棚一体化项目框架协议书》,总投资约8.5亿元。今年3月24日英利宣布在广西南宁投资5.4亿元建设60兆瓦光伏农业项目,并希望将此模式复制,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广。诸如此类的项目还有很多,再此不胜枚举。
资料表明,光伏农业投资市场已经开始火了。但是火热归火热,光伏农业在我国仍旧处于初级阶段,作为一个“新生儿”,它具备同时具备着机遇和挑战两种属性。
三、光伏农业的应用市场分析
我国农业大棚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抛开中小拱棚等其他简易设备不算,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修建面积达到200多万公顷以上,然后得到利用的面积却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光伏产品在农业中的应用市场是难以估算的,光伏和农业的结合不单有利于光伏行业本身,同时对于农业的转型也具有相当总要的意义。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光伏农业项目共计400余个,如果在全国大面积、大范围地推广光伏农业产品,其市场可达千亿元规模,在5年内可达到万亿元规模。
光伏大棚效果图
从耕地面积来看,我国耕地面积排在世界第四位,远落后于美国,而我国人口却居世界第一位。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可用耕地中有55%为缺水旱地。我国农业对于水利灌溉设备的需求与日俱增,那么农业灌溉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在基础设施完善,电网覆盖的地方可能不是问题,然而在那些电网没有覆盖的地区又该怎么办?
在中国55%的缺水旱地中,即使只有1%的耕地采用光伏扬水技术,也能形成400GW的装机市场。而1GW装机的太阳能光伏扬水设备,可以满足500万到1000万亩土地的用水需求。而且相对于传统水利建设时所需要的大量电力铺设、水库建设、沟渠挖掘,两者的总体投资规模差别巨大,光伏水利带来的全球生态环境友好性意义让其更显优势。
下一页>四、光伏农业的政策分析
今年6月5日国家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原司长冯玉林曾说:“光伏和农业的结合,一定要摸索出一套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地点、不同形式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要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还要让他们了解光伏大棚发电的社会效益和增加的农业价值。只有农业与光伏达到共赢,国内光伏农业才会有希望。”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官方对于光伏农业的态度。而事实正如冯玉林所说的那样。
其中最著名的文件当属《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该规划把太阳能光伏生态大棚电站的模式划为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示范型项目享受国家财政补贴,根据电费收入、作物利润等等。
对于光伏农业的支持中央政府可谓是不留余力,甚至动用大量的中央财政资金,强烈地体现出了国家意志。2013年7月,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完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机制,对太阳能资源测量、关键技术装备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农村和牧区光伏发电应用、无电地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
如果按照国家政策的补贴标准来算,光伏农业大棚有利可图,稳赚不赔。数据表明:一个投资亿元的10兆瓦光伏农业大棚项目,年收益率可到达10%以上,回收期在6至10之间。光伏农业项目在国家政策层面是非常可行的。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北京雾霾事件给我国政府敲响了警钟,而作为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于一身的光伏农业项目,它响应了政府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号召,节约了土地资源,无疑是我国能源项目的宠儿。以30WM的光伏项目为例:每年可以发电4300万度,在25年的使用期限内可以节约煤48万吨,粉尘排放可减少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减少3200吨,氮氧化物排放减少1600吨。
综上,光伏农业和我国当前经济转型的目标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光伏农业的政策风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动,甚至还有加强的趋势,光伏农业项目在国家政策层面是非常可行的。
下一页> 余下全文五、光伏农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光伏农业经济效益的优势最主要体现在农业和光伏的结合: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既能获得农业效益,又能取得光伏效益,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光伏农业利用的是农业大棚的屋面,不必占用土地资源,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光伏组件和超白钢化玻璃可以有效地过滤对农作物的有害光波,减少紫外线的伤害,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和光伏发电效益的“双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是光伏企业和农民的“双赢”。
光伏农业的经济效益不仅仅局限于光伏发电和农业经济的“双赢”,光伏农业旅游的开发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光伏发电是科技的结晶,具备高科技的美感,格尔木光伏电站就曾入选“中国美丽电厂”,浙江省光电建筑主题摄影大赛也收获了许多光伏电站的美丽照片,光伏电站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潜力。拿光伏农业来说,“渔光互补”电站的旅游业的价值就非常高:可以利用江南地区丰富的鱼塘资源及芦苇荡滩来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同时可以发展光伏和观光农业。光伏和观光农业的结合比较典型的例子有:陕西合阳150WM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在成本回收和盈利能力方面,结合实例来看,我们可以借鉴协鑫集团宝应30MW的“渔光互补”项目。该项目位于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建于养殖塘水域内,占地面积为930亩。项目发电容量为30MW,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主要由光伏组件阵列、逆变器站、箱式变及检修通道、升压站、管理区组成。项目建成后预计平均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电量2941.7万kW.h。
协鑫集团宝应30MW“渔光互补”项目
由上图可见:该项目在鱼塘之上的光伏发电系统通过提高电池板的支架,既不对鱼塘养殖业造成影响,同时又能进行光伏发电。用保守的数字来算:以每20亩一兆瓦计算,总投资约为850万,年发电120万千瓦时,光伏发电方面年入144万。按照大棚养殖每亩5万元计算,1兆瓦的收入约600万元。两项的总和为244万,成本回收只需4年。
光伏农业作为光伏行业的新宠儿,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和光伏媒体的关注。在8月5日晚间亿晶光电宣布与江苏省金坛市朱林镇人民政府签署了《光伏农业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打算在金坛市万亩蔬菜基地投资16亿建设200兆瓦的农业电站项目。光伏农业的前景已然明朗:您再不关注就迟了。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光伏农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但是对于中国光伏市场来讲它的新鲜性还没有褪去。今年7月份美国光伏双反的大棒再一次砸下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