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马云的成功“逆袭”,让这句话短时间内就火了个遍。恰逢其会,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也借了把东风,与马云一起成了新世代的成功学推销热词。由此衍生出的各种思维解读“周边”与解读也成了新热点。人们都在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互联网思维成功学进行解读,而当这个风吹到光伏行业是,自然而然的,所谓的能源互联网就诞生了。
和“互联网思维”的被各种不同需求的解读一样,不同的人对能源互联网的看法也是不同的。互联网技术和能源的有机结合,这应该是智能电网的概念分支吧?分布式光伏发电,大概也是能和互联网扯上关系的——终究也要进“网”吧?在光伏行业推销点互联网营销学怎么样?这也是热点吧!
首富的名头很想,互联网思维概念也不是浪得虚名。然而,在某些业内人士纷纷鼓吹光伏互联网思维或者能源互联网时,仍旧有人显得无动于衷,是不是不合常理?而当这些人又是光伏行业的“大佬”级人物是,能否说明某些问题?
2014年10月18日,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财经能源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谈到互联网与能源变革变革时,两位光伏行业的大佬的互联网思维却明显“慢了半拍”。
瞿晓铧的疑惑与“后知后觉”:互联网与光伏怎么结合?
做为做实业的人,更多的是如何做好眼前的事。“我这个人是一个相对比较保守的人,我有时候我说是一个后知后觉或者中知中觉,特别先见先知的事情一般我是不做的。”特别是在当前光伏产品价格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光伏组件越做越不赚钱,公司内部经常打比方,一块250瓦光伏组件现在卖4块钱一瓦,加起来一千块钱,我这块眼睛要贵多了,一块250瓦光伏组件比不上一块眼镜,可见做实业的人多艰苦。
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匠心——通过对产品的精益求精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更是一种本能,新思维的突破不算是离经叛道,但也是在把产品做好之后的事情了。互联网在光伏行业,凭感觉认为他会起到一个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要产生足够影响行业的作用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天到晚埋在工厂里,有时候跟客户打交道,有时候不会想那么多”。太奢侈。
中国的光伏制造业有一个特长,变化。在阿特斯的生产计划,最多的时候,生产部门一个月生产计划更换了25本,这么快的变化速度很多海外制造他们是做不起来的,所以为什么没有竞争力。但是这么快的变化速度,如果有一个好的跟电子生产计划相连的一些从生产技术改变、物流安排改变应该很容易联系起来,所以联系起来会让制造业具备快速应变能力,会使他的成本降得很低。按这个思路来看,互联网在光伏产业中有其需求。但仅此而已,只是帮助做好事情的工具而已。
而海润光伏新晋董事长杨怀进的说法无疑也与瞿晓铧类似:“互联网不会创造物质出来,所以说到底还是要把实业做好才行,所以对我们自己来讲,把产品做好、质量做好、成本做低,然后再借助于更好的互联网,能够消除渠道,更好的管理系统,如此而已。”
不管是大数据也好,还是互联网也好,都是听上去比较时髦的一些词,但是他是一个工具,工具是什么,在两位光伏大佬面前,似乎也只是辅助生产的手段。为什么两个光伏制造行业的大佬都对互联网思维如此迟钝?个中原因,值得深省。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昨天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马云的成功逆袭,让这句话短时间内就火了个遍。恰逢其会,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也借了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