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架桥者”曹仁贤:没有逆变器我们什么都不是!

2015-02-10 09:02:59 专访“架桥者”曹仁贤:没有逆变器我们什么都不是!-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日前,阳光电源披露的2014年业绩预告显示: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2.72-3.12亿元,同比增长50.25%-72.35%,继续健快速发展。

2014年,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国内出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8GW,占2014年国内新增市场的38%左右;全球总出货量4.23GW,较去年3.8GW提升了超过430MW,在全球厂商中销量大约排名第二;到2014年年底,光伏逆变器设备在全球的累计应用达12GW。此外,阳光电源近期还公布了另外一组数据:汇流箱、配电柜等光伏电站解决方案全年订货超15GW,发货量超过12GW。

在电站项目方面,业务拓展成效显著,2014年开发建设了近200MW光伏电站。包括山西盂县50MW、合肥国家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50 MW、肥东石塘镇40MW、宿州埇桥区40MW等。

在外界越来越多的谈论“能源互联网”和“光伏智能化”的时候,很多人认为阳光电源在未来会更加侧重于电站开发、工程施工或电站管理等业务时,阳光电源总经理曹仁贤却严肃地称:“装备制造业务是阳光电源的拳头业务,始终公司的核心业务,阳光电源必须把逆变器牢牢做到市场第一,没有逆变器我们什么都不是!”

“我们靠逆变器起家,失去根本我们什么都不是。”曹仁贤在接受专访时如是说。

  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阳光逆变器

2015年,阳光电源步入了第18个发展年头。以逆变器为支点,撬动包括风电、光伏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是曹仁贤和阳光电源这些年所做的全部。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品,几乎每个新品都成为业内的主流机型,细节微调平均每三个月一次。阳光电源副总裁郑桂标说:“每次来阳光,都会发现我们的产品跟以前不一样。”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是真正经过“72变”的,这也使其从初创型企业,国外龙头的跟随者转变成一家以技术为驱动的上市公司。“我们很庆幸,通过研发,能够一直紧跟行业趋势,满足市场的需求。”曹仁贤说。

这18年,光伏逆变器转换效率从早期的90%提升到目前的99%,价格从每瓦十几元降至0.3元,解决了低电压穿越、零电压穿越、高电压耐受、拉弧检测保护等问题,这些行业的里程碑式的进步,绝大多数都出自阳光电源。

这一代代的产品见证并促进了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把行业的标准和门槛不断提高。时至今日,光伏逆变器再也不是没有行业经验的人投资几百万就可以坐地赚钱的项目,那些跟不上市场发展的一大批逆变器厂商也逐步消亡。

在最新的设计上,阳光电源已经返璞归真般不再过度秀机器性能,而是从实用角度入手。2013年年末,阳光电源推出了经典的十英尺箱式逆变房——SG1000TS,成为至今为止国内应用最多的产品型号。四面开门,便于产品维护;占地面积小自重轻,可用叉车转运安装;标准箱体,专利技术,防尘散热一体化设计等,在笔者看来,SG1000TS最大的特点,是对逆变器、通讯柜和配电柜等设备的紧凑一体化,方案整体性、实用性强。综合性的功能平台也给了市场未来无限遐想。

上海世博会5MW光伏并网发电项目(阳光电源为项目提供了所有的并网逆变器、监控系统、软硬件等接入设备,并提供以及系统优化设计、安装调试等技术支持。 )


  20岁:一条代码的年轮

中国逆变器企业生于草莽,借势崛起,磕磕绊绊不断自我完善走到今天,领先的企业之所以领先,原因在于交了更多的学费。“大量的经验教训,大量的现场实践。可靠性的提升,便利性的发展,都需要很多的积累。通过大量的应用经验判断哪个功能对客户有用,摸索未来的方向,就是阳光电源18年来一直在做的。”曹仁贤说道。

光伏逆变器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更像是软件行业:绝大多数逆变器厂家并不生产硬件。逆变器的好坏,除了零部件选型,严格的组装及测试,更多的功夫都围绕着软件而来。因此逆变器最注重人的价值。研发主管的设计思路、研发人员的开发经验以及从应用端传回来的用户反馈,是决定了逆变器设计品质的重要标准。“实践”和“时间”是完善产品的唯二法门。阳光电源研发团队超过300人,核心团队成员具有20年以上的电力电子和逆变器研究应用经验。

程序代码是逆变器的应用经验积累表现之一,好的程序对高发电、低损耗、精确故障判断、易维护等都是至关重要。将应用模式与零部件性能参数选用有机结合,程序代码体现了20年的实践积累。这些年来,关键的程序代码不断更新,优化,套用那句经典广告语:“我是谁,你看不见我,我是阳光电源逆变器里一条20岁的代码。”

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突出了代码的重要性:历年来阳光电源的每款主打产品都在展会上受到同行和客户围观,很多公司回去后对其进行模仿。但他们曾发现某家企业连代码都通过一些渠道抄袭过去。阳光电源的技术主管在里面敲了一行无意义代码,几个月后,这行代码出现在国内另外一家竞争对手的机器里。阳光电源随后也全面升级了相应的保密措施。

阳光电源之前每年的研发经费占销售额近10%,这几年销售增长很快,每年也保持近亿元的研发投入。谈及企业研发,曹仁贤说:“研发不容易,要各方面的资源匹配齐全,是否有这么多资源、人才、经费。有的企业只是有钱,这也做不了研发;有的企业没钱,可以精打细算把管理做好,但受经费限制,研发方面会存在有心无力的问题。”

逆变器的毛利率越来越低,研发的环境也越来越严苛,阳光采取了精准、有预见和可持续的研发战略,采用IPD模式使开发过程严谨、苛刻、准时,满足变革要求。“研发经验,管理水平,流程管控等因素是固化在企业内部的无形资产。”曹仁贤说,“这几年阳光安全过冬,但至今想来仍然战战兢兢,如果我们的研发与战略和行业发展情况稍有不匹配,可能企业就死掉了。”

下一页>  

  “桥梁”和“尘埃里的花朵”——减法和加法的智慧

能源互联网时代似乎即将到来,电站智能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记者问到阳光电源未来会否进行业务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时,曹仁贤用“桥梁”来概括阳光电源的定位。

“我们的所有发展都是围绕着给客户提供支撑,逆变器的作用是联结发电侧和电网两端,像桥梁一样。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如何使这座桥梁更加高效、稳定的让电流通过。同时,我们要肩负起部分原本由电网所承载的社会责任。这座桥面对电网的时候,要做的工作,复杂程度远大于组件端的工作。零电压穿越、低电压穿越、紧急限电、电网支撑、储能、谐波、电压电能质量等都要考虑全面。”他想了想,补充道:“企业要低调,做好接力棒和二传手。姿态要低,阳光电源不能抢客户的生意。”

如果曹仁贤没有学理,而是文科出身,大概会套用那句张爱玲的名言:“见了客户,我们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我们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在客户面前保持低姿态的阳光电源像是“尘埃里的花朵”,牢牢维系着与客户的紧密关系。

阳光电源的战略很有意思:它们的战略就是不过多的考虑战略,只专注把产品本身做到极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曹仁贤大刀砍掉了不少盈利的业务,也在核心业务受到冲击的时候咬牙坚持。

UPS是阳光电源很多年前的金牛业务,在有利润的时候被曹仁贤忍痛割舍。“因为它不在新能源行业,我们要扎根于消费者。UPS已经脱离了新能源行业范畴,客户不重叠,我觉得还是做点减法,在辉煌的时候做点减法,等衰败的时候做已经晚了。”

而2012年是大型逆变器厂家最艰难的年份,近乎亏损状态下的阳光电源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双重质疑。“当时正值我们上市第二年,可以说市场的低谷给我们当头一棒,很多人都开始动摇。但我作为企业负责人,要给大家信心,同时基于对行业的预判,我认为市场会逐步复苏,在寒冬里更要把内功练好。我们从技术储备、员工培训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曹仁贤回忆,“很多好的东西都是从那个时候建立和培养起来的。如果我们当时转型,那肯定会死掉。”对核心业务在困难时刻做加法,边缘业务盈利时做减法,是阳光电源得以走到今天的经营智慧。

也许这样的阳光电源不一定会成为一个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公司,但它将会成为整个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石之一:搞懂一种商业模式或许只需要几个小时,搞好逆变器却可能要花十几年的时间。

中节能宁夏太阳山10MW光伏并网示范电站,是2009年国内光伏并网接入电压等级最高、装机规模最大的光伏并网发电项目,阳光电源为其配备了集中型并网逆变器。

下一页>  余下全文

  未来的逆变器:同步和无损

曹仁贤回答光伏逆变器的发展状况时用了四个阶段来概括:

第一阶段,行业发展初期,逆变器企业以能做出基本功能的产品为目标。

第二阶段,以产品的可靠性为目标。

第三阶段,以产品的便利性为目标。

第四阶段,在前三个阶段达到后,以降本增效为目标。

“目前大部分逆变器企业处在第二阶段,为可靠性奋斗,我们已经在第三阶段。”谈起逆变器,曹仁贤当仁不让,“未来逆变器会朝着更高效、更可靠、更智能、更便利,体积更小,功率更大这几个方向发展,这些是硬性指标。而光伏电站则会结合其它新能源如风能、光热发电和储能技术,成为24小时发电的光伏电站,这是光伏电站的最终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延伸出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才有意义。”

“逆变器是我们的命根子,我们只能干这件事情,我们要通过努力,进一步提高效率,成本进一步下降,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逆变器行业不能拖光伏行业进步的后腿,我们搭的是电网的一座桥,在电网和组件之间,我们自己要可靠,同时要转换效率要高,尽量自己减少能量消耗。”曹仁贤称逆变器行业仍然有成本平稳下降、性能不断提高的空间。

2014年阳光电源在新品推介方面硕果累累,有全球最高转换效率99%的商业化组串式逆变器、户用型组串逆变器;模组型500KW集中式逆变器,户外型单机1000KW集中式逆变器;还有针对分布式系统监控的多款产品。同时又提出“无损逆变器”的概念,借助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通过设计优化,尽量减少传递环节和变换环节部分,提高整个电站的效率。

“逆变器企业也要更多的考虑电网端的状况,脱掉’垃圾电’的帽子,比常规的电力技术更多的承担灵活调节和智能运维。微电子和电力电子的魅力在于可随时调节、可编程。”曹仁贤向记者展示了阳光电源最新一代的虚拟同步电机技术——借助储能环节,使基于并网逆变器的分布式电源模拟或部分模拟出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及电压外部特性。该技术是多能源接入微网应用的关键技术,在2014年建成的西藏措勤微电网示范电站,具备该技术的阳光逆变器得到了应用。

下一页>  余下全文

  老大的反思:以协同效应为基础

在组件、电站收购环节还陷入“老大的烦恼”时,阳光电源到现在已经当了十几年的中国逆变器老大。如果将光伏行业比作马拉松,“老大”做为领跑者往往会控制不住节奏。光伏行业波动极大,光伏企业做到第一后并不能像其它行业一样守成而是必须开拓进取,不断调整策略,但却往往会迷失方向。“老大”要为同行探索方向,要为行业维护秩序,也要为了在技术上占领制高点付出更多,但往往由于错误判断甚至仅仅提早估计了趋势的来临,就损失惨重。

曹仁贤坦言,“一艘船,到底往哪个方向作调整,保证船不偏离航线?要时时自我反省,自我剖析。重点是趋势在哪里,谁和趋势作对会死的很快。这需要丰富的经验积累和行业深度理解。我们这几年一直做三年的滚动目标和计划,用科技工具辅助,对行业初步预测和判断,IBM也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哪些坚决不做,哪些业务加强,哪些有困难要坚持住。”

“阳光电源开展新业务之前,都要考虑是否具备协同效应。我们成立了独立于营销的单独运维机构,开展租赁储能装置、提供微网解决方案等业务,并推出了最新的故障诊断方案,通过与IBM的合作,全球的光伏电站都可以在阳光电源总部进行诊断,我们开发了转换效率最高的新能源汽车控制逆变器等等。这些业务的普遍共性就在于都是围绕着逆变器而展开。”

在制定公司战略和重要产品设计时,曹仁贤总会亲自上阵,研发部门吵架是家常便饭。“在阳光内部,重大的产品和投资决策,没有反对票反而通不过。”

阳光电源内部真正决定研发方向的不是研发经理,也不是客户经理,而是产品经理。“研发创新要具备超前意识。客户经理接触客户,收集客户需求,以满足客户为目标;研发经理则是针对技术,以实现功能和提升稳定性为目标。在这两个群体之间,对需求合理性的判断、对边际成本的控制、对是否具备客户价值的判断、对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未来生命周期的判断,是由产品经理来进行的。协调客户经理和研发经理,决定哪些需求是需要到产品上来实现的。”

“我们的策略是坚持聚焦主营业务,进行协同和周边创新。阳光电源的多元化是周边多元化,例如储能、新能源汽车、电站整体解决方案等,围绕着新能源电力展开。”在阳光电源的战略布局中,逆变器始终是那个用以画圆的“半径”。“提到逆变器,客户就会想到阳光,这就是我们的品牌价值。”曹仁贤有这个自信。

“对客户的需求要有所判断,选择那些对他们真正有用的产品。曾经有家国内企业要求先DC-DC(直流-直流),再转成交流,说能提升1%,但事实证明,这样做成本增加了很多,可靠性不行。”曹仁贤说,“客户提出的需求五花八门,我们同样也有错过机会的,但下次一定要纠正。选择研发方向是个民主的过程,少数服从多数,并且从评判标准至研发能力,再到把握能力进行取舍。”

广东深圳机场10MW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全部使用阳光电源箱式逆变房,是对机场等项目场地在已有建筑使用、施工动土等方面严格管理情况下的最佳解决方案。)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大数据浪潮下的冷静思考

虽然光伏行业头顶着“绿色”、“环保”、“科技”等一系列光环,但曹仁贤认为光伏企业要清醒的认识到光伏电站和零部件的工业品本质。“不同于消费品,工业品枯燥无味,绝大部分用户属于纯投资行为。”曹仁贤说,“要警惕智慧光伏电站和智能组件背后可能存在的泡沫。”他身上有一股静气,很难见到他对什么特别执着或着迷,当然,新能源除外。

“美国有统计,一台1000美元的电脑,每年对电脑运行维护费用至少300美元,软件开销很大。”曹仁贤说道,“大家都在谈大数据时代,但究竟哪些数据是对我们有价值的,哪些是无价值的信息?我们要冷静思考。光伏电站不等于手机,面对枯燥无味的电池板,客户新鲜劲过了之后只需要稳定发电即可,99%的数据功能只对某些专业人员有用。此外组件发电检测并不是间隔越短越好,技术致用,性价比最高的实用技术将在未来胜出,过于花哨的东西最终会昙花一现。”

曹仁贤说外界认为阳光电源不去关注智慧电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我们一直在累积大量翔实的光伏电站数据,电站监控运营已经做了五年多,并正在扩建数据库。从智能组件,到传感装置,汇流箱、高压部分接触、储能的智能接口等,大数据时代我们当然也不会落伍。但我们要呈献给客户一个简单的整体的解决方案,这种理念同样体现在产品设计上,简单即可靠,就是对客户负责。”阳光电源的在逆变器理念的口号也喊的同样简单,甚至有点干巴巴的:“因地制宜,科学设计。”要说内涵,似乎也只能解释成“因地制宜”这四个字,比口号还精简的,也算是奇葩,但这背后却隐藏着阳光电源的大动作。

“我们提出因地制宜,科学设计的解决方案,根据客户实际情况,运行条件,为客户量身订做。现在看这一套是有效的。”这意味着什么?凭借18年的技术和经验积淀,阳光电源提出的解决方案很好地契合了用户的多样性应用需求。

“光伏项目从地面到屋顶,山丘沙漠,高低海拔,冷热环境,紫外湿热等各种不同环境,没有一种设备可以放眼四海皆准。”曹仁贤介绍了阳光电源提供订制化电站的核心优势:“我们有丰富的产品线,对不同的使用条件,制定最适合的系统解决方案。”

“光伏行业处在变革的大时代,从资本投入到技术方向上帮客户做专业化的策划,未来会形成新常态。1200万千瓦形成的数据,海量信息是科学设计的核心所在。”曹仁贤说。

阳光电源在做好硬件设备的提供商后,还努力成为清洁能源的服务商。曹仁贤透露,阳光电源正在准备电力交易平台,将在合肥进行试点。

“目前中国电力市场仍未足够开放,欧美有的地方已经还原了电力的商品属性。”曹仁贤说,“我们在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做技术储备工作。分布式的发电真正发展起来,能源市场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最核心的问题是我们这些企业有没有准备好面对广大大众消费者。”曹仁贤每个月一有时间就会在办公室和旅途中埋头苦读,并将不同种类的书籍推荐给公司各位高管,平均每月3本。大量的阅读让他得以用一种“从月球俯瞰地球”的角度来看待光伏行业。“一直以来,光伏企业长于直销,没有建立渠道。分布式发电会使得光伏行业大量企业从工业品经营管理模式走向消费品模式,建立渠道,建设网点,一系列的问题亟需解决。”他认为光伏行业应该学习家电行业,研究异地销售、分销商、代理商、研究消费者,消费心理,光伏行业还没有做好为渠道商分一杯羹的准备。”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10 2015/02

专访“架桥者”曹仁贤:没有逆变器我们什么都不是!

日前,阳光电源披露的2014年业绩预告显示: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2.72-3.12亿元,同比增长50.25%-72.35%,继续健快速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