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改变光伏业:海量用户激活千亿级太阳能屋顶市场(图)

2015-05-15 11:54:59 “互联网+”改变光伏业:海量用户激活千亿级太阳能屋顶市场(图)-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20多年前,几乎没有人相信实验室中重达数吨的计算机最终会变得廉价、袖珍,并摆上寻常百姓家的书桌;更没人能预料到,以计算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互联网,最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今天,在能源领域,一场变革正在悄然进行。曾经动辄上亿投资、功率数千千瓦、连绵数万平方米的光伏系统,正化整为零,铺上城市的屋顶。这些不起眼的分布式光伏系统,正在拉开中国能源改革的序幕,瓦解以往大电厂、大电网、单向、集中的能源供应模式。

在中国东部沿海,分布式光伏系统已经模糊电力生产者与电力消费者之间的边界。上海西南的松江工业园区,一家名为贝石特山的民营服装企业便是这一能源变革的缩影。与传统制造业不同的是,这家企业有着新潮的能源理念:企业8楼的屋顶上架着64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系统,从远处看蔚蓝一片,在工业园区里格外显眼。

贝石特山的老板简明照告诉早报记者,之所以会想到在屋顶上装光伏系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自发自用更“经济”。

目前,上海市高峰时间的工商业用电价格约为1.2元/度,而光伏发电自发自用可以直接省去这部分电费,如果再加上国家与上海为了鼓励清洁能源应用而提供的每度0.67元的补贴,收益非常可观。

以贝石特山为例,其屋顶上的光伏系统每月可发电6000余度,能满足企业14%的电力需求。这意味着贝石特山一年不仅可以向电网少交近9万元的电费,还能获得约4.8万元的补贴。两项相加,便是每年14万元的直接收益。考虑到整套光伏系统的总投入是63万元,企业只需4年半的时间便能收回投资。而接下来的20年,按照保守估计,这套光伏系统还能为企业每年带来至少10万元左右的净收益(电费不涨价情况下),总计约200万元。

丰厚的经济收益,使得分布式光伏在东部地区开始慢慢热了起来。作为贝石特山光伏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光伏资讯、电商及第三方服务平台SOLARZOOM光伏亿家也已经盯上这一风口。“我希望打动每一个拥有屋顶的人,无论对方是企业家还是住户,都能铺上光伏系统”,SOLARZOOM光伏亿家创始人刘昶对早报记者表示,“2015年是中国全民光伏时代的元年”。

1998年赴德留学的刘昶,见证了欧洲光伏产业的迅速崛起和普及,他相信这一个过程也会在中国重现。德国目前是全球光伏应用第一大国,截至2014年年底光伏装机容量约为38GW(3800万千瓦,1GW=1000MW;1MW=1000KW)。行驶在德国高速公路上,可以看到两边的超市、住房上的分布式光伏系统拥有很高的普及率。在刘昶看来,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中国的分布式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即将迎来井喷。而根据2010年出台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预计,2011年-2020年十年,国家将在新兴能源领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而其中光伏新增的1970万千瓦装机量,约等于4000亿元的价值。

资金也开始关注这一来自屋顶的绿色能源商机。早报记者获悉,针对分布式光伏项目,2015年,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为SOLARZOOM批了5亿元的1+N分布式光伏电站贷款专项额度。而在此之前,中国的银行对于分布式光伏一直非常谨慎少有涉猎。

负责光伏电站研究经营的招商银行总行战略客户二部相关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之所以选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因为他们已经看到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我们和SOLARZOOM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的新能源未来在光伏。光伏的未来一定是在分布式,分布式更远的未来在全民光伏。到那一天,我们一眼看出去,屋顶上的光伏系统至少是星罗棋布。”


融资难是最大痛点

目前,国内光伏应用分两大类: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系统。前者动辄几万千瓦、几十万千瓦乃至数百万千瓦的规模;分布式光伏要“迷你”得多,从几千瓦到数千千瓦不等。大型地面电站因为占地巨大,只有国内中西部地区才能满足这一条件,而这些地区大多人烟稀少,经济落后,无法消纳如此大量的电力,于是只能电力外送。但这又面临中西部电网外送通道不足的瓶颈,且长距离传输也会带来巨大的损耗,最终并不经济。

相比较而言,分布式光伏规模较小,可以直接安装在城市屋顶之上,发电后就地消纳,不会陷入弃光困境。以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为例,这里电力需求巨大,光伏发电不愁消纳问题,同时电网健全,经得起光伏发电间歇性供电不足的冲击。

那么分布式光伏在中国的潜力到底能有多大?光是一个上海,整个屋顶面积,可用分布式的装机量至少在2个GW,保守来算,2个GW就等于200亿的产值。这只是上海,刘昶认为,如果分布式光伏的商业模式最终能够成熟,那么仅江浙沪地区其光伏装机容量就可以远超德国,达到上亿千瓦,对应着的,是上万亿资金容量的市场。华北、华中、华南地区,也有类似的市场潜力。

而随着以大数据、云平台、智能制造等为特征的工业4.0时代的到来,未来的能源供应一定会从集中式走向分布式。

刘昶说,2013年,国家电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6MW以下作为分布式,那么实际上已经预示着中国未来的走向一定会从集中式变为开放,从垄断变成市场化经济。而且随之而来的电改,比如售电侧放开,电力市场化,都给我们未来的分布式能源提供一个很好的市场化机制的平台。

不少光伏制造业巨头也开始逐渐加大对分布式光伏的投入。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就对早报记者表示,分布式这块今年确实比较热,晶科今年在该领域的投入至少会提高到40%以上,将近半壁江山,剩下的部分是地面电站。

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却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其发展,融资困难,是现阶段分布式电站建设遇到的最大痛点。

融资困难,主要源于产权问题。与地面光伏电站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和电站的所有权,容易以电站为抵押换取贷款不同,开发商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其所使用的屋顶的所有权可能分属几家项目业主,也可能由一家业主所有,屋顶协议的签署是个问题。

分布式电站的运营期是25年,但中国企业的寿命却大概只有10年左右。一旦企业破产倒闭,或者换了新的业主,屋顶的产权随之更换,分布式电站是否能继续运行下去,谁也说不清。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敢贸然放贷。

除了融资困难,分布式小而灵活的优势,也带来了很多操作上的难度。比如:客户分散;定制化产品,客户个性化服务要求高,每个屋顶的结构和所有权都不一样,由于业主专业知识欠缺常导致设计方案不停改动影响效率;工程安装公司(EPC)规模小,与设备商谈判没有议价能力;行业标准缺失,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甚至野蛮施工;保险保障严重缺失,客户体验度差;信息不对称,甲乙双方缺少信任度等。

在很多老光伏人来看,“互联网+”思维可能提供一条解决之道。

下一页>  

  用“支付宝”+“京东”式

  互联网思维经营

分布式光伏这种碎片化、小而精的应用,或许相应地需要互联网思维。对开发运营商及工程安装公司(EPC)来讲,做小型电站和大型电站人员配备和项目流程几乎相同,付出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都差不多,然而如果大团队专注在小型分布式电站开发运营,人力成本及收益风险将大幅提高,因此企业对小型项目避之不及。而在刘昶看来,自己耕耘十年的光伏行业门户网站SOLARZOOM在2014年转型成为轻资产的“互联网+光伏”第三方平台,是真正的顺势而为。

SOLARZOOM现在的业务主要有三块:作为传统的行业门户网,依旧提供行业媒体资讯和数据咨询,以及广告服务。而作为转型之后的产业互联网,他们现在的商业模式,则有些类似于“京东+阿里巴巴”。

像京东是因为SOLARZOOM在做光伏组件的电商,企业和个人可以在网站上采购设备。而“阿里巴巴”的模式则是指,SOLARZOOM在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过程中,扮演屋顶业主和EPC公司之间多功能的第三方平台,提供EPC厂商目录推介、融资、施工监测、中立交易、电站检测和后期运维等服务。具体地说,如果一位户主要给自己的屋顶安装光伏电站,他可以在SOLARZOOM的网站上寻找EPC供应商,并获得电站施工监测和后期维护等服务。另外,户主可以在SOLARZOOM网站上提交项目申请,通过SOLARZOOM的信用审核之后,此项目就能获得招行的无抵押贷款(首付30%,五年期,利率7%),有些类似于按揭买房。

和按揭买房不同的是,这是一门可以盈利的生意,且收益率并不小,贷款还清之后,年收益率可以达到40%。

打比方说,在上海建一个1MW的屋顶电站,按项目投资1000万元,贷款70%,年利息7%,贷款期五年来计算;自发自用电量是发电量的80%;国家和地方补贴一共0.67元/度,余电上网售价0.43元/度。假设一般情况下,第一年发电量117万度,节省的电费加上政府补贴以及售电收益总共183万,扣除2.5万的运维费用和166万元的还款额,还能够有14万元的收益。以此类推,五年贷款期和地方补贴期结束之后,靠屋顶光伏省下的电费和余电上网获得的收入就是净收益。这个收益每年约在100万元以上。而20年的总收益保守估计是2000万元,比上最初300万的投资和20年的时间,年化收益率至少是33%,尚不包括未来电费上涨的可能性。

整个贷款的操作流程也和房贷有差别,此项电站安装工程款并不直接支付给EPC工程公司,而是在电站完工且成功并网之后,在SOLARZOOM的鉴证及项目监管下才能通过银行将工程款打入EPC公司的账户。所以在这过程中,SOLARZOOM扮演了支付宝的角色。而传统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类似于家装市场,屋顶业主和EPC工程公司直接交易,由于光伏设备供应商和EPC工程公司资质参差不齐,没有专业知识的业主很难鉴别和选择;同时,很多时候EPC工程公司垫资修建电站又容易导致大量的尾款,甚至坏账。所以,EPC工程公司资质及光伏设备质量不过关,以及项目业主的信用问题,都成为制约分布式光伏普及,以及影响银行贷款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新的模式中,SOLARZOOM作为专业的第三方平台,为银行做了第一道风险控制,类似于办理信用卡前的资质审核。而对于SOLARZOOM为什么能够为银行做用户及供应商筛选这个问题,创始人刘昶表示,SOLARZOOM成立十年,作为行业媒体一直为光伏企业提供资讯、咨询和广告服务,积累了很好的行业资源。而现在,作为第三方平台,他们开始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建立一个金融机构认可的供应商列名系统,该列名系统既包括EPC工程公司,也包括设备供应商。一款产品要进入这一名单,必须得具备类似人保、英大这样级别的保险公司的25年质量保险。目前,进入SOLARZOOM供应商列名系统的知名光伏企业包括阿特斯、晶科、昱辉、中电、力诺、向日葵等组件企业,以及像阳光电源、欧姆尼克这样的逆变器厂商。而EPC进入供应名单,则需要通过电力生产设计、总包资质等一系列审核。

SOLARZOOM自己内部的“京东+支付宝”两项业务也互相交融,需要通过SOLARZOOM平台进行项目融资的业主或EPC工程公司,必须在SOLARZOOM的电商平台上采购光伏设备,以保证用于项目的设备都是原厂原单且都具有25年的质量保险。

据刘昶介绍,SOLARZOOM今年分布式电站项目的经营目标是10个亿,即100兆瓦左右的装机量。而这100兆瓦的组件都是从他们自己的电商平台采购。第一季度已经有10个兆瓦的采购量,客户主要来自江浙沪等华东地区,以及一些大企业。目前,汉能也在与SOLARZOOM合作,正在积极寻求通过招商银行的融资,为普洛斯物流及光明食品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

刘昶说,作为第三方服务平台,他们的服务费用非常之少。“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是羊毛出在牛身上。我们希望给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帮助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客户群扩大积少成多获取相应的回报。这就跟现在买智能手机一个道理,硬件并不值多少钱。”

下一页>  余下全文

  招商银行要做

  光伏金融0到1的先行者

融资,是分布式电站建设的主要痛点。而对于银行来说,“分布式项目太分散”则是现阶段制约其放贷的最大瓶颈。招商银行总行战略客户二部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从银行信贷发放的角度来看,每次发放前都需要尽调论证、信用评估,凡事需一事一议,而分布式光伏电站由于个体太分散,且每个屋顶的所有权和经营模式,所处地域的电费补贴都不一样,给银行成建制进行高效及大规模的投放造成很大困难。

招行表示,这就跟以前做小微贷款一样,可行路径是一个商圈或者一个产业链地去做,去承载小微贷款。将来要尝试布局分布式光伏的市场,同样也需要这样一个用来承载小微贷款的平台,这个平台需要具有三个功能:1.撮合交易,2.信息对称,3.一定的资金融通收付功能。

就具体的合作方式,招行相关人士称,“SOLARZOOM是这个行业里专业的网站平台,是一个具备产业资源的入口。它已经有一定的会员和流量。比方说有屋顶业主有安装需求,那SOLARZOOM就给其提供一揽子的计划解决方案,银行只是一整个‘服务链条’中金融服务的一环。同时由于SOLARZOOM撮合的交易、信息流、资金流都能在平台上得到反映,包括他们后端的好多统计、维护,以及所谓的不良资产的处置。它是一种功能性的平台,前期通过他们的专业性筛选用户,后期进行电站运维。帮助实现信息对称。让银行高效率、成建制地,同时也是风险可控地实现规模投放。”

“今年的工作重点是要从中摸索出模式来,其中细节甚至包括对于第一份违约信贷的处理方式。”招行相关人士说,“现在市场很浮躁,大家都在说1到100,但最重要的是0到1,我们做0到1的先行者,关键是要选对路径和伙伴。”而SOLARZOOM的创始人刘昶是一个非常偏执的人,创业的路很多时候是寂寞且不被理解的。十年前,SOLARZOOM还只是一个BBS,后来变成行业媒体和资讯平台,现在要拉上小伙伴们一起做新能源产业互联网,转型非常清晰。我们之前都在关注他们出品的行业新闻、数据和评测,是这个行业里面我们很认同的一个平台。

时间倒回2006年,SOLARZOOM的论坛在德国成立。那时,BBS还是和QQ和MSN一样火热的社交网络。而2004年开始实行补贴的德国光伏业,在当时也迎来了空前火热的时期。而刘昶也于同一年在德国加入光伏业,负责为当地厂商采购中国的光伏组件。当时,他发现中国企业互相之间不交流,也没办法第一时间了解欧洲市场的信息,因此便创建了这个唯一的中文光伏论坛,供大家交流。从2006年开始,SOLARZOOM一度成为圈内最活跃的BBS,2008年注册会员超过5万,新的光伏人刚入圈子都会来这里注册账号,那时的SOLARZOOM就像光伏圈里的“天涯BBS”。

2007年初,刘昶加入中电,负责其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开拓。2011年,他离开中电在洛杉矶阳光充沛的办公室,正式负责SOLARZOOM商业化运营,开始由BBS转型为门户网站在上海浦电路最老的一幢写字楼由由燕乔大厦四楼租了一间25平方米的办公室,全职经营他的SOLARZOOM,直至如今能源互联网的大风吹来。如今,SOLARZOOM办公室从四楼搬到了七楼更大的一间办公室,当初的几个人变成了30人的团队,开始他们从0到1的尝试。6月底,已经顺利拿到招商银行授信的SOLARZOOM,准备在自己的行业大会上进行电站项目现场登记和融资对接。

下一页>  余下全文

  融资建电站:

  “互联网+光伏”冰山一角

与SOLARZOOM合作不是第一次涉足光伏电站行业,招商银行较早就开始了与大型集中式地面电站的投融资合作,而分布式所代表的小微和个人市场,则一直是招商银行的“菜”。

相对于地面电站,分布式的样本更分散,从而风险也可以被分散,参考值为接近社会平均违约率。而与信用卡业务相比,信用卡是消费贷款,是用个人的信用为保障、个人的收入来偿还;但投资分布式电站本身就是一门生意、一门赚钱的生意,借贷者要么省电费赚补贴、要么上网结算电费,现金流是可预测和规划的。可以想见只要保证三真原则“真人、真采购、真电站”大概率上讲违约的动机不充分且违约成本不划算,银行风险总体可控。

不过在SOLARZOOM看来,融资建电站,只是光伏与互联网联姻的冰山一角。和所有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一样,他们现在所做的,只是抢占流量和入口。一旦在这个细分市场站稳脚跟拥有海量的客户,接下来便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通过电站积累起来的碳金融业务,或者电站资产证券化,未来众筹建电站,人人都可以像买股票一样投资电站。银行更长远的战略是谋取上游供应链的整合。

由于前两年的“双反”,光伏制造业大量产能过剩,企业关停、并转或倒闭,都是休克式的疗法。上游所谓的信用链都崩塌了,如果到时候能够拥有海量的下游客户,银行将考虑通过SOLARZOOM的平台整合上游供应链。“光伏制造借不到钱不要紧,只要你是我的供应商,我有生意,或者说你也可以带来生意,基于网络平台就把整个信息流、资金流规范起来,还有物流,以此为前提我们就给你做阶段性的供应链融资。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也会形成个巨大的平台,我们在里面肯定会有一席之地的。”

而在刘昶看来,电力市场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入全民光伏时代之后,电力成为商品,价格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每户人家或者每个小的中小企业,都是一个电的买卖者。SOLARZOOM将会参与到电力交易中,一个公司可以为自己的电定价,一户人家的电不够了,他们可以到SOLARZOOM的平台上来买些价格最优惠的电。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几乎可以畅想不久的未来,能源互联网到来后每天的寻常生活,我们的手机、家电、汽车、屋顶全部都成为智能家居的一分子。早上打开手机里的APP,便能查看到今天家里所有电器的能耗曲线和碳排放量;进入交易菜单栏,便可轻松卖出多余的电量,之后,我们会像现在买股票一样,拍下远方某一个电站众筹建站的几百股,坐等收益。然后,进入车库,打开新能源车的车门,驰骋在城市的道路上,享受干净的蓝天。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15 2015/05

“互联网+”改变光伏业:海量用户激活千亿级太阳能屋顶市场(图)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20多年前,几乎没有人相信实验室中重达数吨的计算机最终会变得廉价、袖珍,并摆上寻常百姓家的书桌;更没人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