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薄膜股价腰斩 技术路线争议不断

2015-06-01 09:26:59 汉能薄膜股价腰斩 技术路线争议不断-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句话一而再、再而三地印证了光伏这个主要依靠太阳能驱动的能源行业上。从当初的赛维、尚德再到如今的汉能,都是凭借光伏成为明星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风光一时,但是前两家都以重组、破产了局。汉能虽然还没有到如此光景,但是股价腰斩并且遭到香港证监会调查,日子也不好过。赛维的彭小峰、尚德的施正荣和汉能的李河君,都登上过不同财富榜的榜首,一路以来都饱受质疑,前两位的财富现在已经基本“归零”,并且销声匿迹许久。李河君与他们的不同是,财富过山车来得更加刺激。

事件

  汉能薄膜股价一日蒸发千亿港元

汉能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汉能控股”)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以下简称“汉能薄膜”)在最近的一年半时间里,其股价“妖性”十足。去年3月,汉能薄膜的股价还在每股1港元左右徘徊,随后进入上涨通道,尤其是在沪港通之后,在内地资金的助推之下,其股价在今年的3月创出了每股9港元的历史新高。以股价最高点计算,汉能薄膜的市值接近3000亿港元,甚至一度超越李嘉诚的长江实业。

在股价飙升期间,汉能薄膜虽然饱受各种质疑,但并不妨碍其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光伏企业,汉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也因此登上数个财富榜单的榜首,一度挤掉马云和王健林成为中国首富。

一路越骂越涨的汉能薄膜,在5月20日遭遇了毫无征兆的股价崩塌。当天上午汉能薄膜以每股7.35港元开盘,在不到半小时之内暴跌46.95%至每股3.91港元,不得不申请紧急停牌。汉能市值一日蒸发1442亿港元,市场上关于其股价腰斩原因的猜测层出不穷,有的称汉能贷款逾期未还、资金链出问题,有的称汉能遭到香港证监会调查,还有的称李河君减持套现引发机构做空。5月21日,汉能控股发布声明称,公司资金状况良好,没有任何一笔贷款逾期,关联人士没有对上市公司进行减持套现,也没有进行过对赌之类的任何金融衍生交易。不过对于是否遭到香港证监会调查,汉能控股没有正面回应。

汉能控股没有回应的,李河君出面回应了,不过难堪的是被香港证监会直接“打脸”。5月27日,李河君在接受新华社《真相》栏目访谈时表示,市场上流传的香港监管部门对汉能进行调查“纯粹是谣言”,“绝对不可能”。不过仅一天之后的5月28日,香港证监会发布声明,称正在就汉能薄膜事件进行调查,鉴于有报道否认相关措施,基于公众利益,故根据披露政策发出声明。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香港证监会近六年以来首次就个股发布声明确认展开调查。市场人士分析,监管部门的该举动意味着汉能遇到了大麻烦,汉能薄膜可能会停牌较长一段时间。而对于李河君来说,一周的时间里,因为股价腰斩自己的身家瞬间蒸发超过一千亿港元,从富豪榜前列迅速滑落。在香港证监会发布声明之后,李河君和汉能至今没有再表态,汉能官网则把李河君接受采访的内容悄悄撤下。

原因探析

  技术路线争议不断

自从涉足光伏领域以来,汉能一直饱受外界质疑,其中之一就是汉能把全部身家性命都押在行业非主流的薄膜太阳能技术上。

简单来说,在光伏太阳能领域,主要有晶硅和薄膜两种技术,前者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用;后者比较薄和软,适合民用太阳能产品。在2009年之前由于晶硅原材料价格高昂使得薄膜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后来随着晶硅价格回落以及晶硅技术转化率的提升,到目前在整个光伏市场中,90%以上的企业都在走晶硅路线。可以这么说,主要的光伏企业只有汉能选择了薄膜技术。

保利协鑫、英利两大光伏企业的高管均表示,薄膜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成本较高,太阳能转化率低,一般只有8%左右,而晶硅技术现在可以做到25%。另外国家政策也主要扶持工厂、工业园区大规模应用场景,这个比较适合晶硅,像汽车、电子产品等民用的光伏产品市场现在还没有打开,所以说做薄膜存在较大风险。李河君也曾坦言,当初在选择薄膜技术时,公司很多高管反对,提出至少一半做晶硅一半做薄膜,但是被自己否决了。李河君称,民用才是大光伏市场,不用依靠国家补贴就可以直接干,做晶硅的都没有理解光伏的真正意义。

关联交易阴霾未除

汉能饱受外界质疑的还有一点就是作为上市公司的汉能薄膜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涉嫌操纵股价。如果说汉能特立独行走薄膜技术还能用“民用为主、工业为辅”来自圆其说的话,那么在汉能薄膜这家上市公司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则是一副“爱咋地咋地”的肆意之态了。

首先在持股关系上,李河君个人持有汉能控股97.57%的股份,而汉能控股则持有上市公司汉能薄膜73%的股份,也就是说李河君实实在在地掌控着这家上市公司。更让外界诟病的是,根据财报,汉能薄膜自2010年以来合计实现营收148亿港元,几乎全部是向母公司汉能控股销售设备所得。在整个2013财年,汉能控股及其附属公司是汉能薄膜唯一的客户。可以这么说,作为上市公司的汉能薄膜做的事情就是把产品卖给母公司,产品的毛利率还特别高,达到80%以上。香港证券业人士称,在整个香港股市里产品毛利率能跟汉能比的只有澳门赌场和Prada(普拉达)。有财务人士指出,汉能是在用不算高明的财务技巧来“做高”营收和利润,所以很多香港投资者都不会碰这样的股票。

而对于关联交易,李河君在今年2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有过公开回应。当时他表示关联交易是一个过程,“之前大家不知道什么叫薄膜、移动能源,大股东扶持一下,就像父母扶持孩子的成长,2014年汉能薄膜已经变成成年人了,前两年的关联交易,这两年已经彻底突破,2015年更不用说,会更少。关联交易目的是为了不关联交易,孩子长大了,父母就会让他面对风雨,但当他只有三五岁的时候不行。”而上述香港证券业人士分析,此次香港证监会对汉能展开调查,关联交易应该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调查内容,不知李河君现在还会不会对关联交易做出三个月前那种“理直气壮”的回应。

行业延伸

  企业龙头从造富机器到破产重组

光伏,牵强附会点说,是一个高光和起伏相伴的行业。之所以说其“高光”,是因为光伏十年之前就被很多人所看好,算是一个资格很老的新兴行业,很多企业前赴后继,这两年富士康、华为、恒大也涉足其中;之所以说其“起伏”,是因为十多年来,行业大起大落很多次,捧出不少富豪甚至首富,但是也让很多人一败涂地。

2000年,施正荣回国创办无锡尚德做太阳能光伏;2005年尚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同一年彭小峰创办江西赛维也开始做太阳能光伏;2006年,施正荣挤掉黄光裕成为当年的中国内地首富;2007年,赛维也登陆美国纽交所并完成了当时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大的一单IPO,当年只有32岁的彭小峰成为各大富豪榜单最年轻的富豪。不过好景不长,在风光一时之后,尚德和赛维两家企业的明星光环逐渐退去,随着举债扩张过快以及行业产能过剩,尚德和赛维相继在2013年和2014年破产重组。现在很多人认为,相同的故事也许正发生在汉能和李河君的身上。

在很多行业人士看来,国内光伏领域的起伏以及带来的财富过山车效应,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光伏是国内能源领域里为数不多的几个没有限制准入的行业,民间投资带来财富集中,出几个首富很好理解。但是另一方面,有光伏企业高管指出,整个行业的技术与财富、外界预期并不匹配。

多重因素助推致盲目扩张

过高的投资热情和预期必然导致行业产能过剩,所以就会形成一波又一波的冲高回落,在这中间地方政府还加重了行业的波动。因为光伏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能够带来大规模投资,所以地方政府往往助推了光伏企业的盲目扩张。在投资阶段,光伏企业从地方政府廉价拿地招工,并且在地方政府协调下从银行举债扩张,与地方政府形成一种绑定,现在也成为外界对汉能的担忧之一。

除了这些之外,尚德、赛维、英利、汉能等光伏领头企业都在海外上市,有做空机制的海外资本市场也放大了行业的起起落落,导致企业和企业家个人财富的猛涨猛跌。

从企业家个人角度来看,彭小峰、施正荣、李河君都是很会“讲故事”的人,施正荣有“中国光伏教父”之称,李河君更是每次在公开场合都必提及要把汉能做成“国家名片”,就像苹果、微软之于美国,三星之于韩国一样。当然也有观点认为目前汉能的形势不至于沦落到赛维、尚德的地步,因为李河君手中还有金安桥水电站这张牌。李之前也多次提及水电业务是公司的现金牛,不过汉能从未披露过从水电领域赚了多少钱。今年2月份的媒体采访中,李河君信心满满地表示,“没能读懂汉能的人都赔得很惨”,不知道李将如何面对在股价腰斩中赔得很惨的汉能投资者。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01 2015/06

汉能薄膜股价腰斩 技术路线争议不断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句话一而再、再而三地印证了光伏这个主要依靠太阳能驱动的能源行业上。从当初的赛维、尚德再到如今的汉能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