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美国《华盛顿邮报》一篇题为《太阳能公司把垃圾留给中国》的文章迅速成为网络焦点。
记者不完全统计,转载这篇文章的网页一天之内超过了200个。
该文章称,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洛阳中硅”)在多晶硅的生产中“存在污染”。
“村民不敢相信所看到的情景:卡车在玉米地和小学操场中间停下来,一桶桶浮着泡沫的白色液体被倾倒在地上,卡车径直开走。9个月来,这种情景几乎每天发生。”文章开头这样写道。
“应《华盛顿邮报》的请求,一个独立的、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对洛阳中硅倾倒场附近的污垢样本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含有高浓度的氯气和盐酸。”
《华盛顿邮报》记者认定,该“浮着泡沫的白色液体”就是生产多晶硅的副产品———四氯化硅,是高度有毒物质。
一时间,“洛阳中硅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位网民说,“假如情况属实,无疑是给中国新能源概念一记响亮的耳光。”
3月22日,《经济视点报》称,洛阳中硅董事会秘书望海龙对于外媒的报道,显得既愤怒又很无奈,他认为,《华盛顿邮报》所报道的污染事件存在偏见,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
文中写道:3月22日,偃师市晴空万里。在洛阳中硅偃师生产厂区内,芳草茵茵,围墙外粉红的桃花、墨绿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望海龙表示,倾倒四氯化硅之事纯属子虚乌有。所谓的‘白沫子’并不是四氯化硅,而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原本呈酸性,被中和后才拉出工厂运到指定垃圾场,且毒害小。去年9月的事件是垃圾车翻倒在路边造成的意外事件,玉米也并非被毒死而是被车压坏的,事件已得到及时处理,并赔偿了相关受损的农民。毒气也是不存在的,仅在2005年年底,由于机器调试过程中阀门出现故障,发生了气体泄露的事故,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事件。”
“存在偏见,还是确有其事?”
4月4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兼光伏分会主任赵玉文告诉记者,“美国媒体一贯喜欢故意寻求负面新闻,报道过分渲染、夸大其词”。
而且,他向记者举出几处《华盛顿邮报》文章中所引用的专家观点,他表示,这些观点都是在未告知被采访者事件背景的情况下得到的,是在认定了“白色液体”就是四氯化硅的前提下进行采访的。
他说,“据他了解,现在很多当时接受过采访的专家都很尴尬”。
虽然洛阳中硅之前已经做出回应,但网上关于此事的激烈讨论仍然不绝于耳。
一方用自己“亲身经历”极力维护洛阳中硅,另一方以“百姓健康”的名义与之争锋。然而,正像一位署名叫“忆往昔”的网友所说,恐怕大多数人心底都会有个疑问,“到底是外媒存在偏见,还是确有其事”?
对此,赵玉文告诉记者,国外一直对先进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实施封锁,尤其是在尾气回收和废料处理方面。“我国投产初期可能有过污染现象,但目前已经有了很大改进”。
4月10日,本报记者拨通了望海龙的电话。他建议记者,“看看前天晚上的《经济半小时》”。
的确,4月8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了一期调查性节目,名为《新能源概念红火背后的危机》。
洛阳中硅总工程师严大洲在节目中说,“多晶硅还原出来的尾气,我们是采用干法回收系统,把这个尾气里面的四氯化硅、三氯氢硅、氯化氢和氢气,一个一个组份分开,然后返回我们系统使用,这个尾气几乎是百分之百回收的。”
对于工厂一条明沟中像雪一样的泡沫的表述,严大洲表示,这实际上是一种高纯的二氧化硅。“海滨砂的成分就是二氧化硅,我们将它与一些没有烧透的石灰石渣混合在一起进行中和,作为一个中性渣,最后用来填坑、用来铺路都可以,没有什么污染的。”
洛阳中硅和当地的环保部门都在节目中表示,该公司确实对多晶硅生产中产生的剧毒尾气和副产品进行了回收;但另一方面专家却认为,目前国内的技术还不具备根治污染的能力。
作为中国多晶硅最权威的科学家之一,中科院院士王占国还是在节目中表示了对国内大量上马多晶硅项目所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感到担忧,“因为这些项目现有的技术并不能完全解决相关回收问题”。
记者注意到,《经济半小时》的这期节目并未提及洛阳中硅被《华盛顿邮报》报道一事,而且,也未就外媒报道中所称的污染现象是否真实存在做更深入的调查。
此节目一出,网络上再次展开热议。
一篇题为《大浪淘沙始见金———央视多晶硅报道观后感》的文章引起关注,作者提醒网民,应正确理解央视节目的真实用意。文中说,“我个人认为央视此期节目的真正目的是为中国盲目上马的多晶硅项目敲响警钟”。
4月23日,记者再次电话采访了望海龙。
他告诉记者,生产多晶硅对技术要求很高,技术的成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国目前多晶硅的生产分为两大流派。一种是从国外引进设备,然后自行组装,但设备往往不成套,难成体系;另一种是靠自主研发,建立成套的技术体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洛阳中硅利用自主研发的闭环改良西门子技术,已经解决了1000吨以下多晶硅生产的环保问题,废弃物的排放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望海龙表示,外国媒体有他们自己的评判标准和思考方式,严格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政策做事即可。
记者从洛阳中硅了解到,该公司2007年共生产多晶硅506吨。
背后的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潜藏在多晶硅背后的巨大经济效益。
赵玉文告诉记者,多晶硅作为太阳能产业最重要工业原料,预计中国未来几年的总需求约为2万吨。然而2006年全国的总产量才只有287吨,2007年总量也不足1000吨。如此紧缺的产品遭到了下游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哄抢,价格从原来的20美元每千克飙升到了300美元每千克,并且价格日益上涨。
某证券研究所资料显示,2007年洛阳中硅获利达2亿元以上。
多晶硅的财富神话从无锡尚德海外上市开始,在全国各地迅速蔓延。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准备或者宣称要上多晶硅项目的大概有30多家,而已经在建的项目有13家左右。2007年,已有洛阳中硅、新光硅业、江苏中能三家企业开始批量生产。
同时,多晶硅产业也成为了不少地方政府十分热衷的项目。在目前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把快速拉动GDP的希望寄托在了多晶硅上。
记者还从统计资料中发现,在建的多数项目都是引进国外技术(引进俄罗斯技术居多),设备实行全球采购。
而成立于2003年的洛阳中硅,是我国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生产厂家,自然成为当地政府乃至国家寄予厚望的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必需有自己的产业化多晶硅生产企业。”赵玉文告诉记者,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这是中国许多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支持。
在此次洛阳中硅被《华盛顿邮报》报道存在污染的事件中,也许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点,正像一位网民评论所说:“当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之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往往步前者的后尘,更多在低水准的阶段踏步,并且被动地接受前者抛弃的工业垃圾。而消息披露的太阳能板制造公司则‘主动’地把毒垃圾留给自己,却为前者贡献了环保的产品。这样的对比难道仅是时代、制度的隔阂吗?”
(编辑:xiaoyao)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3月9日,美国《华盛顿邮报》一篇题为《太阳能公司把垃圾留给中国》的文章迅速成为网络焦点。记者不完全统计,转载这篇文章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