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太阳能光伏讯:风电、光电与生俱来的间歇性、随机性特征,伴随着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全国范围内部分地区、部分地段的弃风、弃光问题逐渐显现,如何破局已经摆上了业界的议程。
11月17日至20日,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发布了《“十三五”电力科技重大技术方向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预计2020年,我国要实现2亿千瓦风电、1亿千瓦光电的并网消纳,为了大幅提高其利用效率和贡献水平,并网优化调度及大容量储能的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并网调控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但由于寿命和价格的掣肘,大容量储能技术仍须“上下而求索”!
11月18日当天的会议结束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伟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在目前条件下,推广大容量储能技术,从经济上来讲,肯定还是不可接受的。
风电、光电之“殇”
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逐渐受到“热捧”,由于水电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可发程度较高,国际上有关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通常不包括水电。
自2000年以来,我国以发电、光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迅猛增加;目前,我国风电和光电累计并网容量分别跃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风光无限好。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未来我国风电、光电的发展空间巨大,预计2020年的发电装机规模将达3亿千瓦,将是当前累计装机容量的3倍。
前途虽光明,但道路却很曲折。据悉,我国风电、光电存在着“大规模发展、集中式建设、远距离输送”的特点,比如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开展大规模风电基地(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建设的国家,且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且远远快速电网建设速度,加之当地负荷水平低,通俗理解就是没有相应的用电需求,弃风、弃光现象比较突出。
“弃风、弃光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从技术层面讲,电源建了,电网没有建,输出能力受到限制,这是第一;第二就是,发得多、用得少,在某种情况下,发电大于用电。”王伟胜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风电、光电同时大规模出现的时间,由于其它约束条件,电网就得相应压缩风电、光电。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风电、光电存在间歇性、随机性的“天然弊病”,比如有风无风、风大风小,都会影响风电出力,再比如青天白日,光电可以运转自如,可黑夜阴云,光电就会“怠工”,所以占比不能过高,且须要用其它电源如水电进行匹配,否则就会对电网的稳定造成影响。
大容量储能何时普及?
面对当前弃风、弃光问题,国家电网已经在谋划解决之道,规划在2020年将现有电网互联整合为东、西部两大电网,并于2025年融合为一个同步电网,从而更好地消纳“三北”地区过剩的电力。
但为风电、光电开拓“销路”的同时,也要有效地改善电网系统的运行特性,否则功率波动起伏较大的光电、光电,由于大规模、集中式地“蜗居”在我国一部分地区,仍无法有效地并网输出。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郑宝森等与会人士的共识是,大容量储能技术,不仅可以平滑风电、光电的功率波动、促进其大规模消纳和接入,也可以对电网进行调峰调频、增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受当前技术条件,寿命、价格,成为阻碍大容量储能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两道铁丝网。
“由于价格、寿命等等限制,从经济性角度上,大容量储能技术还不可接受,目前仍唯一可行的还是抽水蓄能。”但王伟胜也告诉记者,从正面来看,大容量储能技术也在发展,并在规模化、商业运用上做着尝试。
让人仍看到曙光的是,储能技术的效率和寿命正在持续改进,其昂贵的价格也以5-10年约降低一半的速率在持续下降。
“随着各种储能技术路线的逐渐成熟、化学储能成本的持续下降,及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电网对新型化学储能的需求将更加迫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十三五”期间将是化学储能技术逐步向大容量、高效率、长寿命发展的阶段,并有望进入商业化阶段。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OFweek太阳能光伏讯:风电、光电与生俱来的间歇性、随机性特征,伴随着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全国范围内部分地区、部分地段的弃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