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汉能集团首次发布四款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据汉能方面介绍,此次推出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无需使用固定充电设施,只用车身上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就能为汽车充电。汉能希望借此扭转停牌以来的颓势。自去年“5·20”汉能薄膜在港交所股价大跌之后,汉能遭遇了停牌、被香港证监会调查、被剔除沪港通等一系列挫折。股市上的大逆转与汉能倡导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技术路线是否有关?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曾表示,这种轻薄、可弯曲的太阳能薄膜电池将让“中国领先一把”,如今,这一产业在中国的前景究竟如何?在全球的发展现状到底怎么样?记者就此对中外权威专家进行了专访。
太阳能薄膜“发电玻璃”可以做成多种颜色。
中国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仲继寿:
汉能停牌影响中国相关产业
汉能被香港证监会调查和被剔除沪港通等事件本身与汉能代表的太阳能薄膜产业的前景毫无关联。汉能在港股的停牌肯定会影响其融资能力及其在薄膜发电领域的拓展,是否会对世界太阳能薄膜产业发展产生影响还不能下结论,但对中国的太阳能薄膜产业的影响应该是客观存在的,毕竟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同时具有硅锗、铜铟镓硒(CIGS)、砷化镓(GaAs)等多条产品技术路线。汉能通过收购、并购等方式引进国际领先技术,如德国Solibro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研发转化率最高可达21%,美国MiaSol铜铟镓硒量产转化率达到15.5%,美国AltaDevices砷化镓高效柔性薄膜电池效率达到30.8%。对美国GlobalSolarEnergy的并购,使汉能具备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规模量产能力。
现在判断薄膜电池还是晶硅电池是未来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主要方向,我个人认为还为时过早。晶硅电池稳定的发电效率和寿命成为目前应用规模最大的电池类型,在分布式建筑光伏电站、集中地面电站应用广泛;薄膜电池在移动电源和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更具优越性,包括汽车、飞机等移动交通工具,以及轻型屋顶和曲面屋顶等建筑工程。随着薄膜电池转化率的大幅提高,以及规模化生产电池质量的稳定,我更认为,柔性薄膜电池在移动电源领域和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有更清晰的未来。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太阳电池技术研究室主任王文静:
金融市场不应拔高期许
汉能去年5月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出现股价大跌情况,其原因至今仍不是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这与汉能公司长期的业务和技术发展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一些短期的金融炒作行为。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始终是全世界太阳能电池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和砷化镓薄膜电池,近年来全世界都在着力发展,其技术发展有很大的进步。目前,开发薄膜电池技术的公司较少,而从事晶硅电池研发、生产的公司非常多,这些公司有几十年半导体领域的技术沉淀,使晶硅电池的技术进步更快,成本下降也更快。这样的结果导致近几年薄膜电池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生产薄膜电池的公司遇到困境。但是只要薄膜电池的公司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是大有希望的。比如,近两年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已将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的组件效率提高到16%左右,达到常规晶硅电池的效率水平,因此其销售量大增。
应该看到,任何技术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汉能公司不能操之过急,社会的期许也要有个循序渐进地提高过程。前期汉能公司在香港股市上的表现就是社会及金融市场对汉能公司所发展的薄膜太阳电池技术有过高、过快的预期,导致股票价格过快增长,从而为各方面的炒家提供了题材,才出现暴跌情况。因此,我们要客观地分析汉能公司的技术面,分析该公司的产业化基础,从CIGS薄膜电池的技术发展来分析公司的前景,并从集团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来分析公司的现实。
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萨拉·库尔茨:
光伏市场阻力在哪
今天,任何新技术都面临一个关键挑战:为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它需要尽快实现大规模生产。一般来说,由于薄膜技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较少,因此有降低成本的潜力。薄膜技术可能更容易与各种柔性产品相结合,在光伏建筑一体化方面也有更多选择,比如将薄膜贴在窗户上。对薄膜技术不利的是,晶硅产品在我们的社会上无处不在,可是人们对薄膜技术知之甚少。人们需要弄清它在快速增产过程中的可靠性如何。不过,不能因为薄膜产品近年来的颓势就看衰其长远前景。从市场角度来看,薄膜现在还没有成功占领市场的主要原因是,晶硅组件的价格大幅下跌,使得薄膜产品无法与之竞争。对新公司来说,另一个障碍是需要为产品质量和性能建立良好的信誉。人们在开发薄膜产品的时候,未曾想到晶硅组件的价格会降到今天的水平。企业必须想办法降低薄膜电池的制造成本,使之低于晶硅电池今天的价格。如果晶硅的价格保持稳定,薄膜企业制定商业计划就比较容易了;如果晶硅组件的价格再次大幅度下降(似乎不太可能),薄膜技术要增加市场份额就很难。如果晶硅出现短缺,薄膜产品将有机会抢占大量市场份额。
对中国来说,为促进薄膜领域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为光伏行业创造更多需求,使需求大于供给,以便新产品进入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买家,中国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国,如果中国大规模投资晶硅生产,造成供给过剩,薄膜产品的市场空间就非常小,这将不利于降低成本,从而使薄膜产品难有竞争力。
未来难以预言。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和日本SolarFrontier公司已证明,当生产规模大于每年1吉瓦(GW)时,薄膜业务可以获得成功。未来,其他公司有可能复制它们的成功。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7月2日,汉能集团首次发布四款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据汉能方面介绍,此次推出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无需使用固定充电设施,只用车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