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赛维“巨坑”:不要尝试去揣摩地方政府的底线

2016-10-12 08:15:59 【反思】赛维“巨坑”:不要尝试去揣摩地方政府的底线-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不要尝试去揣摩地方政府的底线。因为你很可能会发现:地方政府没有底线。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其实已经,抽不了身了。悲剧。

关系图

最近,江西赛维重整方案被地方法院强裁,这条新闻在金融圈炸裂了。包括国开行及四大商业银行在内的12家大型银行,由于这个强裁,将在这家生产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企业亏损高达250亿元!没有银行能承受如此坏账。

来看看这个触目惊心的踩雷名单吧:

国开行持有72.56亿债权,建行、农行、招行、民生银行分别持有47.29亿、34.98亿、36.24亿、32.16亿元债权,中行持有18.71亿元……江西赛维三家公司的清偿率分别为6.62%、3.4%和11.84%。银行总计271亿元的债权仅能收回21亿元。一点渣渣都不剩。血本无归。

事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变坏的呢?

此前,江西赛维两次提出重整方案,都被债权银行否决了。尽管那个时候,清偿率其实没有这么低。最初的方案,根据银行内部提供的分析,清偿率有14.75%。但这个清偿率显然并没有满足银行的胃口。

银行都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地方政府不会见死不救。然并卵。

最初的方案,赛维的资产估值尚有121.86亿元,到第二次方案的时候,公司直接采用破产清算的估值方法,资产估值跌为76.52亿元,一下子就缩水了37%。你们银行还不同意?行,那地方法院直接强制执行。

这就是迟疑的代价。那些债权银行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们一定不会在最初投反对票。

笔者想再次强调文首那句话:不要尝试去揣摩地方政府的底线,地方政府没有底线。

像这种新能源科技企业的债务重组,一般都有地方政府的介入。江西赛维也同样。企业发生债务危机了,欢迎银行来解救。结果,那些屁颠屁颠的听话的银行却成了冤大头。这个锅,背得太沉重。

笔者看到网上已经有一种论调,说光伏行业从头至尾就是一场骗局。虽然有耸人听闻的嫌疑,但也不无道理。

这是一个不靠补贴就赚不了钱的行业,这是一个打着“低碳”的旗号实则高能耗、高成本的行业。这是一个由国家产业政策吹起的巨大的泡沫。

2005年,无锡尚德登录美国纽交所,让施正荣一下子超过黄光裕,成了中国首富。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光伏是这样一个挣钱的行业。2009年,金融危机以及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后,太阳能更是成为低碳经济的代表,被国家重点扶持。不少企业也成为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这掩盖了他们趴在国家补贴上续命的假象。

有政策托底,有补贴输血,似乎没什么风险。其实,当所有人都在朝一个领域涌入的时候,证明这个行业离死不远了。无锡尚德、*ST超日相继破产重组。如今,江西赛维的强裁重整,再一次刷新了光伏行业风险的新高度。

危机还在发酵,谁会是下一个赛维?


笔者简单爆个料吧。下一步,金融界或许应该重点关注一下英利,这家总部位于保定,光伏组件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的企业。

目前,英利也在进行债务重组。据说可能会由国开行牵头、中国信达参与,向英利提供33亿元的贷款以推动重组。

去年底,英利高层与河北省能源局、保定市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单位一起召开了债务重组会议。

银监会、能源局等部门在会议中表态,“英利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企业之一,掌握多项核心技术,社会影响大,银监会和国家能源局支持对英利集团进行资产债务重组。”并要求各有关单位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可以积极争取行业政策支持,引进战略投资者,尽快研究出英利集团债务重组方案,并上报国务院。

是不是有点眼熟?笔者相信,江西赛维也是这样过来的。我走过的最难忘的路,就是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套路。

值得一提的是,主导英利重组的,是我们的一位老朋友:中国并购重组领域最具声誉的人物——武捷思。

资本圈的人不可能不认识武捷思。这位曾经主导了广东粤海公司债务重组的传奇人物,凭粤海重组一举成名,成为并购重组领域绝对的大咖。他还曾担任深圳市副市长,以及广东省省长助理,相当于王岐山的秘书。还拥有博士和教授的头衔。他后来转战多家企业,如工商银行、合生创展、奥园等,目前自己做私募投资基金。

武捷思上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还是帮孙宏斌重组佳兆业的时候,他代表融创出现在与佳兆业境外债权人谈判的桌上。后来融创并购佳兆业失败,武捷思摇身一变,担任了佳兆业二股东生命人寿张峻新成立的富德金融控股的董事。真是让笔者大跌眼镜。

能够这么频繁地变幻阵营,说明武捷思颇受大佬们的赏识,这也与他背后深厚的政商资源不无关系。不过,随着张峻被调查,武捷思也顺势脱离了富德控股。这是后话了。

如今,武捷思又出现在英利的谈判桌上,原因?因为他还兼着上市公司英利绿色能源的独立董事。武捷思的社会兼职非常多,光是独董的头衔,一只手就数不过来。

但是笔者听说,最近武捷思有些烦心。在他的推动下,英利的重组方案虽然已经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复,但是相关的地方银行却不作为,采取消极态度。至于原因?你懂的。

银行也有害怕的时候啊。更何况,最近江西赛维更是提供了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但这些债权银行难道真的就不担心吗?就像上文所言,迟疑的代价。银行若救,还可苟且地活。银行若不救,只会死得更惨。银行躲得过赛维,躲得过英利吗?

好在,英利也在自救,其资产状况要好一些。笔者听说,英利卖掉了旗下闲置的几块地,几乎活过来了。看来,危机四伏的光伏行业,还要靠地产来解救啊。

笔者还听说,英利今年5月就提交了重组方案。但重组踌躇不前,最主要的原因是,本来要投钱推动重组的国开行,也就是英利最主要的债权行,却迟迟没有反馈意见。

别忘了,在江西赛维遭受了最大亏空的债权人(近70亿),也是国开行。

有政策托底的行业,最终由政策来买单。国开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笔者以前的文章写过,像这样一个庞大的资金池,投什么,不投什么,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反正又不是自己的钱。这些决定权掌握在少数决策者手中,这些决策者不是银行家,而是官员。

如果四大行在江西赛维的坏账可以自行消化。那国开行的坏账谁来买单呢?别跑了,就是你。

有一件事让笔者十分在意。最近,国开行原党委副书记姚中民被立案侦查。中纪委公告的相关问题包括:违反廉洁纪律,收受礼金、礼品,搞权色、钱色交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涉嫌受贿犯罪。

国开行内部也不平静。

下一页>  

笔者认识一位做地产基金的朋友。两年没见,发现他已经转战光伏发电领域了。笔者很好奇地问他:光伏行业这么惨,你为什么还去?朋友露出神秘的微笑,给我分析了光伏行业里面的门道。

光伏行业分上游和下游。上游就是光伏组件的生产商,产能过剩,一片红海。但下游呢,真正能够进行光伏发电的,却有着很高的准入门槛。

这两年,因为光伏组件产能过剩造成价格极其便宜,光伏发电成本大幅降低,所以下游成为一个让人眼红的行业。但前提是,你得有门路。

笔者那位朋友之所以觉得这里面有机会,可以搞,主要原因不可言传:我在部里有人。

朋友说,光伏发电的门槛主要是路条,也就是有关部门的行政许可。路条还分大路条和小路条。简言之,你想建电站?行,需要向地方有关部门申请一个建设规划吧,也就是一个小路条。你想正式建电站,并把发电并入国家的电网?行,那请你再向发改委申请一个大路条。

搞来搞去,真正能够使用这些组件来发电,领着国家回购的电价和补贴过日子的,少之又少。

这就像地产行业,行情好的时候,所有企业都在拿地,不停造地王,大干快上。地方政府看到土地收入滚滚而来,数钱都来不及,谁来管提醒你风险呢。但当房子都建好了,却发现,我去,限购了。

管杀,却不管埋。那些不长心的企业或银行,便成了乱葬岗上的孤坟野鬼,夜夜幽怨,如泣如诉。

光伏跟地产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光伏的规模还不够大,偶尔破产几家企业,牵连几家银行,自我感觉无伤筋骨。或许,这就是地方政府有恃无恐的地方吧。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12 2016/10

【反思】赛维“巨坑”:不要尝试去揣摩地方政府的底线

不要尝试去揣摩地方政府的底线。因为你很可能会发现:地方政府没有底线。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其实已经,抽不了身了。悲剧。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