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推力最大的火箭,因此被称为“大火箭”。那么“大火箭”的发射塔架有什么特点?和此前同样在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的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塔架相比,又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跟随央视记者的镜头一起去看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塔架高91.7米,一共12层,距离海边850米,和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塔架相隔630米。
与长征七号发射塔相隔630米
央视记者王晓丹:在我的身后就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塔架,整个塔架采用的是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它的强度足以抵挡台风和地震。在塔架的四周是四座高120米的避雷塔,可以防止雷电的影响。
这是我国目前距离海边最近的一座火箭发射塔架,长期处于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中,空气当中大量的氯离子会对钢结构建筑产生严重的腐蚀,为此,塔架外表采用了热喷涂的防腐涂层,相当于给塔架穿上了一件防腐蚀的外衣。
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我们也采取了其它一些措施,就包括用盲板把它封堵,不让空气进入这些管壁的内部从内部进行腐蚀,还有我们这个连接的部位采用这个原子灰进行密封。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火箭,推进剂的加注量比普通火箭大,发射塔架内外的管道体量也相应比较大一些。
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非标主任设计师伊善贞:我们在设计上采用了柔性节点、刚性节点混合的这种结构设计。取消了回转平台走廊的斜杆,使人员和设备、管道通行更为顺畅。
璧合
此次发射任务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应用液氢作为火箭推进剂,对液氢的应用规模是我国现有其它航天发射场的十几倍。
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液氢副主任设计师高旭:为此我们从液氢的存储、输送、精确加注以及整个液氢系统的安全防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实现远程的控制,来确保加注过程的安全以及塔架上的人员设备的安全。
发射塔架内部到处都是层层叠叠的楼梯,便于工作人员到达任何一层平台。
文昌航天发射场地面系统工程师符一行: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活动发射平台的上表面,在我们的前方是我们的发射塔架,发射塔架分为两个部分,是回转部分和固定部分,在固定部分里面有我们各个系统的设施间,以及我们的设施设备间,在我的上面是我们的回转部分。
发射当天,塔架的三联回转平台将依次打开,而驱动回转平台这个庞然大物,依靠的是位于塔架顶部的液压油泵,它控制着回转平台的展开或合拢。
文昌航天发射场地面系统工程师符一行:在油源间里面有3台油泵,这3台油泵就提供给回转平台打开的能源,而每一个回转平台都对应了有一个阀控箱,我们的工作人员通过阀控箱的操作来使我们的回转平台进行180度的打开。
发射塔内到处密布着各种管道线路和机器设备,包括液氢、液氧和煤油三种推进剂的加注管路。在火箭发射当天,推进剂将通过这些管路源源不断流向火箭的贮箱。完成加注后,火箭内部将达到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超低温,而在点火的时候,火箭发动机喷出的烈焰温度则高达3000多摄氏度,此时的火箭将面临内外“冰火两重天”的极端考验。为了给发射平台降温降噪,在发射塔架80多米高度的12层,有一个占地面积500多立方米的巨大水箱,水箱两侧是直径1.8米的水管,直通发射平台两侧的喷水装置,这就是大流量喷水降温降噪系统。
文昌航天发射场地面系统工程师符一行:这个水箱在火箭点火发射的时候,里面的水将会通过2根粗壮的管路流向我们的地面,通过地面上面的喷水降噪系统然后将这些水喷到我们的火箭发射平台的表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巨大的水量从12层的高度倾泄而下,这对水箱的结构,包括对我们管路的工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射塔架的前方地面以下部分是导流槽,用来导排火箭点火时产生的巨大热能。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个导流槽,为双向四通道结构,采用了白刚玉耐烧蚀混凝土,大大提升了可耐受温度。目前,长征五号火箭已经完成了技术期的所有测试项目,正在进行加注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将于近期择机发射。
文昌发测站站长唐功建:本次任务主要是检验长五火箭设计的正确性、飞行的可靠性,以及发射场和火箭之间的匹配性。后续长征五号主要执行的任务包括大质量的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包括探月(球)和探火(星)的任务。
我国航天业已进入业绩集中兑现期,未来2-3年内型号任务饱满,伴随着长征系列火箭、载人登月、火星取样返回、带外行星探测、太阳能空间电站等航天重大工程全面铺开,景气度极高。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