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至2015年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到2016年,国内光伏行业更是掀起了一场抢装大戏,让中国光伏冲上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然而,光鲜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行业痛点。西部地区“弃光”困局尚未得到缓解,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下半年光伏产品价格又接连跳水,而补贴下调更是让企业叫苦不绝。一系列的行业问题让无数光伏企业痛定思痛,寻找中国光伏未来的出路。
随着光伏扶贫模式的兴起,一大批光伏下游企业将目光盯在这一全新的应用领域上。作为实施扶贫工作的一条新途径,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光伏扶贫试点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随着光伏扶贫政策的不断落地实施,从国家到各省市区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制定和推进光伏扶贫项目。现如今,光伏扶贫已经站上了扶贫工程的风口浪尖上。
作为中国光伏行业的领跑者,中利腾晖在光伏扶贫方面取得重大创新科研成果,用“智能光伏+科技农业”这一创新商业模式为光伏扶贫开拓了新的方向。
11月17日,在深圳举办的“OFweek 2016 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上,中利腾晖凭借在光伏电站领域非凡的实力斩获“OFweek 2016最佳光伏电站投资商奖”。同时,OFweek太阳能光伏网编辑借此盛会之际,特意采访了前来参加颁奖典礼的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杰先生,就该公司目前的新产品技术、光伏扶贫创新模式、企业发展和未来规划以及如何看待中国分布式光伏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杰先生
以下是这次采访的主要内容: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6年,经过贵公司研发团队持续的技术改进和工艺优化,贵公司的普通多晶电池产品的平均转换效率达到18.58%,在业内达到领先水平。据悉,此次普通工艺多晶电池效率的大幅提升得益于贵公司对花栅技术的采用,请问什么是花栅技术?该项技术是如何提升多晶电池效率的呢?
陈杰:实际上,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是光伏行业不断地追求。目前,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主要有光损耗和电损耗两方面因素。其中,光损耗包括光伏电池的反光、遮挡、光伏电池材料的光谱响应;电损耗包括光伏载流子损耗、欧姆损耗。为了提升效率就需要降低这两大损耗,中利腾晖在这方面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工作,而花栅技术主要就是通过降低光损耗和电损耗来实现的。
我们知道,传统的太阳电池经过制绒、扩散及PECVD等工序后开始做丝网印刷,会把细栅线和电极印在上面。花栅是把主电极放到背面,电池表面看不到主电极,可增大受光面积,降低光损耗。通过激光打孔技术,把电极引到电池后面。而后面采用的是铜板,因为铜板本身是低电阻率,可以降低电损耗。因此,将电池表面印成了花型状细栅线,外表更美观,能吸收更多电流,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光电转换效率。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6年上半年,中利腾晖推出了1500V系列光伏组件产品,请问该产品相对于其他同类产品有什么特点与优势?其规模化应用前景如何?
陈杰: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1500V主要是指系统电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从1000V系统电压提升到1500V,主要是降低光伏电站的系统成本。比如说,一个60片的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是35V左右,按照传统1000V的系统电压,光伏组件做成方阵需要串联22-24个光伏组件,串联数量过多会超过系统电压值。以1MW为例,我们的光伏方阵可串联22个组件,需并联175个方阵;如果采用1500V系统,我们就可以串33个组件,而并联的方阵会相应地减少至120个左右。光伏方阵减少,光伏电站端的线缆会减少,汇流箱也会减少,人工成本也会降低,这样就会大大的节省成本。所以,1500V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光伏系统的装机成本和度电成本,将会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及“光伏领跑者计划”的持续实施,高效组件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贵公司在近来也推出了多种高效组件,其中多晶组件与单晶组件都有涉及。请问就高效组件的技术路线来说,贵公司是更看好多晶硅组件还是单晶硅组件呢?从光伏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您认为多晶与单晶之争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陈杰:众所周知,十年前太阳能光伏市场就存在薄膜和晶硅的技术路线之争,而如今市场又开始转向单晶和多晶的路线之争。
首先,从市场发展来看,2006年以来,光伏产业开始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短时间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产能得到迅速地扩张。而由于多晶硅成本较低、制作工艺简单等优势,使得多晶产能在这一时期得到快速扩张。
其次,从技术角度来看,单晶硅有很多优点,使用寿命更长,衰减率更低。作为欧洲较早引用太阳能光伏的国家,德国最早的光伏组件就是使用的单晶电池。
再次,从工艺角度来看,单晶通过利用热场对旋转籽晶进行提拉的方式制造而成,多晶采用铸锭的生产工艺制造。单晶晶格的生长有规律且致密,机械强度高。单晶光伏板安装在室外风雪环境中,不容易发生隐裂,因为隐裂导致的电池裂片一般会造成光伏组件的快速衰减。
然后,两者的温度系数不一样,单晶受温度影响小。通常太阳能电池板每升高1度,功率下降0.45%W;单晶温度系数好,同样辐射的条件下,单晶比多晶的温度低5度左右。
最后,单晶弱光效应好。在辐照度只有200W-400W/平方米的情况下,发电量比多晶硅要好。而且单晶衰减率低,每年衰减率约为0.5%/年,多晶硅为0.7%/年。
此外,目前单晶成本高于多晶,每瓦比多晶贵0.15-0.2元左右。未来通过更多的光伏生产制造企业的努力,单晶电池的成本将会越来越低。
总体来看,我认为单晶硅和多晶硅在未来的晶硅光伏电池市场中应该会平分秋色,各占50%。在大型的地面电站中,多晶硅具有更大的价值;而在屋顶光伏项目中,就更适合用单晶电池,占地面积少且效率高。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6年下半年,光伏组件价格跌跌不休,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面对光伏电价下调逐步带来的压力,您认为光伏企业应该如何来应对?
陈杰:今年6月30日以后,政府对光伏上网电价开始向下调整。在此截止日之前,中国光伏下游企业掀起了一波抢装潮,这样电站并网后才能享受较高的电价补贴,因此造成光伏下游产能短期内大量释放。据数据统计,在6月30日之前国内新增光伏并网装机量达到22GW,已经超过了今年的光伏装机容量目标值。所以截止日期一到,需求骤降,整个行业突然出现一种真空状态,在供需失衡下产品价格随之出现断层,几乎跌破光伏成本区。
针对这种情况,光伏企业都在进行相应地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利腾晖就进行了一项大胆的创新发明,称之为“万能光伏”--“智能光伏+科技农业”模式,让“智能光伏嫁接大农业”实现同步发展。这一创举,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据悉,贵公司在江苏省农科院指导下专门成立了中利光伏农业研究院、中利农业技术发展公司,请问贵公司在光伏农业智能化技术研发及应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陈杰:目前,中利腾晖已经在常熟地区做了一个示范区,将普通光伏电站跟农业相结合,上面做智能光伏,下面做科技农业。我们将电站支架提到4米高,桩距提高到10米宽,采用单板特定角度等技术安装工艺,既能充分满足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需要,又能保证光伏下每棵农作物获得充分的太阳光射照。另外,我们跟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引入了江苏农科院优质水稻品种“常农粳8号”,在整个光伏区进行全机械化播种,土地翻耕、插秧收割等实现全机械化作业。今年10月份,江苏省农科院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经测算每亩稻米结穗数量超过21万颗。每颗穗结稻米约103颗,水稻亩产达到566公斤左右,跟大面积水稻生产持平。
下一页>我们将光伏电站与农业深度融合,通过发展创新型光伏农业来创造更多的收益。显而易见,光伏电站本身能创造部分收益,而创新性农业还能创造一部分收益,甚至高于电站本身的收益,现在农业水稻亩产收益能达到8000块左右。
此外,我们还推出营养液无土栽培,特别是西部盐碱地很难改良,何况土地改良费用也很高。我们示范区的无土栽培蔬菜长势非常好,而且蔬菜生长周期很短,每年种植4500-5000公斤的蔬菜。除去成本,每亩收益达到15000元,超过了光伏发电每亩10000-12000元的收益。
可以说,中利腾晖首创的“智能光伏嫁接大农业”创新模式,实现了光伏电站和农业的深度融合嫁接,而且不与农业争土地,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电站,双重收益。通过创新型“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实现双重收益,来应对产业相关政策的调整。
此项发明在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前不久,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农业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江苏省农科院等部委领导和专家举办了论证会。专家论证组认为,中利万农“智能光伏嫁接大农业”创新项目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新光农结合“收益型”扶贫模式。是一条多方共赢、利国利民的新路径,具备大规模推广价值。
此外,中利腾晖全面实施“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包县脱贫项目,积极发起“光伏扶贫产业联盟”,设立“光伏扶贫产业基金”,为村级光伏扶贫项目提供20%资本金,三大政策性银行提供80%扶贫贷款,创新“光伏扶贫农场”,“光伏扶贫农场”产权均属村民委所有。无需各级政府出资,确保20年稳定收益的“产业脱贫”。
“光伏扶贫农场”的模式是一村一个0.5MW项目,占地12亩左右:光伏平均收入约60万元/年,扣除还本付息等费用,可创造贫困村净收益30万元左右/年。通过在“光伏扶贫农场”实施高效设施农业、特种种植、养殖,增加土地亩产收益10000元以/年,实现“光伏+农业”双收益脱贫。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6年8月10日,中利腾晖光伏(泰国)有限公司与泰国汇商银行签订融资合同2,000万美金。请问贵公司在泰国等国外地区的产业规划是怎样的?与国内相比,海外的业务拓展存在的最大难点是什么?
陈杰:中利腾晖是第一家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的企业,我们也是在泰国罗勇工业园投资的第一家中国光伏企业。2015年2月份开始拿地投资,八个月后厂房建成。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国内知名光伏企业以及其他光伏产业链配套企业进驻。目前,泰国罗勇工业园已经初步形成了光伏产业集群。
大家知道,泰国的电力相对匮乏,每年电力进口在东南亚排名第二,因此泰国政府对新能源投资非常鼓励并给予政策支持。泰国政府对中国光伏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八免五减半”,八年免税,后五年减半。以此促进双方贸易往来,促进中泰资源和市场的互连互通。中国光伏企业在泰国投资兴业,给泰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海外拓展而言,我们目前的主要困难还是在于融资。太阳能光伏发电海外投资资金需求量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这次在泰国获得泰国汇商银行2000万美金融资。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内的中资银行为光伏企业海外投资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能够提供更多便利性,保障资金落地。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根据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2017年新建光伏发电的标杆上网电价按资源区类别大幅降至0.55元、0.65元和0.75元,较2016年的标杆电价的降幅,分别达到了31%、26%、23%。请问您认为这样的电价下调是否合理?当前光伏行业的情况来看,您认为光伏电价在哪个区间才最合适呢?
陈杰:受今年上半年抢装潮的影响,发改委价格司最近提出了明年光伏电价下调的征求意见稿,将一二三类地区的新建电站补贴降低到0.55元、0.65元、0.75元,降幅之大速度之快是罕见的。
在最近的光伏领跑者项目中,也出现了一些低价竞标的现象。然而,如果在短期内大幅度削减补贴,这可能导致一大批光伏企业尤其是下游电站投资企业陷入困境。
我认为,下调光伏上网电价补贴,需要合理地有序推进,要考虑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速率。平价上网是一个市场行为,而非人为行为。当光伏行业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不再需要国家补贴的时候,自然就能够实现平价上网。粗略估算一下,近10年内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下降了80%,每年下降大约10%。相信这个速率是目前光伏企业发展能承受的相对合理的范围。
所以,近日光伏产业协会组织一些光伏领军企业跟国家能源局开会针对意见稿进行了讨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预计明年的电价补贴会比意见稿提出的方案相对高一些。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分布式光伏在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一直不尽如人意。根据近日发布的电力“十三五”规划,2020年分布式光伏将达到60吉瓦,而截至2015年这一数字仅为6吉瓦,还有高达50多吉瓦的缺口。请问您认为影响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国内分布式光伏的发展需要怎样的政策来正确引导?
陈杰:归根结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以分布式为主的光伏应用中,德国和日本因为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大量的建筑屋顶构造又比较合适,所以这些国家更适合发展分布式光伏。而在中国,由于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许多地方尤其是中部地区找不到合适的屋顶。大多数农村农民的房子寿命很短,而普通采用钢结构的工厂厂房使用寿命一般在15年左右,但是光伏屋顶寿命要求至少25年,这就导致“一屋难求”的现象发生。
其次,在分布式光伏尤其是屋顶光伏方面,投资者的收益也需要考量。既需要保证光伏电站的面积,又需要保证较长的使用寿命,而如果面积达不到一定规模,寿命较短,则投资商难以盈利。
再次,分布式补贴政策鼓励“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由于民用电比光伏发电要便宜,而投资分布式光伏电站获得的补贴是归投资方所有,因而用户使用光伏发电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且使用屋顶光伏发电的用户还需要承担25年的屋顶风险,如果屋顶发生损坏,他们需要承担风险。
最后,融资难是光伏行业一大通病,对于大型光伏电站也不例外,更何况小型分布式发电。目前负责光伏融资的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这类政策性银行。民营企业融资难度要更大一些,政策落地和执行也是困难重重。
这些因素导致用户对分布式电站的投资并不强烈,也制约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和普及。我们要发展分布式光伏,既需要有政策的支持与落地执行,同样也需要根据我们国内建筑屋顶的实际状况来定。因此,中国国内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这就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推动国内分布式光伏早日实现民用化。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自2013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至2015年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到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