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互补示范工程依据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出台的实施意见,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由两种模式构成。
其一是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强调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协同利用,高效智能地调配用户地用电需求。具体手段包括了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同时,还实施需求侧管理,就地生产、消纳能源,提高利用效率。
其二是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要求围绕所在地综合能源基地的优势,结合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多种能源来建立配套的市场体系。开展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一体化运行,提高电力输出功率的稳定性,提升电力系统消纳风电、
光伏发电的能力和综合效益。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追求进一步推动配电侧对多种能源的协调管理,并根据需求侧的需要灵活调配。通过细化、优化能源管理,提高配电效率,多能互补工程也是能源互联网落地的具体措施。
示范工程北方占多数首批示范工程多数分布在北方地区,陕西所占项目数最多(5个),其次是河北(4个),江苏、青海与内蒙古各有2个项目。
宏观上来看,我国北部地区的能源资源条件优越。2016年上半年全国原煤开采数据显示,内蒙、山西、陕西包揽了前三名的位置。如今随着雾霾影响加剧,以及煤炭减产方针的指导,传统的供能结构亟待改进。
我国“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蕴藏丰富,
光伏与风电装机数量常年领先。在西北部进行多能互补工程的示范,具备很好的外部条件。但“三北”地区弃电严重,解决弃电一直是政策的追求,首批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采用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新能源供热等都是尝试。
另一方面,根据《实施意见》,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的规划指向了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这些省区的共同点是可再生能源产能规模大,但就近消费需求欠缺,与将电力输往外省的合理规划,导致新能源企业限电现象比较普遍。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是就地消纳的探索。
示范集中在成熟园区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曾提出,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应分布在新城镇、新产业园区、新建大型公用设施、商务区和海岛地区等新增用能区域,而对既有的经济区建设集成功能系统的,则要求其按照相应要求进行改造。
统计显示,在首批23个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中,有9处位于工业园区与经济开发区,其中仅有3家属新建,而占大多数的还是既有的旧经济园区,如名单中的苏州工业园区,便是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牌工业园区。
经济园区集合大批制造业,用电集中,负荷级别高。同时,用户间对用能需求差异也较大。而旧园区供电系统年代久远,往往存在着效率低下,配给不合理的现象,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