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周末,在过去的一周,太阳能光伏行业又发生了哪些事?时间来到三月中旬,业界预期的2017光伏抢装潮迟迟未见动静,多晶价格已经跌破成本线;协合新能源现报表疑云,营收腰斩,为何利润却能增12%?通威股份80亿投建5万吨多晶硅,携手隆基股份欲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企业;单晶来势汹汹强攻市场,单晶多晶之争再起风云;天合光能提交美股退市请求,正式私有化,打响中国光伏企业自美股退市第一枪?详情究竟如何,请让小编为您细细道来。
光伏抢装潮迟迟未现 多晶面临成本保卫战
原预期应在三月开始显现的光伏抢装潮目前仍然毫无动静,因此需求热度也未见明显抬升,整个三月光伏市场内需仍不如预期。相关研究机构认为,此现象与2016年各省申请的增补指标案仍未公告是否通过增补,及当前光伏用地受到限制有关。
在抢装潮不如预期的情况下,多晶价格一路下滑,跌至面临成本保卫战的状况。甚至台湾多晶电池片已跌破成本线,已退无可退的台厂开始减产。
同时,原本火热的单晶市场也开始趋冷。本周单晶硅片价格稍微走弱US$0.05-0.1/pc,单晶电池片均价亦受微幅调整,均价在US$0.248/W。组件端受需求冷淡之影响,已有库存累积之压力,本周单多晶组件价格均下滑了US$0.002/W。
中国大型电站标案的单多晶组件最低报价已双双跌破RMB3/W。相关研究机构预估,单晶由于需求还有一定热度,即使跌价仍有支撑;相对的,短期内若无新的需求放量,多晶硅片转移部份成本压力至多晶硅在所难免,多晶电池片由于跌破成本线,能再退守的空间不多,除非组件端库存压力进一步升高,三月底前跌势应会趋缓。展望后市,由于需求平淡、过去一年扩产幅度又太大,多晶产品短期内供应链的跌价在所难免,可能须待四月中旬中国太阳能展SNEC带动需求热潮,价格才有望逐渐回温。
协合新能源报表疑云:营收腰斩 为何利润能增12%?
在经过多年的高速成长之后,协合新能源遭遇了瓶颈:2016年总营收约17.85亿元(人民币,下同),直接减少48.68%;毛利约5.18亿元,同比减少12.19%。不过,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约4.58亿元,同比增加12.18%。
业绩仅仅是一方面,协合新能源的股价则是投资人的另一个诟病之处。协合新能源于2007年9月借壳香港药业上市,但在10年的时间里,股价长时间处于0.4-0.6港元的区间里,且2017年3月14日收报于0.425港元--此价格甚至比其借壳上市之时的0.9港元左右的区间腰斩一半。
营收被腰斩,净利却在增长。这一现象颇耐人寻味。
协合新能源于2017年3月8日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2016年营收下降48.68%,仅有17.85亿元,但股东应占利润却同比上涨12.18%,至4.58亿元。营收和利润如此幅度的背道而驰,并不常见。
由资料可知,协合新能源营业利润几乎都来自于电厂投资业务。2016年EPC业务营业利润为3720万,电厂运行及维护为1708万,电厂投资业务为4.25亿。而除去补贴和出售资产收益,公司实为亏损状态。在盈利压力集中于补贴之时,公司财务成本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16年协合新能源的财务成本约1.42亿,同比增加52.41%,占比最重的是银行借款1.39亿的利息支出,同比增加46.59%。
关于数据变化,通过公告得知,公司给出的解释是:为适应国家政策变化,主动调整了业务模式,加大“建成-出售”业务的比重,缩减EPC业务规模,才使得报告期内,来自EPC板块收入和利润均大幅下降,收入也大幅减少,但项目转让收益大幅增长。
通威股份80亿投建5万吨多晶硅 携手隆基股份欲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企业
通威股份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高纯多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项目,预计投资总金额80亿元。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2.5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将于2017年6月30日前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建成投产。通威股份控股子公司永祥股份拟与隆基股份分别出资10.2亿元和1.8亿元成立合资公司作为上述5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的投资主体。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测算,项目完全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营业收入可达90亿元。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通威股份拟与乐山市人民政府、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投资协议书》,在乐山市五通桥区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高纯多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项目。乐山是中国多晶硅产业的发源地,技术、人才、资源均具有显著优势,结合上市公司在多晶硅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强大实力,未来公司多晶硅产品的规模效应、成本控制能力、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
该项目的投资主体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永祥股份与隆基股份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其中永祥股份持股比例为85%,隆基股份持股比例为15%。隆基股份成立于2000年,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多晶硅材料是其生产单硅片及单晶硅棒的最主要原材料,原材料占总成本比重超过50%,根据其2016年年报显示,目前其已形成单晶硅片产能7.5GW,在建产能16GW。通威股份认为,作为重要的多晶硅材料需求客户,隆基股份本次与通威股份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不仅能充分发挥双方在光伏新能源产业各环节的优势,还将进一步保障通威股份多晶硅产品市场价格、销售渠道的稳定,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市场占有率。
通威股份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6年度实现净利润9.3-1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0%-220%。专业人士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测算,通威股份本次5万吨多晶硅项目完全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营业收入约为70亿元,依据通威股份2016年中报所披露多晶硅业务毛利率约为45.01%进行推算,新增多晶硅项目每年可贡献毛利润31.51亿元。随着本次5万吨多晶硅产能的逐步释放,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将显著增强,进一步助推公司业务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单晶来势汹汹强攻市场 单晶多晶展开拉锯战
过去一度因价格较高而失去市场优势的单晶太阳能产品,在2016年有了转机。在PERC技术驰援、领导厂商致力于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单晶产品的整体性价比更好,因而逐步翻转了与多晶之间的市占分布。通威股份大手笔投资单晶产能,台湾的新日光、德国的SolarWorld也先后表示将专注于单晶产品,供需均转向单晶的趋势明显。
今年1月初,通威股份宣布与天合光能、隆基股份三方联手,共同出资人民币8亿元资金,于中国丽江成立5GW的单晶铸锭(ingot)产能。新公司将由隆基持股60%、天合持股25%、通威持股15%。
下一页>换句话说,透过通威与隆基的合作,我国在2017、2018年间,至少已知将会新增5GW单晶产能。
今年2月,德商SolarWorld透过财报的线上会议宣布将逐步结束多晶电池产线,并将资源投入单晶PERC的电池、组件与双面组件的产能。台厂新日光在3月也宣布产能变化,未来将全面停止多晶产线,并专注于生产、研发单晶PERC电池。除新日光外,昱晶、中美晶、升阳科、太极、茂迪与元晶等台系厂商都有扩增单晶PERC产能的计划,但对于多晶的产能扩充则相对保守。整体来看,供应链对单晶的信心远大于多晶。
据了解,单晶逆袭的底气,一部分来自去年全面推行的金刚线切技术,一举实现了单晶成本的大幅下降。另一部分是光伏行业“领跑者”计划对单晶的推动。在光伏“领跑者”的竞争中,除价格外,技术亦成关键指标。“领跑者”计划对先进技术产品指标规定,多晶硅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要达到16.5%和17%以上。
在不少人士看来,该标准对单晶组件的门槛明显比多晶组件要低。
面对政策上对单晶的倾斜,多晶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加速推进,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
阿特斯、保利协鑫、晶科能源、韩华新能源、天合光能陆续宣布,多晶组件转换效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其中晶科能源采用PERC和黑硅技术的高效多晶电池已进入量产阶段,2015年底量产平均效率已达20.13%,并有望在今年将量产效率提升至20.5%以上。韩华新能源多晶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9.5%,功率达301W。天合光能开始量产P型多晶黑硅+PERC电池效率为20.16%。
有行业专家预计, 2017年多晶硅扩大的速度将取决于黑硅以及金刚线切割制程的推广速度。该专家表示:多晶硅有望将再次拉开与单晶硅的价格,凭借高性价比优势,重新夺回渐失的市场。
天合光能提交美股退市请求 正式私有化
在美国纽约证交所(NYSE)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天合光能宣布,因该公司与RedViburnum、FortuneSolar的整并已经完成,于3月13日正式私有化,并将从NYSE下市。
天合光能、Red Viburnum以及其母公司Fortune Solar在2016年8月1日宣布整并计划,并于数个月后完成,天合光能成为私有的全资子公司。为收购天合光能在NYSE的所有股份,Red Viburnum、Fortune Solar共耗资了美金11亿左右的资金。
天合光能的普通股已以不含税每股0.232美元的价格由Red Viburnum、Fortune Solar买回,每股代表50普通股的在美交易股(ADSs)则以不含税每股11.60元美金的价格买回。所交易的股份包括由天合光能执行长高纪凡与其相关公司所持有的股份,以及其他未能在交易完成前抽回股权(或失去股权)的股东持股。
此外,天合光能已在3月13日向NYSE提出终止交易的请求以及退牌请求。在证券与交流委员会收到申请文件的90天之后,退市将自动生效。
相关各界均认为天合光能会重新在中国A股上市,但天合光能并未对此事提出任何具体的时间表或相关规划。业内专家曾分析表示,由于中国光伏企业在美股上市的市价评估往往远低于实际价格,因此回到A股上市成了提升市值的选项。除了天合光能之外,晶澳、昱辉也都有自美股下市的声浪。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转眼又到周末,在过去的一周,太阳能光伏行业又发生了哪些事?时间来到三月中旬,业界预期的2017光伏抢装潮迟迟未见动静,多晶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