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光伏领跑者”计划于2015年推出以来,我国光伏发电产品在转换效率、制造成本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并引领我国光伏产业步入比拼质量和效率的全新时代,也难以避免地引发了一场关于单多晶技术孰优孰劣的“拉锯战”。
领跑者计划对单多晶分别设置最低效率门槛,单多晶组件转换效率分别要达到17%与16.5%,而领跑者计划实施时,单多晶行业平均效率水平分别在17.1%和16.1%,这使得单晶占据了极大优势,并成为领跑者项目的“宠儿”。
然而,多晶组件真的无法媲美单晶吗?
近期被广泛转发的《一张图看懂组件选型》显示,如建设开发一座装机容量为50MW的地面电站,相比采用单晶280W组件和单晶PERC 290W组件而言,采用高效多晶270W组件会更具性价比,且相比使用单晶PERC组件可节省近700万元。
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不断下调,在光伏电站开发中,必须综合考虑组件成本、土地成本、安装成本等多个方面。光伏行业公认的衡量光伏电站性价比的指标是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光伏电站的总成本越低,电站的发电量越高,电站的性价比就越高,而光伏电站的总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初始投资成本上。具体而言,假设开发一座装机容量为50MW的地面集中式电站项目,采用组件成本约为每瓦3元的高效多晶270W产品,那么与组件块数有关的BOS成本约每瓦1.644元,与装机容量有关的BOS成本则为每瓦2.16元;相比之下,如果采用单晶280W组件和单晶PERC 290W组件,电站使用的组件块数减少,那么与组件块数有关的BOS成本分别下降为每瓦1.5836元和1.5313元。但是由于单晶组件价格略高,那么使用这三类组件建造光伏电站的每瓦初始投资成本分别为6.804、6.846、6.941元。每瓦0.04元、0.14元的差异看上去不多,但是集中式地面电站规模动辄几十兆瓦、几百兆瓦,每瓦的价格差异乘以电站规模,电站初始投资成本的差异就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了;但是电站的装机容量是固定的,在同等环境条件以及电站主要设备无质量问题的情况下,无论使用何种组件,电站的总发电量是一样的。因此,在集中式地面电站中,高效多晶产品以绝佳的性价比优势完胜单晶类产品。
而在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中,由于屋顶面积固定,可安装组件的数量固定,单块组件的功率越大,项目的装机容量越大,发电量越大,随之售电收入也就越高。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光伏组件中,单晶PERC组件、普通单晶组件和高效多晶组件的功率有5-10W的差距,在分布式项目中,使用单晶或单晶PERC组件则更为合适。
根据近期多家第三方分析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虽然2016年受“领跑者”政策影响,单晶组件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但多晶产品仍是市场主流。从全产业链单多晶产能比例,以及新技术投资方向,都可以遇见到在未来几年内光伏行业技术分布仍将是多晶占据主流,多种高效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呈现技术多样化发展的局面。
未来,多晶技术进步潜力巨大,性价比优势将再次大幅提升。据业内乐观预计,2017下半年其产能将大规模释放,超过50GW规模的多晶降本提效将得以加速。“金刚线切+黑硅+PERC”三项技术叠加后,多晶电池的量产转换效率可以达到20%,完全满足“超级领跑者”的要求。同时,如果加上低光衰、低封装损失的特性,封装后的多晶组件效率有望接近同标准的单晶组件。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自“光伏领跑者”计划于2015年推出以来,我国光伏发电产品在转换效率、制造成本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并引领我国光伏产业步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