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创新似乎已经很普遍了,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却永远都是少数人的“游戏”,给这个世界带来彻底的变革。汉能创始人李河君就是真正的创新型企业家,李河君的“不同凡响”成就了汉能的水电与薄膜太阳能两大创奇。
经济学家张维迎曾给经济领域的创新下过一个定义:“创新就是把一个想法变成一个市场。这个想法一定与众不同,大部分人想不到也不认同,觉得完全不可能,这就是创新的第一步”。汉能在太阳能领域的起点就始于李河君的“不同凡响”。
2009年,李河君决定从水电行业进军太阳能产业。当时,李河君并没有选择绝大多数光伏企业都从事的晶硅太阳能路线,而是选择做并不被大家看好的薄膜太阳能。如果从商人的角度来看,李河君选择技术路线成熟、“几千万上条产线就能做起来”的晶硅太阳能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李河君却拥有创新思维,不从赚钱角度考虑,而是首先考虑到了薄膜太阳能背后巨大的变革价值,于是奋不顾身的选择了技术难度大、需要几百亿投资的薄膜太阳能。
其实,从做水电开始,李河君就怀揣一个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的梦想,这个梦想支撑着李河君带领汉能,不顾众人反对、排除万难,建成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民营水电站——金安桥水电站,成就水电传奇。当然,这一传奇也少不了李河君的高瞻远瞩和创新思维。在接触到薄膜太阳能之后,李河君的这个梦想找到了更合适的支点。
在李河君看来,薄膜太阳能不仅仅是一种新能源、清洁能源,更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用李河君的话来说,“薄膜太阳能能够改变人类传统的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将会带来一场能源替代革命”。因此,李河君在2015年初最早提出了移动能源的概念,并成为移动能源最坚定的推动者。
李河君认为,正如移动互联网摧枯拉朽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形态一样,薄膜太阳能也可以让能源无处不在,从而颠覆人们传统的能源利用和消费方式,造福人类,这其中的价值和空间是不可估量的。
当然,前提是李河君的这些想法最终能变成现实,换句话说,就是将李河君的这些想法变成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产品和服务,这是将创新与发明之类的概念区分开来的地方。
李河君在确立了汉能的薄膜太阳能发展路线之后,于2012-2014年期间,并购了德国的Solibro、美国的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GSE)及Alta Devices等四家薄膜太阳能公司。这些公司拥有当时全球最先进薄膜太阳能技术,汉能因此在薄膜太阳能技术上实现了弯道超车,占据了薄膜太阳能行业的制高点。
虽然李河君的创新思维让汉能成为全球最先进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但是如果不能持续迭代的更新技术,并且将这些先进的技术转化成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产品或服务,那它们也就仅仅停留在先进技术的层面,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进而也不能带来李河君期待中的巨大价值与变革。
李河君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李河君早在2014年的司庆演讲中就反思,汉能缺乏产品开发的意识、体系和经验,缺乏客户服务意识。同时,李河君还指出,接下来汉能需要“更专业、更专注地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从而将技术优势转化成实际的市场优势。
虽然随后汉能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股票被做空和停牌事件,但李河君没有因此迷失方向。李河君在危机中奋起,启动了公司内部的变革,并将汉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产品和市场上来。从2015年开始,汉能陆续推出包括薄膜太阳能发电纸、发电包、汉瓦、太阳能房车及餐车、太阳能船、、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无人机等在内的多种创新性移动能源产品。
如今,在李河君和汉能的努力下,分布式和移动能源的方向已经逐渐获得政府和业内的认同,“创造一个新市场、一个新行业”也在慢慢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人也通过汉能的移动能源产品建立起对这个市场的认知,移动能源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
张维迎等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当今时代呼唤的是“创造需求的企业家”,他们“能够看到消费者自己都不明白的需求,在创造产品的同时,其实也在创造产业,对商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做出很大的贡献”。
李河君就是通过从水电向薄膜太阳能行业转型,从而实现了从发现需求向创造需求的蜕变,成为了真正的创新型企业家。(来源:青海新闻网)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进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创新似乎已经很普遍了,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却永远都是少数人的“游戏”,给这个世界带来彻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