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泰从“压煤搬迁”上突破—枯竭资源区向绿城转型

经济日报2017-07-12 14:41:24 山东新泰从“压煤搬迁”上突破—枯竭资源区向绿城转型-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扛了大半辈子锄头的57岁农民郭英安,如今成了山东新泰市“中节能现代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管道工。老郭身后泛着亮光的一组组太阳能光伏电板,远远望去宛若朝阳下的大海,数百个光伏大棚内生机盎然。老郭告诉记者,这里以前叫玥庄,因采煤塌陷已不适合居住。“过去,靠挖煤发电,越挖越陷;如今,靠晒太阳发电,不用再啃土地了。”郭英安笑着说。

  

图为翟镇易地搬迁新建的社区。 

新泰市煤炭资源丰富,但随着煤越挖越深,土地塌陷越发严重,危房也逐年增多。老郭所在的翟镇共有46个行政村,其中压煤村44个,由于长期采煤,全镇三分之二的耕地出现大面积沉降。

转机出现在2011年。新泰市把压煤搬迁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以每年搬迁3至5个村的速度推进,计划用15年将全市压煤最严峻的47个村整体搬迁完毕。他们一方面积极争取煤炭企业补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采取每增加一亩耕地,除补助建设资金20万元外,对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复垦验收的,每亩再给予奖励。

玥庄村委班子率先上报搬迁申请,最终将新址选在东北岭南200米的地方。从2012年3月份动工,仅用10个月就完成9.4万平方米的社区整体建设,全村1862口人全部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

从那时起,整体搬迁的玥庄正式改名为龙泉社区。社区内建有超市、卫生室、幼儿园、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可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技术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按照玥庄村两委制定的拆迁补偿标准及安置办法,郭英安不用掏钱就分得两套楼房。村里60岁以上的贫困户可以免费入住老年公寓,还能获得户均2.6万元的拆迁补偿,沙发、床、天然气、壁挂炉、燃气灶等基本设施由村集体免费配备齐全,老人们可以拎包入住。

为解决百姓住上楼房后的生产生活问题,新泰将目光聚焦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积极推动农业“接二连三”。2015年,翟镇率先引进央企中节能2万千瓦光伏农业项目,投资近2亿元在采煤塌陷区发展光伏农业。该项目将传统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棚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棚内种植有机蔬菜、苗木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高附加值农作物,棚外种植果树、花生等喜阴作物。项目将土地、空间和阳光立体高效利用,获得农业和发电双收益。目前,翟镇已安装太阳能光伏板8万块,形成20兆瓦光伏发电能力,建成大型钢结构光伏智能展示棚5000平方米、冬暖式光伏大棚137个、各类拱棚23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中心1处。

郭英安将自家3亩承包地流转给了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该公司要在玥庄旧址上建立光伏农业项目示范园。老郭每年除去每亩1000元的土地租金收入,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每月收入2000元。

如今,像郭英安这样在园区打工的有600余人。待采煤沉陷区光伏示范基地建成后,可带动发展各类大棚6000个,提供就业岗位9000个。

2016年,新泰市依托200万千瓦光伏发电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光伏电站30座、农业大棚8万亩,同步建设3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采取“光伏+沉陷区+农业”模式,打造全国首个采用农光互补模式的集光伏发电、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科研教培于一体的新型产业融合链。

截至目前,新泰市共实施了16个压煤村整体搬迁,已完成7个村,腾空土地3100亩。通过实施易地搬迁,新泰市不仅为农业发展腾空了土地,也为当地煤炭企业解放了大量煤田,还通过三产融合,主导产业布局由“地下”转“地上”,发展方式由“黑”变“绿”,成功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

FR:经济日报

文章作者:王金虎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12 2017/07

山东新泰从“压煤搬迁”上突破—枯竭资源区向绿城转型

扛了大半辈子锄头的57岁农民郭英安,如今成了山东新泰市中节能现代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管道工。老郭身后泛着亮光的一组组太阳能光伏电板,远远望去宛若朝阳下的大海,数百个光伏大棚内生机盎然。老郭告诉记者,这里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