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在的中国战略变化背后有着怎样的动因?中国市场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战略中又占据着怎样的地位?《能源》杂志本月专访了GE可再生能源集团总裁兼CEO裴柯斯(Jérôme Pécresse),详解GE在中国可再生能源版图中的雄心。
《能源》:电力十三五规划给风电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GE如何迎接这些机遇和挑战?
裴柯斯:就风电来说,十三五期间,持续降低度电成本是最大的挑战。首先,可以通过规模效应解决,此外是技术创新,以及数字化在风电行业的应用。在中国,一二类风资源区已经面临了严重限电和过剩。因此,低风速区域将会是十三五开发的重要领域。我们的低风速风机将主要投放在四类地区,这是顺应中国风能市场的需要。在海上风电也有很大的前景,我们希望能把欧洲经验带到中国,不过,海上风电还面临有三个挑战,一是度电成本,二是发电能力,三是可靠性。
《能源》:GE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的主要战略是什么?
裴柯斯:中国每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的近50%,这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市场。几个星期后,我们将会推出主要针对中国风电市场的低风速风机。现在中国的风电市场越来越向低风速地区转移,这款风机完全是为中国市场设计制造的。另一个是数字化战略,数字化风场解决方案,我们近期在争取一个示范项目落地,它可以为客户提升高达3%-5%的整场发电能力。再次,是海上风电,我们有6GW海上风电机组,今年夏天,刚刚完成美国第一个商业化海上风电项目,预计不久后,我们很快将会在中国宣布第一个海上风电商业化项目落地。
《能源》:GE在数字化领域有哪些经验?
裴柯斯:在美国和欧洲,我们都有数字化风场,数字化并不是全新的东西。其实最早的风机都有闭环控制,但只是风机自己的闭环控制,现在我们考虑的是整个风场。我举个例子,现在风机上有个测风仪,如果坏掉了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用旁边的风机进行补充,实现对风资源的监测和有效应用。
数字化可以帮你更好的利用风场,他并不是抽象概念,这些控制技术和飞机、燃机上的控制技术很类似,可以帮你管理好风场。特别是低风速地区,这些区域本来就没高风速赚钱,更该考虑怎么用好风资源。
《能源》:为何选择收购艾尔姆风能?
裴柯斯:收购了他们后,我们也可以为更多中国本土整机商提供叶片。这是我们纵向上的一个战略。此外,放眼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其驱动力是降低度电成本。我们希望风电可以比火电更便宜,也可以比太阳能更便宜,其中,叶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他影响着风机性能和度电成本。我们希望未来由GE提供这样的叶片,包括海上和陆上风电。
GE过去在陆上风电有所长,而过去阿尔斯通带来其在海上风电的技术和经验,在中国,我们也是在整合两边的资源和战略地位、客户和供应链。我个人来说,整合基于几个前提,每个供应商都要寻求突破点,也要持续推出适应全球的产品,对于GE来说,我们也不会停止整合并购的脚步。
《能源》:去年,GE收购了阿尔斯通,这种不断的整合带来了怎样的效益?
裴柯斯:收购阿尔斯通的效益是明显的,以前,阿尔斯通在天津有个的工厂,只是生产些水电机组和提供水电的零部件,经过整合后,这个工厂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比如风机、甚至包括我们燃机、石油天然气业务的一些产品部件整机制造等。
此外是数字化应用上的推进,阿尔斯通以前并没有什么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数字化产品,现在GE和阿尔斯通整合后,也加速了数字化在水电领域的应用。上周,我们宣布了与三峡集团数字的第一个数字化水电场,这些都是很好的案例。
另一个是业务版图的变化,现在,我们不仅仅提供风机整机,而且我们现在也是一个零部件的供应商了,向风机整机商提供叶片。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强和中国EPC的合作走出去,这也是响应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
《能源》:中国海上风电市场刚刚起步,还需要哪些抓手去推动?陆上和海上风电GE更看重哪一领域?
裴珂斯:过去十几年我们持续投资陆上的风电,未来,我们也会持续投入,包括数字化和低风速风机。但接下来我们会走向海上,但是从体量上来看,陆上风电体量还是更大一些。
中国为海上风电已经提供了非常合情合理的政策,但是为什么发展没有想象中的快?毕竟海上风电还是市场主导的,现在需要一个合适的生态系统。接下来,市场生态环境的搭建需要海上风电配套的系统不断成长完善,比如变电、输配电、电缆、海上作业等等,只有这些配套系统成熟起来了,才能有效打造海上风电的生态系统,才能培养投资者的信心。
FR:能源杂志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在收购阿尔斯通后,GE再度计划收购艾尔姆风能,在风电领域的业务持续扩张。未来,数字化风电、低风速风机和海上风电都被认为是GE中国市场的重要领域。GE在的中国战略变化背后有着怎样的动因?中国市场在全球可再生能